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如此个性

时间:2022-10-09 06:35:28

每一代青年都有独特的表现自我个性的方式。60后的个性体现在绿军装和红袖章,70后是蛤蟆镜和霹雳舞,80后是古惑仔和肥腿裤。那么90后呢?

看得见的自信

对于90后们来说,这不是一个适合低调的时代。实际上,容易被注意到的“低调”本身也被经常视作一种张扬。

“在被人注视的时候,我很有感觉。”19岁的男孩姜霏凡说。他很瘦,留着及肩的长发,走路的时候,腰肢会习惯性扭动。他坦陈自己就是传说中的“伪娘”,并为此自豪,“因为这就是我,最真实的我,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那样大家都不舒服。我只想好好做自己”。那么他所说的“感觉”,究竟是什么意思?

“存在感。当很多人注意我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存在感,这难道不是一个有趣的词吗?面容清秀的他经常参加一些Cosplay比赛,并热衷于扮演女性卡通人物形象,或者更中性一点的形象。“我觉得自己是属于舞台的,虽然我没学过舞蹈或表演,但朋友都说我在舞台上的感觉特别好。”

除了用服饰上的“真人秀”体现自己的存在,90后们还特别喜欢将自己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形象打扮得引人注目。而这里面潜藏着数以亿计的市场商机。

“因为那是另一个我。”在刘雨昭的QQ对话框旁边,有个小女孩的卡通形象,它叫QQ秀,是小昭的“网络化身”。令人惊讶的是,这个QQ秀的眉眼和她本人很是相像,但又并非完全一样。“这鼻子、眉毛、脸型可都是我掏钱买的。”小昭强调,每个月花在QQ秀上的钱并不多,只有10块钱。这已足够让她在虚拟空间中建立自信。“经常会有朋友夸我的QQ秀好看,很炫。我当然很开心。”

90后们生长于商业社会,是前所未有的、在被观看被注视中确认自己位置的一代。在微博上,晒幸福、炫财富,无论是真是假,无论能否吸引足够多的眼球,这个过程都一直在生产着被观看的和自信。

听得见的特别

被观看、被注意,已经成为90后们在这个“眼球时代”里有意无意追求的一种行为方式,而除了“看见”,另一大感官寄托就是“听见”。在这种心理的催化下,各种选秀活动自然受到90后们的热烈追捧。

近年来,类似“超女”、“快男”、“中国好声音”这样的歌唱选秀节目,已经成为90后展示自我个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没有参加过选秀,但我很喜欢看这些节目。”2012年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刘若涵说。就像她那在女中学生中最常见的齐头帘马尾一样,她的中学时代过得两点一线、平淡无奇。每周末,各大卫视的选秀节目是她一周枯燥的学习生活难得的调剂品。“我从初中开始喜欢李宇春,我觉得她才是真正有个性的明星!”

那是2006年的“超女”之夏,她对偶像的热情甚至感染了家人,母亲也加入了“玉米”的行列。“我能在李宇春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我也有个登上舞台的梦想,但我歌唱得不好。”小刘觉得李宇春是在代替她表达个性,追求梦想。即使自己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才智走上舞台,也并不妨碍在其他草根明星的身上“投射”自我。

2012年6月,一档名为“中国好声音”的综艺节目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树大招风,即使伴随着各种非议和传言,依然挡不住该节目向观众成功传递核心诉求。

90后们并非只会为了那些有意设计的煽情语言和画面才会落泪,也并非只会像打了鸡血般地充当选秀偶像的炮灰粉丝,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依然期待着没有炒作、没有添加剂的纯天然感动。

何处是正途

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特别,只不过方式方法往往“跑偏”。

90后群体中“杀马特”的出现,将奇异造型的概念外延推向一个极端。这些脸色惨白、烫着夸张蓬松发型、画着浓重黑眼圈、戴着耳环和鼻环的年轻人,以“杀马特”风格自居,在网络上激起阵阵讨伐和批评的声浪,被认为是90后群体自证脑残的活标本。

“奇装异服”在吸引眼球的同时,也有别的用处。心理学专家认为,如果一个人界限感薄弱的话,除了感到与他人不同之外,还很难把握和他人之间该保持多远的距离。因而,他们对与别人的交往常怀有不安,对生活也感到不确定。他们为了保持自我安全,就要穿上款式另类,甚至夸张的衣服,人为地跟外界划清界限,缓解内心的不安。

心理学专家认为,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业上无法做到出类拔萃时,会选择其他各种方式获得心理满足。比如说,上课调皮捣蛋、起哄,穿奇装异服,试图通过这样的表现来获得“与众不同”的感觉,引起老师和同学关注,寻求心理平衡。

一方面,商家纷纷利用90后强烈的表现欲赚钱。而另一方面,90后个性中的正面性,往往会释放出对社会有益的创造力。

每周三下午两点,北京地铁四号线的车厢里,都会有一个戴着长颈鹿面具,穿着卡通背带裤的大男孩引起人们的注意。他看见小朋友,便会微笑着上前,掏出几本儿童图书,绘声绘色地讲起故事来。这个叫郑睿的90后男孩是一家公益组织的员工,他和其他几位同龄人共同推广培养儿童阅读习惯的公益项目。

郑睿们用自己的行动,为“90后个性”找到了一个温暖而动人的表演舞台。

正像90后救人英雄李博亚在微博上说的那样:“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谁也不能代替谁。我们无需羡慕他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但是千万不要迷失了自我。做别人,做得再好也不过是‘某人第二’;做自己,却永远是自己的第一。”

即使经常身处争议,90后们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自信前行。

摘自《中国青年》2012年第19期

上一篇:棉花吐絮期管理技术要点 下一篇:夏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