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体会与思路

时间:2022-10-09 09:06:58

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体会与思路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6-000-01

内部审计是各单位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内部审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内部审计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现代的管理审计转型。内部审计的职能已不仅仅是监督,而是监督与服务并重;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从单纯的查错纠弊向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转变,从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转变。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与发展,将内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我个人在长期的内审工作中有以下几点体会与思路。

一、转变审计理念,做好审计服务工作

转变审计理念,不仅仅要转变审计人员的工作理念,更要转变被审计单位对我们内审工作的看法理念。传统的审计理念把发现问题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一些审计人员更是将查出的问题看作是自己的审计功勋。在这样的审计理念下,被审计单位难免会对我们内审部门产生一些敌对情绪。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转变审计理念,首先转变内审人员的工作理念,明确内部审计的服务功能,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管理水平。然而,转变自己的工作理念容易,转变被审计单位的理念不容易。怎样才能转变被审计单位对内部审计部门的看法呢,只有积极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流与沟通,切不可与被审计单位产生正面冲突,对被审计单位的一些不满情绪应当理解,要让被审计单位明白,我们审计人员不是来查他们的问题的,我们是为了完善单位的管理,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

二、制度审计,势在必行

审计工作的实践表明,审计中发现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为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是内控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而造成的。我在审计时发现一些被审计单位的招待费用特别高,明显与他们的经营情况不配比。如果设立一项招待费用的限额制度,这个问题完全就可以解决。我在审计工作中也发现,一些表面上很好的内控制度形同虚设,而这只有通过内控制度的测试方能发现。有一个被审计单位对他们的外协加工产品合同价格的控制采用了核价制度,由他们自己的核价员根据该产品的材料成本及产品所需的加工工时等因素确定产品的加工价格,而在审计中,我们将产品的核价单与产品加工合同进行了比对,结果发现核价几十元的产品,最终的合同价能超千元,并缺乏一个市场调研与多方分析的报告或原因说明,很明显,该核价制度形同虚设。定期开展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工作,对内控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对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是大有利处的。

三、积极开展专项审计

专项审计是指针对特定事项开展的审计工作。如对被审计单位有无截留资金情况的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签定合同的合规性及合同执行情况的审计等等。传统的审计工作立项思路以某个被审计单位为一个独立的审计项目,以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为主要审计内容,审计面比较小,而通过这样的专项审计,即扩大了审计的工作面,又突出了审计工作的重点,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在开展专项审计时,如果发现某一被审计单位有异常情况,即可对该单位实行全面审计,做到有的放失。

四、做好基建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部门的业务面不断拓宽,基建审计工作也成为了我们内审工作的重点。基建项目具有专业性较强,隐蔽工程较多的特点,要想胜任次类审计工作,我们不仅要掌握基建的专业知识,更要有细心和耐心,不怕吃苦,一定要到施工工地现场勘察,必要时还应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

五、审计还应注重方式方法

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审计方法至关重要,有时甚至是审计成功的关键。在一次对所军品劳务费用的审核中,开始时,我只从财务账入手,并未发现劳务费用有错计现象,最后通过某军品部门自己内部的专用基金账簿发现财务将不同项目劳务费用错计。因此,在审计方式和审计证据的获取上,内审人员不仅要重视财务数据和内部证据,还应重视一些外部的数据和证据。在审计工作中,发掘问题的根本原因,不仅要对账面上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性复核,更应深入从制度和机制等层面来分析原因和解决问题。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除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还应开展后续的跟踪审计,直到确定审计结论已有效落实。现在,一些单位产品采购的比质比价工作也要求审计人员的参与,而此时,如何保证审计人员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将是一个重要问题。审计人员既要圆满地完成监督工作,又不能身陷其中。

六、注重信息化审计技术的运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信息化审计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审计工作中充分利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将会为我们内审工作创造便利条件。例如,充分利用单位内网系统,与基建、物资、财务等部门建立网络操作运行系统,确保合同签订、付款等重要事项及时准确的网络信息传递,同时还可以利用审计软件,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七、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

近年来,随着美国安然、世通等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的曝光,使人们在关注内部审计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内部审计的质量管理问题。因为没有严格的内审质量控制和管理,内审事业的发展将成为一纸空谈,可以说内审质量管理已成为影响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因素。单位应当建立内部审计各个阶段的质量管理制度,例如在审计项目准备阶段,审计项目实施阶段以及审计项目实施阶段以及审计项目总结报告阶段建立不同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建立审计三级复核制度,明确审计责任,对审计成果进行量化管理等等都可以有效的控制内部审计的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八、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现在,审计工作已从单一的财务审计向财务审计、管理审计、基建审计等多元化审计方向发展。可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将要求审计人员具备极高的专业素质,而审计工作自身的特性也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操守,审计人员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想适应现代化审计工作的需求,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审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审计能力,同时还应熟悉单位的业务流程,了解单位经营管理的各项职能,具备广博的知识,成为具有综合知识能力的全方位高级审计人才。

上一篇:浅谈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信息化的应用 下一篇:财政投资项目工程预决(结)算审核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