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主题课程 “活化”区域游戏

时间:2022-10-09 08:58:23

依托主题课程 “活化”区域游戏

区域游戏是伴随一定主题展开的,教师根据主题教育的目标,结合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意愿和能力选择游戏内容,在与预设环境的交互中培养幼儿性情、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如何结合“我们在春天里”的主题活动,在美工区进行材料内容的选择,更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审美与创美得到更好的发展呢?

一、主题目标定位准确,引领美工区材料投放内容的选择

教育目标是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而教育的内容选择与确定是以教育目标作为标杆,确定受教育者应该学习、认识的知识要素和相应的能力,以及教育者应该教授的知识要素和培养、赋予受教育者的能力。

大班主题活动“我们在春天里”以幼儿发展为本,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贴近幼儿现实环境,考虑到幼儿学习的启蒙性与趣味性,制订了以下目标:

(1)感知和发现春季气温、人们的活动、生物生长的变化等,感受春天带给人们生机勃勃的景象。(2)积极参加郊游、种植活动,会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经验、经历和情感,提高讲述、绘画、表演等能力。(3)在主动参与活动中感知和体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形成主动、互助、合作的行为。(4)会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并能创造性地运用。

在“春天在哪里”主题目标的引领下,美工区怎样选择材料的投放来提升与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呢?

1. 装饰美的环境,营造艺术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营造富有生活情趣的审美环境使幼儿浸润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之中,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启示他们获得审美的灵感,激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例如,在主题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幼儿感受春天给人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教师可以把美工区布置成春天的景象,使幼儿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如墙面环境以嫩绿色为主调,装饰春天美的景象,悬挂柳树、桃花、蜜蜂等关于春天的动植物。

2.提够丰富的材料和绘画工具

活动区材料投放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的质量,幼儿通过对材料的充分操作,提高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但是在投放材料时,应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材料与幼儿需求的关系,不断丰富、调整材料,才有利于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发展。

二、主题背景下区域游戏的生成:源于孩子们的需求与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纲要》在关于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方面强调:“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春天里放风筝是幼儿接触较多且感兴趣的活动,可以在美工区投放制作风筝的材料,并写出制作步骤与方法,让幼儿自主了解制作风筝的过程步骤,然后自主制作风筝,还可以自己来设计风筝的图案,培养与提升幼儿创造的能力。还可以以幼儿写生的方式开展活动,幼儿喜欢春天,希望到春天的世界里走一走、看一看,直观地感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并通过自己的笔勾画出一幅幅美景。

因此,在挖掘生活中的审美教育资源时,我们应尽可能地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并能引发他们积极情感体验的内容,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审美表现欲望和灵感,为幼儿审美表现力的发展提供基础,并使幼儿不断体验到创美过程的快乐。

三、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游戏内容要具有互动性和可操作性

材料的探究性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的欲望,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因为只有具有操作性的活动材料,才能真正地引起幼儿的兴趣,使活动具有持久性,才能起到发展幼儿创美能力的作用。

例如,我们的主题活动是“我们在春天里”。在春天里,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各种争相斗艳的花朵。在美工区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插花工艺角,为幼儿提供一些成品、半成品及多种类的材料,让幼儿制作出美丽的花朵,再把花朵插到自己手工绘制的花瓶中,摆放到展示架上,让幼儿欣赏到春天花朵的美。

四、衡量材料价值的最终标准是:是否能让年龄阶段的儿童获得新经验

良好的材料能引发幼儿不断地探索、交往和表现,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使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不同程度成长的一个有效平台,让区域活动在幼儿园不断焕发其生命的活力。

例如,美工区中的风筝制作、插花艺术都能让幼儿获取新的经验,促使其发展与提高。

美工区的材料是幼儿进行艺术表现与艺术创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载体,能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开发和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能唤起蕴藏在幼儿身上“沉睡的力量”,使幼儿在无穷的乐趣中学习、体验、实践,发现色彩世界奇特的变化。

参考文献:

张秀敏.大班幼儿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谈区域游戏与主题活动的融合[J].才智,2015(13):87.

上一篇: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下一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