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教学对学生人生观的影响作用

时间:2022-10-09 10:06:05

文学名著教学对学生人生观的影响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70-02

1.语文课教学对学生人生观的影响

(1)语文课教学对学生人生观影响的特点

语文课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都不同于"政治课"。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或者政治说教都不是它的教学主体内容及目标。这样,对学生的人生观影响就不应是显性的,正面的、直白的、说教式的。它应该是隐性的、迂回的、润物无声、渗透式的。教师由于无硬性规定之约束,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可以轻松的、"不经意间"进行。学生同样知道,这是语文课,不是向她们硬性灌输政治观点的政治课,则处于放松及无戒备的心理状态,不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接受了健康、科学、向上的人生观。

(2)语文课经典文学名著教学对学生人生观影响的特点

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名著里,总有引人入胜的情节、鲜活的人物、美丽的风景,深刻的生活哲理。可谓有情有景有理,情景交融。所以,作品中的主人公的人生体验、兴衰沉浮、悲欢离合、好恶爱憎总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与认同;作者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在读者不经意间被悄然接受。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再加以点拨与引导,经典文学名著对学生人生观影响的特点及效果会更加突出和显著。这正是语文课中的经典文学名著教学对生人生观影响特点的真实写照。

2.卫生类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1)性别单一卫生类职业学校在校生以女生居多,如某卫生职业学院,女性学生比例占到全体学生的95%以上。

(2)低龄化,由于生源绝大部分来自于初中毕业生,按照6~7岁入学、小学6年、初中3年推算,她们的年龄应在15~16岁之间。

(3)生理特征, 生理发育基本成熟,第二性征表现完全,属于青春中后期阶段。

(4)心理特征 有关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心理发育水平总是滞后于生理发育水平。虽然她们的生理发育已趋于成熟,而心理发育尚在进行之中。进入青春期后,少年儿童时期对成人的依赖和对外界新事物胆怯的天性将逐渐退去,逐渐变得喜欢自作主张,独立处理事情的意愿增强。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自我意识明显增强,越来越密切地注视自己并与他人比较。通过比较肯定自我,更想超越别人,让别人能对自己能刮目相看。通过比较,个体很容易判断出自己在一个群体中的位置是超越还是落后。

如果比较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比较的是积极向上的作为,这显然是极其宝贵、促人奋进的积极进取的一面。但是,如果比较的是衣服是否为名牌,比较吃穿享乐,比较谁的零花钱多,比较谁能早有异性朋友等等。这样的比较肯定是负面、消极的、极其危险的。

青少年容易情绪化,当在吃穿享乐比不过他人时,自卑心理极易产生,这样会促使他们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通过不合理甚至违法途径去满足自己的精神及物质上的需求。通过近年来见诸报端、网络上的"妹"、部分初中女生直接变成坐台"小姐"、或者与校外不法人员共同去诱惑、逼迫自己的同学现象,足可看出,这些误入歧途的学生所作所为,其目的无非是通过不劳而获的手段获得金钱,满足自己追逐享乐的目的,显示在群体中优越地位。 这种错位正是人生观自我定位选择上的失误。

(5)教育机会 人生关键的第一步,方向选择的正误往往决定其一生的发展。这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将显著地影响他们今后人格能否进一步的健全发展、能否做到最终正确选择人生道路的方向。

显然,帮扶与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帮助他们摆脱追求享乐的思想的侵蚀毒害,走上人生正途。这也是社会、学校对他们进行人生观教育必要性及价值之所在。

卫生类职业学校的学生以低龄初中生为主,决定了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人生目标的选择还处在初、中期阶段,尚未完全定型。在这个时期打好选择人生目标的基础,建立正确的人生理念,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会正确的选择方法,对于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们仍然能够接受外界对他们的影响并发生转变,正处于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教育者应该抓住这最后的关键时期,使她们成人、成才。

3.教育方式的特点 卫生类职业学校学生以女生居多。而女性特有的敏感心理特质对暗示、诱导比较敏感。相互间的暗示、诱导、示范所产生的影响比较显著,(这种影响可以是好的、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而对于高压的、教条的、生硬的、抽象的大道理说教往往就会产生逆反、戒备、排斥、敬而远之的心理不,不接受、不认同施教者的给予。仅对这个特殊的群体而言,所谓的"虎狼之药"是万万不可施用的,施用既于事无补,甚至会伤害这个特殊的心理脆弱的群体,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政治思想教育"的传统做法也是不可取的,而道德教化的心理学基础与她们的心理特征也是吻合的。

4.举例 高中及卫生类职业教育语文课本教材中都载入了莫泊桑的短篇名著《项链》。其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由于自己小职员的丈夫收入微薄,无法满足其虚荣心,而玛蒂尔德偏偏慕豪华不安寒微,为参加一场并无足轻重的晚会,不惜恬着脸去借项链赴会,出尽一夜风头,然而乐极生悲,丢失项链,为赔项链债台高筑还债务十年艰辛受尽十年辛酸。教学中,在完成阅读与欣赏《项链》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玛蒂尔德贪慕虚荣所带来悲惨经历,吸取其中惨痛、深刻教训。教学中,应多讲"小道理",少讲"大道理",发挥文学名著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辩识真善美与假丑恶,对学生人生观正面的、积极的、润物无声、渗透式的特殊作用。

上一篇:也谈课堂教学导入技能 下一篇:浅析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