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2-10-09 12:33:31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生物的教学策略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平等的交流”等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很大的改变,也使教师的教学模式发生很大的改变,同时还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知识面,掌握更多的现代多媒体技术。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因材施教;多媒体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越来越迫切地要求教师要摒弃旧的教学观念,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效率有效提高,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在让学生发挥他们自主性的同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和学生一起探讨,并为他们指引正确的学习方向。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不断学习吸取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时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例如,让他们充当小教师进行新课的讲授,以这种方法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会最大可能地发挥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向学习型教师转变

高中生物新课程与传统生物课程相比,明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综合性、新颖性、主题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作为生物教师也必须做出改变,改变以前老的教学模式,增加自己的知识范围,以适应新课改和社会的变化。然而在现实中,教师有时候不去努力学习,适应社会,只是停留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中,以至于学生提问的好多知识点不清楚,无法给予学生答案,也有可能给予学生错误的指导方向。所以,教师一定要给自己充电,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在生物课堂上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把实际的生活联系到课本上,以使课本内容不是那么枯燥,也可以拓展课本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尽量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不要歧视那些学习不太好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关注这些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使他们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对于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高的指导,使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遨游得游刃有余,使他们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体会到成功带来的愉悦感。

三、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生物教学中

在现代生物教学中,教师既不要摒弃传统的媒体教学,也要采用现在多媒体技术教学,去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相结合已成为一种趋势,教师要努力认真地学习这些高科技,从而为教学所服务。对于课本上的一些实验,教师在实验室里让同学们自己亲自动手,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生物的魅力。但是对于一些理论的知识,教师要结合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是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地展现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点,并且使他们更加愿意学习生物课,从而对生物产生一种兴趣,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传统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的结合方式,共同帮助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生物这门课。

四、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与物理和化学等其他自然科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各个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知识点之间是相互渗透的。尤其是在高中的教学中是非常明显的,平时的备课中,我们几个学科联系得比较紧的教师还可以相互指导,共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收益最大。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授课当中更要注重穿插一些与生物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使学生从横向上进行知识的构建,拓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也主要在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短短的45分钟的时间内,教师怎么样组织自己的教学计划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做一些ppt课件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点,也可以通过把学生带到实验室,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和生命的魅力。但是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的教学质量是很低的,教师上一节课觉得很累,学生上完这一节课不仅没学到什么知识,而且还受打击,慢慢地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并注重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中抱着“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面向现实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社会生活”的信念,更好地利用教材来为学生和社会服务,学会驾驭教材,而不做教材的奴隶。这样,课堂教学效率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总之,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勇于尝试新的观点理念,努力学习这些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认真努力钻研自己的专业,在自己所教的领域有所专长,同时也要不断地学习。探究研究性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成长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薛金星,《高中生物基础知识手册》,北京教育出版社,2002

2.高颖,《优秀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2件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3.倪秀英,《高中生物新课改呼唤优质教学》,《林区教学》,2009

4.陈霞,《贯彻新课程理念追求教学有效性》[J],考试周刊,2007

5.朱朝义,《高中生物教学与创新教育》[J],生物学杂志,2002

6.李广洲等,《自我监控影响学生实验问题解决的初步研究》,生物教育,2005

【责编 冯立伟】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下一篇: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