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09 10:30:52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摘 要】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正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手机依赖也悄然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文章以陕西师范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调查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产生的原因及正、反两方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消除手机依赖的消极影响提出整体性解决意见,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及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手机依赖;大学生;调查;对策

随着手机对生活的全方位渗透,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手机,手机依赖正广泛存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更有甚者,如同电脑的出现产生了网络成瘾一样,手机的广泛使用还带来了新的困扰――“手机依赖症”,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大学生群体因其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极高的时间支配自由和喜好新鲜事物的心态,与手机的联系更多、更频繁,因而对手机依赖的程度更深,更容易沉溺其中。必须引起注意的是,手机依赖正在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一、相关概念阐释――“手机依赖”和“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表现为对手机的需要与心理依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智能手机的出现,手机已经不仅是一种单纯的通讯工具,更成为人们获得信息、联络关系、享受娱乐的主要渠道之一。手机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很多人“机不离身”,一旦手机丢失或者出现问题会给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手机依赖”已经日益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手机依赖症”是“手机依赖”的不可控发展,是对手机过分依赖而形成的现代心理疾病,如果不及时纠正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更有甚者还会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造成人脑的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生活。手机没有带在身边就心烦意乱,经常通宵玩手机而无法自控等等一系列表现,都表明可能患上了“手机依赖症”。

二、手机依赖现状调查结果

为了充分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我们以陕西师范大学学生为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87份,其中有效问卷965份。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关于大学生手机普及情况和使用手机类别。调查表明,100%的大学生都拥有手机,其中83.7%的人使用的是智能机。

2.关于大学生手机最常用功能。调查表明,除通话、短信的基本功能外,大学生最经常使用的手机功能中排名较前的是QQ、微博、微信、音乐播放和小说阅读。而只有23.1%的学生选择了利用手机查询资料。

3.关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无聊的时候您都是用玩手机打发时间吗”这一问题,有47.2%的学生选择“有时”,39.6%的选择“经常”,10.1%的选择“总是”,只有3.1%的学生选择“几乎没有”,可见96.9%的学生都会在无聊的时候玩手机打发时间,只是程度不同。调查还发现,手机一旦没电或停机,71.5%的学生会产生烦躁情绪。而对于“您是不是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这一问题,选择“几乎没有”的学生占23.8%,选择“有时”的占28.6%,选择“经常”的占33.3%,选择“总是”的占14.3%,这说明85.7%的学生有过无目的、下意识寻找手机的经历。对于“您更喜欢与人通过手机交流而不是面对面直接交流吗”这一问题,选择“几乎没有”的学生占21.4%,而选择“有时”的则占到71.4%,选择“经常”的占7.2%,没有选择“总是”的学生。可见,手机依赖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常规交往空间。而对于“您尝试过控制自己对手机的使用吗”这一问题,有13.6%的学生选择“尝试过并且成功了”,有29.7%的学生选择“尝试过但是没有成功”,有37.8%的学生选择“没有尝试过但考虑过”,只有18.9%的学生表示“没有考虑过”。这表明至少有81.1%的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对手机产生了依赖,并且这种依赖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某些不良影响,所以考虑过节制使用。

由此可见,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大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手机的过度依赖。

4.关于手机对课堂的影响。调查显示,对于“上课时间您会玩手机吗”这一问题,7.1%的学生选择“一直在玩”,21.4%的学生选择“经常玩”,57.2%的学生选择“感觉无聊时偶尔玩”,只有14.3%的学生选择“从来不会玩”。可见,85.7%的学生都有过上课时间玩手机的经历。而对于“您觉得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会对听课有影响吗”这一问题,选择“有影响”的占8.6%,选择“偶尔有影响”的占43.5%,选择“没有影响”的占47.8%,可见,只有52.2%的大学生认识到了使用手机对课堂的危害。

三、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的原因分析

1.手机在大学校园的普及。随着手机价格的降低、功能的极度拓展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的进步,手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必需品。从调查结果来看,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率达到100%,其中大部分学生使用的是智能手机。大学生“机不离身”,甚至“机不离手”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2.手机依赖的个人心理因素

(1)逃避心理。大学生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但是长期的校园生活造成他们对社会接触少,心智不成熟,心态浮躁,又敏感自尊,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产生沮丧、挫折感等负面情绪,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调节,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就借助手机平台逃避现实伤害。

(2)空虚感。大学生的时间支配相对自由。然而调查表明,部分大学生并不能恰当使用这些时间,在宿舍或商场等地挥霍时光,对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表现消极,常常感到生活空虚又没有正确途径来填充和丰富生活,就沉迷在手机世界中通过看小说等方式消耗自己。

(3)孤独感。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在手机依赖比较严重的群体中,学生常常感到没有人了解自己,自己得不到外界认可,遇到烦恼就藏到心中或只向关系极为密切的1-2个人倾诉,生活圈子和活动范围狭窄且不愿走出。而手机所营造的空间相对自我、封闭,迎合了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需求。

上一篇:女强人养成记 下一篇:视觉营销中的设计与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