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慎用“最”

时间:2022-10-09 12:41:16

媒体报道慎用“最”

从“史上最牛女秘书”开始。一些媒体似乎与“最”字较上了劲儿。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扩大新闻影响力,一系列“最”字头的新闻铺天盖地地砸向读者,“史上最牛开发商”、“最牛钉子户”、“史上最毒后妈”、“最美丽的大学生”……一时间,形式各异,褒贬不一的“最”字头标题在媒体上层出不穷。

毋庸置疑,“最”字头的新闻标题会带来广泛的关注度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数次“最××”的新闻炒作已经让一些媒体尝到了甜头。然而,一些媒体连篇累牍,不尊重新闻事实的“最××”式炒作,在吸引眼球的同时,也引来许多受众的怀疑:如此之多的“史上最××”。到底哪个是真的“最××”?

以“史上最牛钉子户”为例。这是“史上最牛女秘书”以后“最××”式标题的一次疯狂繁衍,在报道重庆某个房屋拆迁纠纷案时被某些媒体提炼出来,炒作得尽人皆知。然而,当重庆的“史上最牛钉子户”还为读者津津乐道时,深圳的某拆迁户又被一些媒体戴上“史上最牛钉子户”的桂冠粉差登场,而近来又传出,真正的“史上最牛钉子户”隐现在长沙的闹市区。

到底哪个是“史上最牛钉子户”呢?估计谁也说不清道不明,因为“史上最××”本身就是个含糊不清的程度概念。如今,在一些媒体从业者眼里,“最××”式标题就是一个万能通用校板,可以包打天下,一旦类似的新闻发生,就赢接拿来套用,“史上最牛公务员”、“最牛出租车司机”、“最美丽大学生”等噱头新闻就是如此诞生的。

“最××”式标题的泛滥。表明一些记者编辑在制作标题时缺乏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日渐枯竭,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一股浮躁之风在媒体间盛行,热衷于急匆匆地给新闻事件下定论,喜欢搞绝对化报道。喜欢用噱头式的标题忽悠读者的关注度。

作为以公正客观报道取倍于受众的大众媒体,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尊重“求真”,“求实”的新闻报道规律,不夸大,不扭曲,不偏执地报道新闻。“最××”式标题并非不可取,绝对化的词语并非不能用,倘若某个新闻事件真是“最××”,记者在进行报道时应该标注明确的出处,比如出自哪个权威机构或权威人士,不能由媒体从业者自己下结论。

上一篇:2008奥运,纸媒的最后一次盛宴? 下一篇:传媒产业具有独特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