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会被骗?

时间:2022-10-09 09:19:29

网络 电话 电视购物骗局解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家与互联网打的交道越来越多,通过互联网大家获得了很多知识,同时也有人在网上不断上当受骗,心理学家魏广东老师说:“容易受骗的人总是容易受骗,不容易受骗的人总是不容易受骗。”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容易上当受骗?是因为网络上鱼龙混杂,让人防不胜防,还是被骗者警惕意识不高,跌在了自己的贪念上?上当受骗后又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本刊记者通过对网络、电话、电视购物等骗局的分析,及其对心理学家、律师、警察等的采访来为大家拨开重重迷雾,希望下次受骗的人不再是你。

【警示案例】

相似的陷阱,总有人掉落

通过调查,记者了解到,很多网络、电话、电视购物骗局都有相似性,比如都以低价做幌子,都打着正规商家的旗号,都要求消费者先付款后签收等等。相信以下这些案例大家也都不陌生,因为每天我们都会听到这些事情,有些甚至是我们自己或朋友们经历过的。

【E-mail以假乱真,97万美金不翼而飞】

广州增城市某公司翟某有一天向公安机关报案称有人用电子邮箱al**假冒其公司用于贸易业务来往的电子邮箱al**,并以集团的名义群发邮件给公司客户,声称公司收款账号已更改,要求将货款汇至新账号而成功实施诈骗三次,涉案金额为97万余美元。

案发后,广州市公安局侦查人员出差上海、北京等地开展相关侦查工作。经侦查查明,涉案银行卡号(归属地)涉及上海、北京、山东青岛三地,涉案人员取款行为地在北京。最后,警方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区将涉嫌取款的犯罪嫌疑人抓获,由于办案及时,冻结了涉案款,将被骗款退回给客户,挽回了受害人损失。

据广州警方介绍,目前,广州市已发生多起外贸公司汇款被骗的案件,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技术攻击有境外贸易往来的公司互联网上的电子邮箱,窃取公司的商贸洽谈内容,随后仿冒或伪装成收款方公司的电子邮箱,向交款方公司电子邮箱发出更改收款的账号,导致汇款被犯罪分子骗走。警方提示从事外贸事业的工作人员尽量不要在邮件内谈及账号和交款事项。如果要谈的话,最好使用安全级别比较高的邮箱,所发的重要邮件也要加密。最好和客户约定交款方式,一旦出现更改账户之事双方约定要打电话确认。万一出现被骗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报案,这样有利于追到钱款。

【兼职刷信誉,竹篮打水一场空】

小方是个在校大学生,为减轻父母负担,想自己赚点生活费,同时又不想占用过多的学习时间,于是打算在网上找个兼职来做。6月10日晚上,他在百度上搜索“网络兼职”,发现兼职刷信誉比较简单,回报又不错,并且这些信息都在百度首页前几条,是百度推广的信息,小方想肯定不会有问题的。

6月11日小方填写了对方提供的材料,然后就接到了对方下发的任务:拍盛大一卡通在线直冲1180个商品,每拍一单商品小方可获得80元的佣金。随后对方给了小方充值账号shengda2013889,并且特意叮嘱小方,这个账号是商家自动返款系统绑定小方返款的银行账号的,千万不可填错。同时对方还嘱咐小方拍下商品后截图给他们,以便给商家保留依据,并且不要给商家点击确认收货,而是要等收到返款后再确认收货,最后一定要给好评。确认账号后,小方还按照网页上的指示填写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姓名、身份证号。随后,小方根据对方的提示给1100个商品付了钱,共付了1023元。而当初对方信誓旦旦的付款承诺却没有兑现,并且联系人也消失不见了。

记者了解小方的案例后,也尝试着在百度和谷歌上搜索“兼职刷信誉”,百度和谷歌的首页跳出来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百度首页前面几条跳出来的全都是百度推广的内容,不少“网络兼职日赚800元”的字眼很刺眼地显示在那里。相反,谷歌首页搜出来的内容大多是“网上兼职刷信誉是真的吗?”等揭示其骗局的内容。如果下次网友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建议寻找多个搜索网站去求证信息的真实性,并且在搜索事实后加上“骗局”关键字也容易找到事情真相。如搜索“网络兼职骗局”,百度网站上也会跳出很多真实的材料。除了此类骗局,网络上其它的虚假信息数不胜数,都需要仔细甄别。

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兼职刷信誉是最高发的网络兼职诈骗,行骗者多打着淘宝刷信誉的幌子。而很多受害者都是在校的大学生,或者经常上网、社会经验不足、收入不多的公司白领,基本上被骗金额都是在1000到3000左右。这种嫌疑人多选择QQ、微博、论坛、招聘网等网页发招聘的小广告。大家如果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这类骗局应该还是可以避免的。

【“免费”iPhone,借壳难还魂】

有很多人通过网络、电视购物、电话等渠道低价购买了iPhone等原本价位较高的手机,拿到手里后发现其实是山寨得不能再山寨的手机,有的甚至连用都不能用。以下这个案例只是众多受害者所遭遇的其中一种状况。

一天,何先生接到号码为01056626764的电话,对方说是北京某某销售公司的服务员,说他们公司为扩大宣传搞活动,免费为参与活动者送iPhone4s手机一台,但前提是在他们公司购买面额600元的电话充值卡,并且说手机、充值卡都是货到付款,还说不满意的话可以随时退货退款。起初何先生没有答应,后来上网一查电话,发现号码是北京在线销售的客服电话(网址:http:///index.asp),感觉是挺正规的公司。

当客服第二次打电话来时,何先生就把姓名和地址告诉了她,第二天他们公司的物流人员就把手机和充值卡邮寄了过来。两天后何先生接到邮局电话说有包裹,去了没多想就签收了,连同邮费保险充值卡一共付了699元。回来拆开后看见里面有一台手机,一张手机充值卡(其实不是卡,而是类似于超市的购物小票)。何先生按提示先拨打18801349508充值,然后拨18801374288按提示音拨打电话,但并不知道这所谓的话费能否使用。并且何先生发现那所谓的iPhone4s,只是一台普通的智能机,并且是功能配件十分落后的早期产品,只是外壳伪造成iPhone4s而已。后来何先生联系客服,有关人员只是以“我帮你问问看”或是“我联系你当地的客服,让他们尽快帮你换”之类的借口搪塞过去。之后何先生再拨打客服电话,客服人员直接把电话挂了。吃亏后的何先生网上提醒大家不要重蹈他的覆辙,世界上本没有这些平白无故的好事。

该案例中的何先生被骗子说服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发现自己手机上显示对方的电话号码是正规网站的电话,但他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各种改号软件充斥市场。即便对方的号码是可信的也并不能说明对方就是可信的,不能只通过一个来电显示就相信对方。第二点是,货到付款方式其实也给何先生留下了挽回损失的机会,但何先生并没有先验货,而是签收付款后才发现是假货。第三点,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凭空在某活动中成为幸运者,而领取礼品前需先掏钱的行为,极有可能是一场骗局。

【有考试棒之名,无真效用之实】

王女士的孩子上课容易没精神,一天她在天津卫视看到考试棒的广告,就打了热线电话4001606022,之后有人和王女士联系说考试棒是315认证产品,15日内无条件退款,并且还向王女士举了很多成功案例等等。之后王女士在所搜索的考士棒官网看到了同样的信息,因为相信其无条件退款的承诺,王女士就花了398元给孩子买了一套考试棒。没想到,王女士把考试棒给孩子用了一次后,孩子说上课更困了,之后孩子更是说什么都不用了。王女士就联系卖家,开始卖家答应给退货,但拖了三天后再也无法联系上对方。据王女士反映,目前天津卫视仍在播放考试棒的广告,并继续承诺无条件退款。不少消费者以为电视台是比较可信的媒体,所以其的广告都认为是真实的,但事实上不少电视台的购物频道存在广告夸大宣传,甚至虚假信息等内容。

【心理学家情理解析】

不同的骗局,类似的施骗受骗心理

除了法制的缺失、道德感的薄弱,造成社会上网络等诈骗横行的心理原因是什么?施骗者躲在网络等背后,与其他行骗者的心理有何不同?受骗者又基于什么心理容易受到一些非常容易揭穿的骗局的迷惑?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心理学家、中国沙盘游戏学院创建者及院长魏广东老师。通过魏老师的分析,大家可以知己知彼,避免自己成为骗局的牺牲品。

去个性化心理助长行骗者气焰

在魏广东看来,施骗者行骗大多是为了谋私利,直接以获取利益为目的。当他们行骗成功后,会得到一种成就感,感觉自己经过“努力”,不劳而获。获得回报,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强化,得手后他们便会重复行骗,在诈骗的路上越走越远。即使最初可能不是以获利为目的的,但行骗者及时地获得了好处后,行动得到了正强化,更多类似行为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除了以获利为目的的欺骗,魏广东认为,还有些欺骗是属于习惯或心理问题导致的。为此,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些人会习惯性地欺骗别人,如他吃过饭,别人问他去哪里,他说去运动场,实际上是去教室,他只是不由自主地就说出了口,倒也没有什么特定的目的。网上的骗局应该主要是以获利为目的的欺骗,但也不排除有些人是心理问题导致的。每个人内心可能都有想不劳而获的本能,有些人自我控制力比较低,就会误入歧途。”

魏广东认为,同样是谋私利,网络诈骗跟现实中的其它诈骗又有所不同。网络诈骗的人,可能会有去个性化心理。去个性化,又叫个性消失,也被叫做去压抑化、去抑止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去个性化一般有两个外在条件,包括身份的隐匿和责任的模糊化。

对于网络上的去个性化,魏广东进一步解释说:“如果一群人去抢一个东西,大家都一起去做,就失去了道德约束。网络的隐蔽性也会导致人产生去个性化的心理。比如普通人也喜欢在网上更改自己的姓名和性别等,这些其实也是小小的欺骗。在网上,靠自己约束自己,道德感会减少,道德约束会降低。”

易被暗示者更易上当

魏广东说,当人对某事物有较强的欲望或者说在某方面有较强烈的需要时便很容易被骗,他举例说明道:“比如我认为自己是不容易被骗的人,但还是一样被骗过。如果别人给的东西正满足了或迎合了你的心理需要,你就容易上当受骗。”

魏广东认为,人类心理中本来有阴暗的部分,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会有欺骗。除了对某些事欲望强烈的人之外,那些容易被暗示的人很容易受骗。他说:“我们很多人本来就是生活在感觉的状态中,意识水平比价差,比较容易强调感觉的东西,忽视规则类的东西。”一般容易被骗的人意识水平不是很高,也没有什么主见,其潜意识就很容易被别人利用。也正由于容易被暗示的特点很难被改变,魏广东说:“容易受骗的人总是容易受骗,不容易受骗的人总是不容易受骗。”而对此的弥补方案,魏广东认为,一方面容易被骗者本人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意识水平,避免按照别人的暗示行动,不要有通过走捷径去获得好处的心理,不要追求违背一般规律的利益,遇事多思考,想一想有无道理再做决定。另一方面这些意识弱的人也需要外力的帮助。

在外力的帮助上,魏广东认为主流教育在这方面还应该加大力度,他说:“如果主流教育能够对防骗的事情做足宣传,易受骗者也会发生变化。人的心理本身分成好几个部分,很多情况下好像心理在对话,如需要让座的时候,心里好像有两个声音在说话,一个说让,一个说自己也很远,不让。如果受到正面教育的强化,内心中正面的声音就会压过反面的声音。”

心理博弈:骗子更胜一筹

对于骗子与受骗者的心理分析,魏广东说:“实际上大多数骗子有很强的目的性,很理智。骗子的心理往往比我们健康得多,他们的意识是很强的,他们心理比我们高才会骗得了我们。只有因心理问题而行骗的,基本上没有因行骗而产生心理问题的。有心理问题的人,对行骗获得的东西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也可能有少数人行骗以后会很自责。但每个人心中其实还有一种认知协调机制,做了错事后,会自己安慰自己。如骗子可能会自责一下,但又会马上对自己说,无所谓,被骗者不会在乎这些钱。他们应该也不会去报案的,自己不可能被抓住的。正是这种心理调节机制使骗子更加猖狂地去进行下一次的行骗。”

而对于被骗的人,魏广东认为,他们也会采取不同的办法来安慰自己,但也可能有些人会有应激反应,在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后,受骗者也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学会接受现实,面对现实。避免让自己在心理上受到更大的影响。

总之,在心理的博弈上,骗子往往更胜一筹,他们从一开始就策划好了整个事情的进程,受骗者无法看透他们的心理才会上当受骗,而只有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才能在骗子横行的社会更能好好保护自己。

【律师法理分析】

法网恢恢,总有疏漏

虽然我们喜欢引用“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句话,但在网络欺诈上却常上演着“纵使法网恢恢,总有疏漏”的一幕幕案例。很多被骗者难以维护自身的权益,为何被骗的人如此无助,法律存在着哪些疏漏之处,被骗者到底应该如何做才能寻回自己的损失?带着诸多疑问,记者采访了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杨河律师,以及知名前律师李庄。

虚拟隐秘网络,诈骗难追踪

针对网络、电话、电视购物等诈骗的现状,杨河律师说:“网络诈骗、电视购物诈骗、电话诈骗等各种形式的诈骗层出不穷,由于诈骗方式的隐秘性,特别是网络的虚拟性,根本不知道对方是何人、在何地,对对方信息了解甚少,导致追究违法者的难度更高、代价更大。目前的情况是受骗者追回损失基本不太可能。”尤其是那些并没有留下什么受骗证据的受害者,即使有受骗的事实,因无法举证,即使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也没有任何办法。

虽然隐秘性、虚拟性使很多诈骗让人追踪无门,但在预防上却可以多留些心眼。李庄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记者举例说:“我也收到过很多短信、微博私信、邮件等,这些信息中有很多诱人的商品或服务,很吸引人,一般都是先让你付款然后才能得到,凡是先付款的东西,都要慎重,除非是大型的公众平台。而对于那些货到付款的,先验货就很放心了。凡是送货上门的商品,必须要先打开看看。如果你先付款,想再退货那就难了。对一些明显的虚假信息一定要提高警惕,比如我常常收到手机监听器的广告,说只要几百块钱就可以买到。这些东西都是世界级的高科技设备,不是你花一点钱就能得到的,可能要几千万的。不要轻信也就会减少上当的可能性。”

立法滞后于发展,行骗易钻漏洞

对于新涌现出的诈骗模式,大家即使非常警惕也很容易受骗,并且受骗后又很难寻求法律的帮助来解决问题,立法上的不完善给行骗者提供了钻漏洞的机会。李庄在法律界工作多年,对法律了解颇深。他说:“法律的进步是用人和社会付出的代价换来的,付出到一定程度,法律才能获得进步。互联网发展太快了,但立法是多少年都不会更新的,法律和互联网的发展相比是滞后的,制定新的法律要经过漫长的时间。” 除了立法的不及时,李庄还指出:“立法和现实情况是脱节的,立法的进步都是用实际的代价来换取的,都是要这些代价的发生,才能推动立法一点点的进步。文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任何发展都是提前于立法的。要改变,就是要增加立法,完善网络的管理,鉴别真伪,提高公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消费意识。”

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数额较小,一般没有达到2000元的诈骗,尚不构成诈骗罪,但是违治安,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处5~15日拘留,可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诈骗行为累计数额超过2000元,可以追究诈骗罪的刑事责任,警方也会立案。以广州为例,涉案金额500元及以上是可以立案的,但到检察院的话一般要达到3000元。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多数被骗的人还是不能通过明细的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此,杨河也提出:“我国并没有网络诈骗这一罪名,网络诈骗只是通过网络的手段来从事诈骗,数额较大构成犯罪的,可以归入诈骗罪中,以诈骗罪来定罪。立法以外的问题还在于对网络诈骗行为的立案调查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警力、提高侦查技术和能力。”

虚假广告推广方应负责,为骗子送快递需谨慎

很多经验不足的人之所以受骗,是因为对百度等搜索网站太过于信任,对知名快递公司太信赖,而实际上搜索网站却可能给骗子公司做推广宣传,快递公司也可能给骗子公司送假货。消费者在信任他们以后被骗,是不是他们也应该负相关的责任呢?

杨河说:“搜索引擎网站提供的推广、排名服务,属于广告服务行为,根据《广告法》的规定,在民事赔偿责任方面,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在行政责任方面,如果受害人向工商部门投诉,工商部门可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者予以行政罚款。”

对于快递公司的责任,李庄说:“从法律上来讲,消费者如果受到了欺诈,甭管是什么快递,快递公司要和销售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为消费者是纯粹的乙方,在这里,供货方不和消费者见面,那供货公司就和快递公司达成了供货方的联合体,因此快递公司要承担连带责任。”李庄还特意提醒消费者,在平常,一定要注意保存相关的手机短信、邮件等,必要的时候这些都可以到公证处做公证,作为法律证据来维护受害者的权益。

在对付快递中的假冒伪劣产品及快递公司的相关责任方面,杨河说:“首先消费者应当坚持先验货再付款,货不对板的要拒绝付款。万一付款后发现被骗,消费者应当立即通知快递公司暂扣货款,并保留相应的证据。如果快递公司明知消费者被诈骗,仍将货款结算给诈骗分子,快递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另外,消费者要加强防范意识,购物时要选择信任度高的平台,尽量不要在不了解、不熟悉的网站上购物。购物时尽量选择货到付款,不要选择先付款再收货。收货时要当场验收。消费者在购物时,也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货比三家,不要相信价格过于便宜的网站,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万一被骗,要及时保留证据,并报警,或向工商部门投诉。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也可以向法院。”

【警方全面梳理】

加强防范是重点

作为长期与行骗者、被骗者打交道的人,警方不仅深谙行骗者诈骗之道,对新型、多发案例了然于胸,更懂得应该如何防范上当受骗,以及通过何种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等。记者带着诸多疑问采访了广州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叶东阳,如果仔细了解叶队长介绍的内容,相信大家在防范意识上会有很大的提高。

电信、网络诈骗之来龙去脉

据叶东阳说,电信、网络诈骗其实早在2000年左右就在我国各个地方兴起了。2002年时广州就有了相关的案件,但从2007年到2009年是广州网络诈骗的高发期。广州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在2009年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即第三大队来处理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

叶东阳说,据他们统计,这些诈骗案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购物、购买机票车票、征婚交友、投资、克隆正规网站等等。另外比较典型的还有不法分子事先通过盗号软件和强制视频软件盗取QQ号码使用人的密码,并录制对方的视频影像,随后登录盗取的QQ号码与其好友聊天,并将所录制的QQ号码使用人视频播放给其好友观看,以骗其信任,最后以急需用钱为名向其好友借钱,从而诈骗钱款。据叶东阳说,今年广州市qq诈骗警情已有数百起。发展到现在,更有许多人利用新兴的通讯工具微博、微信、二维码等诈骗。叶东阳提醒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不要让恐吓成为你的“死穴”

叶东阳根据多年的办案经验总结出,很多人平常都很谨慎、聪明,可在受到恐吓后却常常乱了阵脚,很容易被行骗者牵着鼻子走。每个人都有感到恐惧的时候,这种心理是很难避免的,但多了解些情况后应该会减少对一些事情的恐惧。

叶东阳说,他们处理过很多电话诈骗案,行骗者大多声称绑架了对方的小孩,常常冒充老师,医生等跟家长通话,并且还会找一个孩子喊一声爸爸或妈妈,然后就不让孩子说话。其实很多类似的诈骗都是利用人们的恐惧心理。人在那种情况下又着急又恐惧,对方还会用语言刺激被骗者,不断跟被骗者说话,让人瞬间懵掉,根本就很难分辨那个喊爸爸妈妈的声音是否真的是自己孩子的声音,情急之下就很容易被骗。针对这些事件,广州警方发动了“小手牵大手”的活动,将防范此类案件的宣传单张通过学校发给学生,再由学生带回给家长看,家长签名后再由学生带回学校。以此来提高大家的警惕。

另外,叶东阳说,最近也有很多人充当公检法等政府机关工作人员骗人,同样用的是恐吓、心理暗示等,抓住一些人对政府机关的信任感和人内心深处的恐惧。他们常常会说你的身份证信息被泄露了,被人用来办了银行卡,现在涉及到跨国贩毒、洗钱案等,要把所有银行卡内的钱都转入一个所谓的安全账户。有些事主刚开始是不信的,行骗者会说不信你就去114查询,事主简单地去查询会发现号码没错,然后就相信了。但实际上行骗者都是用软件改了号码的。叶东阳说,这些案件都很怪的,之前事主心理是很紧张的,一汇完钱紧张心理就释放了,才发现自己被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都需要去学会辨别真假,克服恐惧心理。

全民共同防范

对于诈骗案件的防不胜防大家都深有感受,叶东阳认为只有大家协作起来,共同防范,才会将受骗事件减少到最低。警方做了很多宣传,也已跟多方展开了合作。现在大家在银行内的滚动屏上应该常常可以看见提醒上当受骗的标语,在ATM取款机旁也会有一些防骗的提示。叶东阳说,受骗的最后一步往往都是在银行内发生的,很多人要到柜台或柜员机把钱汇给行骗者,警方因此也跟银行形成合作机制,给成功阻止受骗者汇钱的银行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另外,让去银行转账超过1万块的人填写银行转账告知书,让其仔细考虑是否会被骗。同时,警方也希望能与银行展开更深入的合作以更利于防范或查案办案。

另外,从个人方面来看,叶东阳说,大家不可太贪心,要小心骗子故意设的局。另外,即使是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也小心自己成为骗子的帮凶。比如骗子为了在作案中不留下线索,会从老百姓手中购买银行卡,虽然暂时对你不会有什么损失,但是如果你卖的是可透支的银行卡,骗子以后可能以你的名义透支卡,最终还是要你来还钱。况且,这些卡都是骗子拿去行骗用,越多的卡流出,就可能有越多的人受害。目前法律对违规的买卡者会有相应的惩罚,但对卖卡者还没有什么约束,都是靠大家自律,还是不要害人害己为好。

根据对这些案件的分析,记者也总结出一些特点,行骗者跟被骗者之间永远都像在玩一个心理战术,如果潜在的被骗者抵挡得住利益的诱惑,阻止得了同情心、信任感的泛滥,分辨得出铺天盖地的信息中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则就不容易被骗。然而如果对社会了解得太少,即使有再强的心理对类似事情还是防不胜防的,因此还需要大家加强对各类骗局的了解,口耳相传,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相关的骗局。这样,才有可能在自己周围画一个保护圈,百骗不侵。另外,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相关法律却相对滞后,制定合适的法律也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上一篇:盛夏狂欢,提前开“二”《不二神探》票房首周破... 下一篇:品牌是一群人对承诺的长期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