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之志,烟霞之侣

时间:2022-10-09 05:50:01

“九如堂”是青年女画家玉岑的居所,“九如”者,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取自《诗经・小雅・天保》,故为“九如堂”。

“素心能几人?经年成间阻。今日莺花前,重聚烟霞侣。”这首不算出名的清代小诗,我猜谭钦文一定喜欢,一如她的笔名“玉岑”,喻最美之山,可见她钟爱山水,志在林泉之间。这跟我初见她的印象十分吻合,素雅女子,恬淡婉约。爱山水,画山水,这位青年女画家与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脉相连。观其人,赏其画,容易想起东晋的谢灵运,唐代的王维,宋朝的米芾……与伴侣友人游于山水之间,甚至干脆把山水当成伴侣,入诗入画,其间自有人生至趣。

每有闲暇,她或抚琴以观照内心,或跟随诗书画院刘朴先生写生,与众多画友一起徜徉山川,纵横笔墨。雨后青山,云烟雾绕,白鸟横飞处,空谷一声响,大自然的神秘灵动给予她无限的灵感,诗意的想象。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这大概也是玉岑爱画山水的原因吧。常年沉浸其中,功力自然不俗,2007年世界美术大赛,玉岑的《山乡图》获金奖,并被美国国际文化研究院收藏。

初秋,玉岑邀画友相聚于自己的画室袖风轩,写字画画,交流品鉴,是为书画雅集。袖风者,云烟入我袖,绝尘临风之意。进入其间,满壁书画,秀峰流水、白云满壑的空髅谰八坪醵急话岬搅艘皇抑内。午后画友到来,有长有少,几番探讨画技,酝酿一番,然后铺纸作画。或写一幅工整隶书,或画一株石上幽兰,或画一片清雅荷花,玉岑则照常画山水,烟林清旷,峰峦叠翠,再于溪间小桥上点缀一位行人意象,整幅画都生动起来,活了一般。

数人一起写书法,画水墨,本身就是一个美好的画面。大家沉浸在书画的世界里,将清幽高远的想象付诸笔尖,运笔勾勒,纸上所见便是心中所感,情到深处,慢慢忘我,像是进入了画中世界,这该是多么美妙的体验呢?画成,相互品评一番,为雅集活动留下作品,他日再度翻看观赏,一定会忆起今日一起度过的时光。

不同于丹青之间的娴静清雅,玉岑也有凌厉飘逸的一面。她出身书香门第,武学世家,幼承庭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熏陶和浸染。曾作为专业舞蹈演员,活跃于舞台艺术;更得乃父――武当南宗松溪神意派内家拳派掌门人谭本伦先生的真传,凭借其扎实的武术功底,在国际动作影星成龙“龙的传人”选拔赛中,经过层层考验,最终从全球20万人中脱颖而出,被成龙收为高徒,聘作新一代动作演员。然正当万众瞩目,演艺道路蒸蒸日上之时,玉岑却选择放下所有光环,毅然踏上了一条崎岖漫长的绘画之路。一种放弃,一种选择,或许就是人生不同的价值取向,而对于玉岑来说,开篇已经明了,她志在林泉。但画画并不代表要放弃功夫,玉岑自幼随父习武,身手不凡,直到现在也跟着父亲练习武当松溪派武术。

有了书画丹青,怎能少了武道正气?雅集当日,除了玉岑的画友,亦有数位谭本伦先生的弟子,在画室下的清幽小院中,身穿宽松练功服,跟着师父练习武当松溪功夫。一套松溪神意八卦掌被演练得玄妙飘逸,松溪南派太极拳则刚柔相济,恍惚里觉得岁月流转,背景像是变成了武当,那山水烟霞深处,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其间习武悟道,演绎出一个个的传奇。

作为武当一代武学宗师,自1964年开门收徒以来,谭本伦先后培养了武术、书画、养生弟子近两万人,多为义务教学,其绩可风,其德可咏。已七十岁的他,看起来仍然精神矍铄,这和他多年习武练字画画密不可分。习武除了能强身健体,也能锻炼一个人的心性,尤其是更讲究以柔克刚的武当南宗松溪神意派内家拳。书法和画画亦是从小受家教影响,其父谭均侠乃是当年名震川渝的艺术教育家和武术家,师承徐悲鸿和黄君璧,所以谭本伦也自幼习画。他常年游历四方,心境开阔,因此画路也十分宽广,山水、花鸟、动物都信手拈来。

书画室外,是谭氏父女亲手打造的屋顶小院,他们在里面种花种瓜,满满的乡野田园趣味。小小的水池假山,引水而下,一片水流叮咚声,显得清新灵动。院中以竹帘围筑的一个休闲厅内,惟一张素琴,一套桌椅,一串风铃而已。“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首诗对于文武双全的谭氏父女同样适用,即便身在城市,只要心在林泉,也能在画中或有限的空间里,去创造一块清凉之地。

上一篇:收获“灵丹妙药” 下一篇:以灾备体系坚守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