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另一面

时间:2022-10-09 06:21:12

有个故事,读过多遍,但每次读后仍回味无穷。故事里有一个调皮的孩子,他的父亲是个工作狂。下班以后,不分公事私事,把八小时之外也都无怨无悔献给工作。而那个调皮的孩子总是缠着父亲问这问那,以为老爸是个万能“百度”。有意思的是,这样的一对父子,总是能制造出具有禅意的故事。即便父亲烦了,想甩掉儿子清静一会儿,也别出心裁。父亲随手从办公桌上拿起一张彩色地图,三下两下撕个粉碎,告诉儿子:“把这张地图给我重新拼好,拼完了,回来找我,可以问任何问题。”

老爸心里得意,觉得这回至少可以让儿子安静半小时。出乎意料,不到3分钟,儿子蹦蹦跳跳笑呵呵回来,把拼好的地图放到老爸面前。老爸目瞪口呆。犬子莫非天才?不可思议。出于好奇,他问儿子有啥高招,拼图如此神速?儿子笑了:“老爸真笨。”他把拼好的地图翻过来,“你看,这面是个漂亮阿姨,把阿姨拼对了,地图也就对了。”读到这里,我顿开茅塞。

日常生活中,多少事如果让思维“翻个身”,看看“纸的另一面”,很多棘手问题也许就会迎刃而解。

前天上街,有位女孩子送我一张彩印广告。设计考究,制作精良。这是一张床上用品广告,什么真丝棉被、麦饭石枕芯儿、手工刺绣五件套等等。床上用品不是频繁更换的“耗材”,这张广告按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看后会扔掉。但“纸的另一面”印的却是食品生克图:鸡肉与茶同食中毒,红薯与西红柿同食呕吐产生结石,醋与羊肉同食引发心脏病……因为印了这些内容,有许多人接到广告并不会扔掉,保存起来,甚至放到厨房餐厅,以备随时翻看。

本来食物生克与床上用品毫不相干,花钱印广告,有限的版面应该多多介绍产品,但这样的广告,能引起多少客户注意,并得以留存?恰恰这张让出很多版面,印制“无关”内容的广告产生让人长期留存的价值。也许,客户不会马上购买床上用品,但一两年后,需要购买床上用品时,就会想到留存的这份广告,看到你的店名、地址和电话号码,就会首先考虑这家商店,成为潜在的客户。

想想银行广告就会发现,好像没有哪家银行在广告设计上考虑“纸的另一面”。广告的正反两面,满满乎乎印的全是银行产品。可否印制产品广告时,加进“公益元素”?也许不是每位客户都有业务需求,但这张广告有你的网点名称、地址及联系电话,只要这张广告能够让客户留存,一旦客户有了业务需求,也许首先联系的银行就是这家。把广告让一些给“公益”,会得到众多潜在客户,这也许就是舍与得的道理吧。(作者单位:工商银行葫芦岛兴工支行)

上一篇:戴志强:人生有拐弯,没弯路 下一篇:中国金融改革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