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快乐识字之探讨

时间:2022-10-09 05:46:40

如何让孩子快乐识字之探讨

【摘 要】教师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识字方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者并进,相信学生一定会乐学、会学、想学。

【关键词】新课标 快乐识字方法 课堂 生活

识字是学生再学习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工具。这种基本工具及早掌握,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指出:“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占六年识字总量的百分之五十多,也说明了识字教学在低年级的重要性。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快乐识字、主动识字,是学生学好语文的第一步。兴趣是乐学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学习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只有使儿童对识字感兴趣,才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快乐地学习;只有他们主动快乐地学习了,才能迅速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在识字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让学生快乐识字的。

一、立足课堂,巧妙识字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识字的主渠道。所以在课堂中我们要创设情境,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想识记办法,形成识记能力。

(一)儿歌识字

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易学好记、印象深刻,对低年级的孩子有着无穷的魅力。把一些字编成通俗易懂的儿歌进行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如在区别“有、友、左、右”等字时,我把这些字编成:“左下工,右下口,有下月,友下又”的顺口溜。如教“朋”时,可编成儿歌“两个月亮并排走,一会就成好朋友”。如教学11单元的“清”时,因“青”的构字率较高,前面也学过了“清”字,所以,我就编了一首儿歌:“山青青,水清清,心头有事情。看东西用眼睛,出太阳天气晴,说话嘴边常带请。”把“清、青、请、情、晴、睛”都编了进去。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记住了“清”这个字,复习了“情”,还渗透学习了“睛、请、青、晴”。这样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率。

(二)表演动作,帮助识字

在学习了一些动作词之后,如打、跳、扛、拍、挥等,我把这些生字写在黑板上,让一名学生做出这些动作,然后再让学生指出与这个动作相对应的是哪个生字。这样既记住了生字,也为以后了解词语的词性打下了基础。

(三)利用小故事来记字形

学习“兔”这个字时,很容易把“、”忘了,如果能编一个形象生动的小故事,这种现象就可避免了。比如:小白兔很小气,爱哭鼻子,那一点就是它的眼泪。“男”为什么是“田”和“力”组成呢?因为在古时候,女子是在家里干活,男子是在田间干下力气的活,所以就是由“田”和“力”组成。“品”为什么是三个“口”?“晶”为什么是三个“日”呢?原来“品”是“品茶”的品,品茶要几个人在一起用口慢慢地尝,那才有意思,所以就用了三个口。“晶”是亮晶晶的晶,是很光亮的意思,三个太阳的光不是更亮吗?所以“晶”就是三个日。在学生眼里,汉字不再是单调的笔画组合,而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个体,在每个个体里还有丰富的故事,真切地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四)游戏识字

低年级学生比较爱动,对游戏活动情有独钟,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把识字与游戏融为一体。如拼音、图画与生字对号的“找朋友”游戏,先把学生分成两组站在教室的两边,一组拿着写有拼音或画有图画的卡片,另一组拿着相对应的生字卡片,一边唱着《找朋友》的歌曲,一边向中间靠拢,找对后两名同学分别读一读所拿的生字。再如添笔画组字的“排火车”游戏,教师出示基础字“十”,让学生先加一笔,可组成“土”或“干”,加两笔,可组成“王”或“木”等字。这样,使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到乐趣,也达到了识字的目的。

(五)猜谜法

猜谜是学生较喜欢的一种活动,不仅能活跃气氛、锻炼学生的思维,还是一种比较好的识字方法。如:王老头,白老头,两人同坐一块大石头——(碧);一口咬断牛尾巴——(告);羊字没尾巴,大字在下面——(美);小口回家大口关——(回);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水里看不见——(雨);十张口,早就有——(古);一只手遮着眼——(看)字等。

(六)与学生一起探讨:怎样区分容易混淆的字

一遍又一遍的抄写识记常常会徒劳无功,有时动动脑子、找找规律,识字就变得如此轻松。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量词“棵”与量词“颗”、“拨”与“拔”、“休与“体”等字形容易发生混淆,以至于在书写时,老是把“一颗米”写成“一棵米”,“一棵树”写成“一棵树”;把“拔苗”写成“拨苗”,把“拨水”写成“拔水”。怎样才能让学生巧妙区分这几个字?通过长期教学探索,我终于找到了医治这“疑难病症”的“妙方”。我告诉学生:“棵”是用于大的东西,如树、白菜。而“颗”是用于小的东西,如葡萄、米粒等。我把这个规律欣然告诉学生后,大家豁然开朗。一个经常写错字而被称之为“错笔字大王”的学生明白这一特点后激动地说:“以后我再也不用为写错这俩字犯愁了,真是太好了!”对于“拨”与“拔”怎样区别呢?我突然想到我们班上有一对双胞胎,于是我灵机一动,对同学们说:“‘拨’与‘拔’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你们看它俩长得像不像?”我的话音未落,全班孩子就齐声回答“像!”这时我趁热打铁地问:“他们哪一点像?”同学们回答:“他们都是左右结构,而且左边都是提手旁……”我又接着问:“你们再仔细看一下,他们有没有长得不像的地方?如果有,就请你们把它找出来,要不然我们怎么能认得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呢?”话音刚落,就有孩子抢着回答:“‘拨’是哥哥,因为它比弟弟‘拔’多一短竖,所以它是哥哥。哥哥的力气大,所以只需要用手轻轻一‘拨’就行了,而弟弟因为力气小,所以少一短竖,就要用力地‘拔’”。如,学生老是把“休息”写成“体息”,于是在课堂上我启发学生:“古时候人们在炎炎烈日下走累了,一般会坐在哪儿休息?”学生立刻回答:“就在树下休息”。于是我顺势引导:“所以树的右边是木字。”记住了‘休’字,‘体’就不难记住了,“大家记住身体是一个人的本钱,没有好身体,什么事也做不成,所以‘体’字里有个‘本’字。”全班同学听了,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通过这种讨论式的学习,既激活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又达到引导学生找识字规律的目的。

上一篇:愉快式学习对高中语文教学所起的积极作用 下一篇:车迷的盛宴 泛珠三角超级赛车节夏季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