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膜炎合并布氏菌病患者临床治疗观察1例

时间:2022-10-09 10:50:08

肝硬化腹膜炎合并布氏菌病患者临床治疗观察1例

【摘要】目的观察1例肝硬化腹膜炎合并布氏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2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例肝硬化腹膜炎合并布氏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临床上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经予利福平(600-900mg/d)和多西环素(200mg/d)治疗后此后病情稳中好转,综合治疗25d后出院行门诊治疗。结论本病在与牛羊等动物有密切接触史的人群多发。牧区人民经济水平有限,医疗保健观念落后,病情诊治拖延,易漏诊和误诊。临床应加深对布病的认识,注意鉴别诊断。对农牧区就医患者应加强职业询问,行常规的布病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关键词】肝硬化腹膜炎;布氏菌病;临床特点;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35-01

1病人资料

患者女性,60岁,明确乙肝肝硬化病史10年。门诊间断保肝治疗,病情不稳定。主因“腹胀,尿少,并发热1周”行住院治疗。入院时患者精神状态欠佳,肝区不适,食欲不振,厌油腻,腹胀以餐后明显,每日尿量约700ml,深黄色,晨起时略有汗出,体温下降,但24小时内仍高于正常。查体:T38.2℃,慢性病容,精神萎靡,肝掌阳性,蜘蛛痣阳性,腹壁柔韧,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脏于剑突下及右季肋下缘可触及约3.0cm,表面光滑,无压痛,质韧,边缘钝,脾脏于左肋缘下可触及约3.0cm,表面欠光滑,无压痛,质韧,边缘钝,脾脏肿大未超过前正中线及脐水平线。肝区叩痛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辅助检查:HBV-M:HBsAg(+)HBcAb(+)HBeAb(+),HBV-DNA﹥5.0×107copise/ml,肝功能:ALT99.6U/L,AST74.1U/L,GGT94/L,TBIL22.3umol/L,ALB.6g/L,WBC4.2×109/L,NEUT%78%,Hb105g/L,PLT77×109/L,离子K2.24mmol/L,腹部彩超:肝脏右叶斜径14.3cm,剑下6.2cm,脾厚5.1cm,肋下3.7cm,门静脉主干1.2cm,脾静脉0.9cm,肝实质回声较强,较粗糙,欠均匀,肝静脉显示欠清晰,脾大,胆囊壁厚0.8cm双边,腹腔内无回声液性暗区深2.9cm。综合上述,患者入院诊断为:①病毒性肝炎乙型活动性肝硬化;②自发性腹膜炎;③慢性胆囊炎。结合患者病情,为其应用阿德福韦酯,还原型谷胱甘肽,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利尿剂,钾剂等药物保肝、抗病毒、抗炎、调节离子平衡对症治疗4天后,患者精神状态好转,食欲增加,腹部压痛明显减轻。但是体温仍然未回落于正常,患者体温开始表现出白天正常,于下午17:00之后体温逐渐升高至38.5℃左右,持续至凌晨05:00左右身体汗出而退,出汗量中等。观察患者2天后,考虑东北地区,旗县人民仍以农牧生活为主,与牛羊等动物有密切接触史,不排除患者同时存在布氏杆菌的感染。为患者行布氏杆菌凝集试验检查,结果抗体效价为1:400,布氏菌病诊断成立。为患者加用多西环素及利福喷丁抗布病治疗,第3天晚上患者发热停止。此后临床不适症状逐渐消失,病情稳中好转,综合治疗25天后患者办理出院门诊治疗。

2病情分析

布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波状热,是布氏杆菌所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本病主要流行于西北、东北、青藏高原及内蒙等牧区。染菌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之间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波及人类。本病可经皮肤黏膜接触、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传染。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主要是兽医、畜牧者、屠宰工人、皮毛工和进食被污染的动物产品或制品者,在流行区小儿布氏菌病也很常见。临床上本病分为亚临床感染、急性感染、亚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而且凝集试验的高抗体滴度不能区别复发与既往感染。本病在症状出现后1个月以内,经正规、足疗程的治疗是可治愈的。选择能进入细胞内的抗菌药物,世界卫生组织把利福平(600-900mg/d)和多西环素(200mg/d)做为首选治疗方案,连用6周。

牧区人民经济水平有限,医疗保健观念落后,病情诊治拖延。该例患者即是感染布病后自己并不知情,认为原有宿疾肝硬化病情加重而就诊。结果为两种病情交织于一起。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感染为其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出脾大,发热很正常。临床思维陷入惯性,对类似疾病的鉴别诊断思考减少,使得肝硬化病史明确的患者布病诊断易于疏漏。另外,在当今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的医疗背景下,患者隐瞒其工作性质及经济实力,为临床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又带来一定的难度。经过此例患者,笔者加深了对布病的认识,对于农牧区就医患者加强职业询问,行常规的布病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上一篇:腹部闭合性损伤58例治疗体会 下一篇:探析血液透析低血压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