孟鲁司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0例

时间:2022-10-09 01:09:40

[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性毛细支气管炎感染中的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情况。方法 2007年10月~2009年6月入住我院的毛细支气管炎50例,患儿平均年龄为9个月,其中20例作为治疗组(孟鲁司特组)和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孟鲁司特)治愈患儿疗程,主要症状(咳嗽、气促、喘息),体征(肺部音)消失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ys-LT受体拮抗剂治疗控制炎症反应的双通道,减轻RSV毛细支气管炎的继发肺部症状。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炎症反应的双通道

[中图分类号] R7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2-48-02

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是由多种致病原感染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症,临床以下呼吸道梗阻所致喘憋为特征[1],有人称之为喘憋性肺炎。本病仅发生于2岁以下小儿,多数在6个月以内。由于喘憋,PaO2降低,PaCO2升高,SaO2降低而致呼吸衰竭。常规治疗为更昔洛韦抗病毒、氨茶碱、激素、β受体激动剂等,住院时间长,疗效不肯定,对入院的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平均年龄为9个月,20例加孟鲁司特作为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10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毛细支气管炎,年龄6~24个月,患儿平均年龄为9个月,分为治疗组(孟鲁司特组)2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性,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以同时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作性喘憋为特征,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2~3d发生。多伴有呼气性喘鸣,呼吸频率增快,可达(60~80)次/min,有明显鼻扇及三凹征,多有发绀。

1.2方法

解痉止咳镇静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照组常规治疗,为更昔洛韦、氨茶碱、皮质激素(小量地塞米松),β受体激动剂(可比特雾化),治疗组加孟鲁司特每晚一片,4mg,樱桃味咀嚼片

1.3疗效评定

症状按照0~4分来打分;从0=“无症状”至4=“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显示数据为中位值(四分位值),疗效具体标准为:无发热,咳嗽、喘憋症状消失,双肺湿音及喘鸣音消失为0,体温正常,喘憋明显减轻,双肺湿音及喘鸣音明显减少为1分,持续性干咳及肺部中等量喘鸣音为2分,肺部广泛喘鸣音,发作性喘憋无好转为3分,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为4分。治疗组(孟鲁司特)治愈患儿疗程,主要症状(咳嗽、气促、喘息),体征(肺部音)以消失时间,以天为单位计算。

1.4统计学处理

症状数据呈偏态分布,顾采用描述性统计给出中位值(四分位值)孟鲁司特组与常规治疗组治愈患儿疗效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P

2结果

2.1临床疗效

症状按照0至4分来打分;从0=“无症状”至4=“非常严重症状”。显示数据为中位值(四分位值)。孟鲁司特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疗程、咳嗽、喘憋、音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药物安全性

孟鲁司特是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中提出的可选择药物之一,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相似,每天一次,4mg对于小于2岁的婴幼儿是适当剂量,且4周的疗程使用同样是安全有效的[2]。

3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是由多种致病原感染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症,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有人称之为喘憋性肺炎病毒诱发的毛细支气管炎的炎症反应包括支气管阻塞、气道分泌增加、粘膜水肿、以及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在内的炎症细胞浸润。炎症反应导致气管收缩及气道高反应性,从而产生症状。病毒感染后的气道免疫反应与机体暴露于致敏原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包括一系列促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巨噬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产生Cys-LT等介质的释放,使气道炎症延续和放大倍增[3]。

在RSV感染的婴幼儿气道,已有大量证据可以解释所观察到的Cys-LT在RSV毛细支气管炎后的作用。病毒感染后的气道免疫反应与机体暴露于致敏原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包括一系列促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巨噬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Cys-LT等介质的释放。在RSV感染的婴幼儿气道分泌物中发现大量上述物质Cys-LT是潜在的促炎症介质,它可以通过增加血管通透性和间质大分子的转运而导致粘膜血流增加和水肿。血浆蛋白漏入组织为血浆蛋白衍生的炎性介质释放提供了基础。Cys-LT是潜在的支气管收缩剂,可以增加支气管反应性。在体外它可以降低纤毛运动能力,是潜在的气道促分泌剂。此外,Cys-LT还可以趋化嗜酸性粒细胞[4]。因此Cys-LT被作为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以及继发病变的靶物质。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孟鲁司特)抑制炎症反应过程一通过白三烯通道,二通过对激素敏感的通道作用于炎症反应的双通道,加强毛细支气管炎控制:1.抑制多种炎症介质;2.细胞因子;3.粘附分子;4.诱导酶;5.对炎性反应的多种作用。

LTRA可以改善RSV毛细支气管炎的感染后症状。与对照组相比,LTRA治疗组的治愈患儿疗程、日间无症状天数增加,日间咳嗽减少,主要症状(咳嗽、气促、喘息)、体征(肺部音)消失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每一临床指标在数值上均显示了药物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从而支持了LTRA的临床有效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规则使用Cys-LT受体拮抗剂LTRA可以控制炎症反应的双通道,可以减轻RSV毛细支气管炎的继发肺部症状。

[参考文献]

[1] 美国儿科学会. 毛细支气管炎诊治指南[J]. Pediatrics,2006,118(4):1774.

[2] Knorr B. Pharmacokinetics and safety of montelukast in children aged 3 to 6 Months[J]. Clin Pharmacol,2006,46(6):620-627.

[3] Bisgaard H. Leukotriene modifiers in pediatric asthma management[J].Pediatrics,2001,107:381-390.

[4] 白君,徐佩茹. 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治进展[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4):312-314.

(收稿日期:2009-08-03)

上一篇:地屈孕酮用于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观察 下一篇:经产妇分娩巨大胎儿51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