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IT产品花费达73亿等

时间:2022-10-09 06:46:39

大学生IT产品花费达73亿等

大学生IT产品花费达73亿

CTR市场研究最新的《2006中国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大学生对IT、数码产品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上学期平均花费1485元,占一学期花费(不含学费、学习用品及住宿费用)总额的54.8%。也就是说,被调查的30个城市的大学生上学期在IT、数码产品中的花费达到了73亿元。

调查显示,82.8%的大学生拥有手机,MP3、MP4的拥有率分别达到76.3%和46.6%,即便是价格相对较高的笔记本电脑,在大学生中也拥有了20.8%的用户群。而在未来一年内,73.1%的大学生计划购买MP4,预购手机的比例也达到了28.3%,这两个比例都分别高于目前还未拥有这两类产品的大学生比例(MP4是55.4%,手机是17.2%),这表明目前大学生已不仅仅满足于拥有这些IT数码类产品。

随着大量功能更丰富、外观更时尚的新品的不断上市,升级成更新、更好的产品已渐渐成为大学生在IT数码产品消费方面的重要特点。

据了解,此次调查覆盖了中国30个主要城市。

30%的商务人士

有意转投外资银行

近日,由益普索(中国)与FT中文网联合的《中国商务人士金融调查报告》显示,国内商务人士首选的中资银行为工商银行(72%)和招商银行(59%),首选的外资银行为汇丰银行(41%)和花旗银行(27%)。

本次参与调查的1786名商务人士中,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比例为54%,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61%,职位主要集中在经理(32%)、部门领导(18%)和总裁总经理(13%)等。调查发现,商务人士对外资银行的认知比例较高,汇丰和花旗银行的认知比例均达96%以上。即便是排在认知榜第10名的瑞士联合银行,也有38%的人表示对其有一定了解。

据了解,首批被获准的4家外资银行,已经开始积极筹备人民币业务,很多饱受“排队” 之苦的普通顾客,开始期待能尽快享受到外资银行的星级服务和免费咖啡了。本次调查结果也表现出类似的趋势:在没有任何损失的情况下,39%的用户会“移情别恋”,更换到另外一家银行,其中30%的用户的“新欢”是外资银行,只有9%的用户会换到另一家中资银行。

91.8%公众对明星代言表示『愤怒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民调(4332人参加)显示,91.8%的人对虚假代言表示“愤怒”,67.7%的公众认为,如果代言的产品出现问题,明星“应承担部分责任”,24.0%的人认为“应承担全部责任”,认为“不应承担任何责任”的仅占3.6%。

如果自己喜欢的明星代言了某品牌,0.6%的人表示“无论是否需要都会追着买”,30.0%的人表示“在需要买这类产品时会优先考虑”。而另据央视《东方时空》的调查(3298人参加),47.2%的人表示“在选购同类产品的时候,会优先选择名人代言的产品”。

很显然,对大多数公众来说,对产品的信任已经几乎等同于对明星本人的信任了――代言的产品一旦出现问题,大家最直接的感受是“被自己信赖的人骗了”。

调查中,半数(50.1%)公众认为,对明星代言的产品负审查义务的,应该是相关政府部门,同时也有25.6%的人觉得“该由明星本人负责”。

不久前,北京市消协发表公开信,建议明星珍惜荣誉和形象,遵守公认的职业道德,尊重消费者的权益,拒绝承做虚假和可能对消费者进行误导的广告。

上一篇:平行线上的“风暴” 下一篇:潮流新品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