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房子!房子!

时间:2022-10-09 04:33:45

房子!房子!房子!

非典型“有房”纪年:房子,对70后80后的婚姻来说,是一个致命的话题。好在,2008年房价从杀红了眼一片血色,回归到了冰蓝的理性。初秋清冷中,我们终于可以,有那么一点心平气和地说说房子了……

八年漫漫买房路

文/宁眉

尚萍和刘海城都是新上海人。从2000年到2008年,他们整整花了8年的时间才最后“等”来自己心仪的房子。8年来,飞跃式上涨的房价,让他们的买房历程充满了辛酸和眼泪,同时也交织着笑声和甜蜜。

(以下面表格作为曲线图的标准)

房地产价格指数(2001~2007,以2000年价格为100)

类别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104.4 112.0 134.5 155.9 171.1 168.9 174.6

房价参照物:无

2000年11月

我和海城在F大校园内相识并相爱。再过一年,我就要毕业了,而海城,可能还要读博士吧。我们谈着无忧无虑的恋爱,住在F大的研究生宿舍里,吃在食堂。在上海买房?太遥远了,没有想过。

房价参照物:XX家园 均价4000元/平方米

2001年5月

“XX家园,3980元/平方米起售”,一连三个月了,每次我和海城结伴去沃尔玛购物,都能看到大卖场马路边飘扬的这块横幅。海城提议说,要不,哪天抽空去售楼处看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售楼小姐很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这个楼盘的两房,90平方米,首付两成只需7.2万。只要7.2万元!我和海城的眼睛都亮了。可是,当得知我们是没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学生时,售楼小姐面露难色,说这样的话可能很难从银行贷到款,除非是一次性付清36万元。我俩灰溜溜地走了。罢了,买什么房子,还是乖乖先租房子住两年吧。

房价参照物:XX家园 均价4500元/平方米

2002年11月

海城的导师去年在XX花园买的房子,现在已经装修完毕,于是邀请弟子们到他家里参观,我也跟着海城一起去了。

明亮的大落地窗、轻柔的窗帘、乳白色的家具……都是我所向往的。可能是我毫不掩饰的艳羡眼光被师母捕捉到了,她微笑地对我说:“这套三房总价也不过50万元。等海城博士毕业了,你们俩的工资加在一起,不到两年就能凑足首付,稍微贷点款,就能住上和我们一样的大房子。你们啊,真是赶上好时候了。”

房价参照物:XX家园,均价6500元/平方米

2003年10月

我一个要好的同学,比我大几岁,丈夫是一家公司的经理,也在XX花园刚刚买了房子。她买的时候,房价已经涨到6500元每平方米。她对我说:“萍萍,我们女人结婚要早,生孩子要早,买房子更要早。”

海城听了我的转述,第二天就捧来了一束娇艳的红玫瑰,很诚挚地请求我嫁给他。我哼了一声,说最后一句你没有听见啊,我要房子。海城说:“傻丫头,急什么,新房子多的是,又不会老,但你和我都会老的。”

2003年12月

虽然没有房子,但我还是决定接受海城的求婚。

我们请几个要好的朋友吃了一顿饭。席间,一个朋友拉住海城,又拍拍我的肩膀,说:“我说,你们俩,你们结合实在是资源的一种错配。男的有才,应该找个有钱有房的女人结婚;女的,女的有貌,应该找个有钱有房的男人结婚。”我和海城当时都笑笑,看在他喝多了的份上,都未介意。不过,在未来的几年里,这个朋友的话常常会莫名地在我耳边响起。一次,我问海城是否还记得这段话,他把手一挥:“无聊。变态!”

房价参照物:XX家园 二手房均价7500元/平米

2004年5月

新婚的生活很甜蜜,甜蜜得让人不愿意太关注外面的世界――包括之前一直揪心的房价。我也不催海城和我一起去看新楼盘了,下了班之后只宁愿窝在租来的一室一厅里。

但是,房东却要我们搬家,他要将这套房子出售,30平米左右的老公房,居然卖到20万。仓皇地搬了家,我的心情也一下子跌到了谷底。海城安慰我说,不要着急,欠你的房子我一直记得,马上我就博士毕业了,再过一年,等攒够了30万,我们立即买房。

2004年7月

摩根士丹利某知名经济学家预测:“中国房地产危机迟早会到来,未来几个月房价可能出现暴跌。”这一消息让海城兴奋不已,他将从各大网站上搜索来的关于房价会暴跌的“证据”展示给我看,搂着我说,老婆,所谓涨久必跌,只要房价下降个20%,我就立即买套宽敞明亮的房子献给你。

房价参照物:XX家园 均价9000元/平方米

2005年3月

大半年过去了,房价依然没有任何下降的迹象。不对,明明是又涨了,如果按照100平方米计算,一年来房价的增长,把我俩的积蓄全部抵消掉还不止。我不禁埋怨起海城,怪他不及时出手,怪他的父母不支援一点钱给我们买房子。海城把手一摊:“谁能想得到房价涨成这样呢?你目光远大,你当初怎么就不多给我一些压力?”我们开始了认识以来最激烈的一次争吵,最后以我的眼泪、海城的道歉告终。

海城参加完同学聚会回家,直嚷胸闷,说大家都在讨论自家房子。我笑他小心眼,随即又劝慰他:“只有混得不错的人才热衷于同学聚会,没参加聚会的说不定都没买房,别急。”

2005年11月

我俩又因为没有买房的问题发生了冷战。我躺在床上,禁不住幽幽地说:“当初真该找个有房的男朋友。”“哼,不就是那个大黄嘛,那么矮,那么丑,跟他,还不够你恶心一辈子。”在一旁佯睡的海城冷笑。“追求我的男生里,可不只大黄一个人有房好不好,至少还有两三个,同样也是博士,同样也年轻有为!”我恨恨不平。“得,跟我翻这种老黄历。以前我也有师妹追求啊,人家的爸爸是局长,在上海有三套房子呢。”海城说的那女孩我见过,他还陪她到杭州玩过一天,并且有照片为证。我蜷起腿,对准他的屁股狠狠地踢了一脚:“叫你还想着她!”海城一不提防,“咕咚”一声居然被我踢了下床。也正因为这一脚,我们和好了。

房价参照物:XX家园 均价9500元/平方米

2006年4月

海城受单位公派去了美国。他跟我描述他所在城市的房价:世界一流大学旁两层楼的房子,250平方米,30万美元;他租住的三层楼别墅,离市中心绿地步行25分钟,报价约为25万美元……我嚷嚷,我不要在上海生活了,我要去美国买房子,我要在美国生活,找不到工作到餐馆涮盘子也行。海城却撇撇嘴,别这么弱智,我可不愿意在美国做二等公民,你也会受不了的;再说了,我所在的城市也就相当于国内的中小城市而已,美国的纽约、华盛顿等大城市,房价也很高的,并非你我能够承受。

2006年10月

海城从美国回来的第二天就拉我去看房子。他说,即便买不起房子,也应该租一套好一点的公寓住住。

就是这次“租”房,让我们歪打正着地看中了一套40几平方米的二手房,厨卫俱全,装修得还不错,它的总价恰恰也就是我们目前所有的积蓄数。我试探着问,价格还能便宜吗?卖家说,可以商量。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居然谈妥了。我和海城都没有带太多的钱,还是中介帮我们垫付的定金。就这样,只看过一次,我们稀里糊涂地买下了这套房子,做梦一般。

房价参照物:XX家园 均价13000元/平方

2007年4月

股市疯涨了一年多,但我们却没买过一只股票。我问海城:“当初买这套房子,是你做的决定吧?”“不是吧,好像是你先看中。”唉,我俩都叹了一口气,然后一起做白日梦――如果没有买房,而是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股市,那么现在说不定回报率有100%了呢。

房价又涨了,我们这房子比去年买的时候居然每平方米涨了1500元。我和海城都不禁忧心忡忡,我们计划要一个宝宝,换个大点的房子势在必行,可房价这么个涨法,到时候换房成本会高出很多。唉,看来我们在投资上总扮演着“傻瓜”的角色,为什么去年不贷款买大一点的房子呢?好在,我和海城都过了互相埋怨的阶段。

房价参照物:XX家园 均价18000元/平方

2007年10月

海城的一个朋友4月份买了一套次新房,不到半年就又涨了3000元每平方――这套120几平方米的房子总价现在已经飙升到200万元以上。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女主人热情地给我们泡茶,用的是一次性杯子,茶闻起来好香,但喝起来很苦;倒是男主人,用一个硕大的咖啡瓶替代茶杯泡茶,他喝了一口又一口,喝出了很大的声响,那副惬意自若的模样,让我嫉妒得恨不得夺门而出。那天夜里我许久未能入睡,都怪白天喝了太多浓茶的缘故。

我把MSN签名档改为“有房可‘奴’也是一种幸福”,典型的“吃不到葡萄尤觉葡萄甜”的心态!

房价参照物:XX家园 均价17000元/平方米

2008年5月

春节过后,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看房过程。因为预算有限,看房的区域从中环一直退到了外环,最后终于在中环内临外环的位置觅得三房一套。我们的宝宝明年春天就要出生,现在买好房子,装修好了晾一晾,到时候和帮忙照顾宝宝的公婆一起,一大家子刚好住进去。

我们就这样,终于成了“房奴”。就在海城为房子的装修而四处奔波时,传来深圳房价已经跌去30%的消息,而北京、上海等地的房市也据说进入了“寒冬”,看来房价确实要跌了――虽然,这条消息已经和我们无关。

P3:

他们同样拥有两套房子,然而,幸福安宁的家庭生活却犹如悬在空中的月亮,看起来很近,但真要伸手去触摸,却非常的遥远。房奴,压力不仅仅来自于物质层面,还在于精神上那种挥之不去的压抑感。

十年:一个房奴家庭的双面生活

文/小拂

到了36岁这一年,文琴越来越深地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是“空”的――没有一个可以正大光明晒被子的空间、没有坦坦荡荡和女儿一起做豆浆的时间……虽然,她名义上是两套房子的主人,虽然,她的老公,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年轻“企业家”。

十年前,文琴认识现在的老公的时候,正在夜校读书,学的是热门的电脑专业,文琴的妈妈是一位小学教师,她认定将来的时代是一个电脑时代,硬是让中专毕业的文琴去读夜校――文琴的妈妈很强势,文琴觉得自己的一切在妈妈既定的程序下按部就班地完成操作,直到遇到了老刘。

老刘是夜校班里最老的学生,比文琴整整大了8岁,已经是一家小电脑公司的合伙人,这个瘦弱的男人,有一双鹿一样湿润动人的眼睛,说话的时候特别真诚,就这一点,让文琴砰然心动,从背着老妈恋爱到偷偷搬出来同居,不过短短的半年时间。

同居的小窝是一个老房子的小阁楼,6平方,楼下住着老刘的父母和弟弟,文琴自己买了个冰箱,小阁楼上放不下,只能放在楼下准婆婆房间里。有段日子,文琴特别馋糟鸡翅膀,看完电视便抹黑下楼直奔冰箱,陈旧的楼梯发出古怪的巨响,准婆婆是一个大嗓门,不管多晚,必定响亮地发问:“文琴啊,你又下来吃鸡翅膀啦!”左邻右舍于是有人轻轻地讪笑,文琴的脸一直红到脖子那儿……

同居半年之后,文琴过不下去了,回了娘家,老刘来接她,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文琴,我给你买房了!”

老刘买的竟然是180平方米,六复七的大房子,只不过,是在远离上海市区的长兴岛,老刘在那里有路子,房子买得极其便宜,那天,老刘拿出一份上海地图给文琴看,在男人真诚的解释下,长兴岛开发,房子增值,似乎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文琴跟老刘回去了,还是6平方,还是做贼一样下楼去吃鸡翅膀的尴尬……5个月后,文琴怀孕了,她当着老刘摔了6平方里的一切杂物:“我不要再听长兴岛房子的鬼话了,要么给我一个正常的养孩子的房子,要么放了我,让我走!”

老刘委屈得不得了,最后还是买了房子,在上海的北区,商住两用的二室一厅,地段和房型都不错,文琴的妈妈总算对老刘满意了一次,恩准他们结婚。

蜜月一过,风云突变,老刘抖抖缩缩地道出了原委――这房子首付只有一成,和长兴岛的房子一样,都背着30年的分期付款!现在,他们没有钱租另一套办公房,只能在这个二室一厅里打游击,开一个“双面公司。”

老刘的安排是这样的:厅里放6套办公桌椅,正常开展业务,夫妻两人的大房间贴上“资料室闲人莫入”的牌子,一切家庭活动严禁在朝九晚五之间进行!小房间是总经理办公室,老刘从调剂商店弄来了一套极大的办公家居――巨大的老板台可以给女儿当床,深不可测的办公橱柜可以藏起女儿的玩具、衣服、被褥……

文琴的感觉是“快要发疯了!”她又开始了断断续续的回娘家,但她对老刘是依恋中带着依赖的,孩子3岁上幼儿园之后,她只能照着老刘下的套,过起了“双面生活”:每天早晨,她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干完所有零碎家务,如果厅里的办公桌上留着一点泡饭和酱油,老刘就会神经紧张。每天晚上,女儿必须在员工下班后才能回家,早晨一觉醒来,又必须像地下党隐藏发报机一样,藏起一个小女孩生活的所有痕迹。

一家人,除了面包之外不敢做其它早餐,被子都是没有晒透的,小孩子5、6点还不能回家……文琴闹过,但老刘的公司永远停留在创业阶段,他们还清房贷似乎是遥遥无期,然而他又是那么一个瘦弱真诚的人,总会拿出地图来告诉她长兴岛开发的新的利好消息,未来是光明的,虽然,那光线还照不进文琴的生活,虽然,文琴感觉,也许在这缕光明成形之前的某一秒,某种东西已经悄悄破碎了……

P4:

这是一对30岁患难夫妻和房子的故事。曾经,他们有过两套房子,却又在艰难的创业过程中失去了他们的房子,一切又回到起点。房子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云烟,倒是他们的爱,在这房子的得与失中获得了升华。

比房子更珍贵的,是相濡以沫

文/宁眉

曲浩买第一套房是在2002年,当崔敏从丈夫手中接过钥匙,在他鼓励的目光中打开房门的那一刹那,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他们的新家了吗?这是一套带装修的酒店式公寓,小小的整洁的房子,于他们已经是天堂。

过了一段平静的上班族生活后,曲浩和崔敏双双辞职创业。他们的公司很快就接到了一些业务,也挣到了不少钱。此时,曲浩注意到上海房价比上一年有了很大的涨幅,于是就又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一方面,他想改善妻子的居住条件,另一方面,他也敏锐地察觉到,买房将是一项不错的投资。

就在曲浩和崔敏搬进大房子不久,因为曲浩的决策不当,公司在两个月之内背负上了300万元的债务,这让刚成立一年的公司几乎陷入灭顶之灾。公司当时正承担着一个大项目,项目完成了,对方却拒绝支付酬劳。那边,曲浩和崔敏不断地被别人催债;而这边,他们想尽了办法催款,却讨不到钱,万般无奈下,他们只能打起了讨债官司。

没有想到,一场官司还没有结束,他们又要面临一场新的官司――曲浩把闲置的酒店式公寓以优惠价格卖给了公司一个员工,约定以“分期付款”的形式两年付清。但这年年底,这个员工却突然辞职,剩下的一半房款他也不付了!要想讨回剩下的房款,只有通过打官司。

两场官司,他们都毫无悬念地赢了,却赢得那么无奈,那么耗神。而且,打官司赢回来的钱,依然不够填满300万元债务那个“无底洞”。

公司得正常运营,他们还得不断地去应酬,以便能接到新的项目;他们也还得陪笑说好话,以应对讨债的人。每次只要手机一响,崔敏就无比紧张:不会又是讨债的人打来的吧,他们不会又用刻薄的语言来骂我吧……曲浩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一直以来,他都想给妻子富足安康的生活,但却把她带到了苦难的世界里。他向崔敏提出了离婚,他说,房子留给你,所有的债务都我一个人来扛,等到什么时候公司债务都还清了,你如果还是单身,我们再结婚,好不好?崔敏则哭着摇头,不好,不好。她一转身,把丈夫抱得更紧了。

就在这个悲伤的冬天,崔敏怀上了孩子,可是,刚刚确认怀孕一周后,她不幸流产……

接二连三的打击压垮了崔敏,在家的阳台上,她只有紧紧地握住栏杆,才能遏制住纵身跳下的冲动――她得了忧郁症。曲浩赶紧找来工人封阳台,随即又给家里每个窗户安上了“防盗栅栏”――尽管他们的房子在12楼,而不是2楼。只要他在家,他就不会让崔敏一个人呆着。崔敏看电视,他陪在身边;崔敏要用电脑,他就在她身边打电子游戏;崔敏要睡觉了,他也洗漱完毕,躺到她的身边。曲浩的悉心照顾带给了崔敏力量,也将她从无限的黑暗中一点点地拉了出来。

崔敏又回到公司,在他们夫妻的共同努力下,公司接到了新的项目。但和以前一样,他们的客户总是再三地拖延付款时间;而他们自己,仍然欠有100多万元的债务。

依然是无穷无尽的压力,崔敏为此而焦虑,寝食不安,曲浩再也不愿意妻子受这样的折磨了。他们夫妻俩,一个太温和善良,一个太刚强生硬,都不适合在商场打拼。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关闭公司,卖房子还欠款。想要尽快回到平静的生活,目前也只有这个法子了。

和卖上一套房子不一样,崔敏对告别现在这套房子充满了不舍。最后交房的那一天,她用目光最后扫视一遍已经不属于自己的“家”。她和曲浩为买什么样的地板大伤脑筋过,为家具的颜色争执过,也为终于找到一个和家具匹配的花瓶而兴奋不已过;也正是在这里,他们孕育了一个小生命,又眼睁睁地看着它刚萌芽便匆匆凋零……这所房子里,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两年,当然,也是刻骨铭心、相濡以沐的两年。

大门在身后“啪嗒”一声关上了,这个地方,从此与他们无关;而他们的创业,他们的公司,也终于告一段落了。

得益速上涨的房价,他们40万元买来的房子如今卖了刚好够还清公司的所有债务。半年之后,他们已经恢复了渴望已久的平静生活:拿到了客户拖欠的最后一笔项目款;曲浩在一家大型公司做主管,工作如鱼得水,等待他的是升职和加薪;崔敏除了处理公司歇业后的一些后续事务外,还在积极地接受精神科的治疗,她的健康已经日渐好转。虽然,他们暂时还没有自己的房子,但爱在,希望在,这便已经是属于他们的最好的时光。

80、70、60,悠关家事……

80后解惑:家不在大,有情惟坚

文/如果

有好几个80后的女生都托我帮她们介绍男朋友,要求是“可以结婚的那种”。所谓可以结婚,即是指有结婚意向、感情专一的有房男子。说完,有个女生问我:“你会不会觉得我虚荣呀?我也是没办法,没房子谈得再好也没法结婚呀……”

一个大龄男也在网上跟我诉苦,问我现在小姑娘为什么都那么现实,没婚房的连见面都不见,既然这样就让她找个大款,以后也不要埋怨老公花心,谁让她的眼里只有房呢!

更有甚者,已经订好了婚期的情侣们,因为男方未能履行买房的承诺,取消了婚礼,一拍两散……

厦门房地产联合网做了一个调查:如果一个男人没有能力独立买房子,你愿意同他结婚吗?结果显示,有60%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

如今,房子,成了都市年轻男女结婚前的一大门槛。尤其在上海,年轻小伙大学毕业后,即便是不吃不喝当个三五年神仙也买不起市中心一间卫生间,如果没有父母的经济支持,动辄百万的房子他们是断然买不起的。对此,女方能理解,但却不能接纳。

为什么?因为没有独立的住房意味着和公婆朝夕相处下的矛盾丛生,意味着自己父母埋怨女儿要求低没了身价,意味着周遭的朋友同事都会用一种惊讶兼同情的眼光看着你――很多时候,找一个无房男竟然成了一种自身无价值的体现。你或许可以标榜自己是爱情至上的单纯好女孩,但你得不到理解,如同做了好事还没人说好,这才是最让人郁闷的!

难怪房价再高还是有人买,只是苦了工薪阶层的无房男和美貌智慧并存的有房女,这两种人都是难结婚的,而他们之间又是万难凑成对的。所以,婚房,把很多适龄男女,甚至是恋爱中的情侣挡在了婚姻大门之外。

这俨然已不仅是个人婚姻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并且,这还将为若干年后的另一大社会问题――离婚率上升。

设想,五年或十年之后,如今的这批以有房为婚配基础条件的夫妻们,在经历了实际婚姻生活的种种摩擦后,基于当初相对薄弱的感情基础,其婚姻的稳固度相比同甘共苦成就的夫妻来说势必会弱,离婚的可能性必然增大。更别说离婚率的上升可能带来的社会隐患了。

因此,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房子和婚姻”问题不仅仅是个人婚姻问题,而是多层次的社会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讲,政府需要切实考虑这部分无房适婚男女的居住问题,出台类似廉租房的相应政策。另一方面,女孩子们对于婚房也要有个理性认识,不要拿房子的价格等价于自身的价值。毕竟,千金难换有情郎。

从古到今,房子和婚姻始终都是紧密相连的,这一点无可厚非。然而,房子不仅仅是单纯的一个建筑,而是家的象征。还是回到前面提到的那个调查,虽然有60%的女性不愿意和一个没有能力买房的男人结婚,但还是有40%的人选择了“愿意”和“再考虑考虑”。毕竟,房子可以通过夫妻两个人的共同努力得到;毕竟,家不大没关系,而惟有感情的支柱才能撑起这片天地。

上海“婚而有房”变迁三部曲

文/王啸海

如今80后一代年轻人感慨在上海买房不易,孰不知,多少年以来房子都是一个横亘在新婚夫妇之间的难题。

1950年代-1980年代:一房两隔

住房政策:产权公有,国家或单位集中建房分配给职工使用

关键词:福利分房 一房两隔

这个时期,想有房子住有两大途径:

一是等着房管所“分房”,首先是去房管所登记,然后就老老实实地等,期限谁也不保证,可能是半年,也可能是八年十年。

二是寄希望于家中“有房”,在当时的上海,有一间7平方米左右的独立婚房已“实属难得”,其余的则要发挥家中房子的潜力:利用老石库门房子3.6-3.9M的层高搭出一个阁楼;在人字形屋顶内部搭建阁楼,把瓦片部分揭掉开个“老虎窗”;在晒台上用薄木板加油毛毡搭个“房子”等等。

没房子的夫妻,只能和老一辈共处一室,中间用布帘子一拉,挤进两张床就是两个家庭了!到了晚上,任何动静都能被隔帘的耳朵听得一清二楚,尴尬逼仄的境遇可想而知。

1980年-1998年:单位福利分房

住房政策:准许私人建房买房,但绝大多数居民仍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

关键词:集资建房 福利分房 闪电结婚

政府鼓励有钱的单位参建工房、自主分配,但房屋到底如何分配大有玄妙。有没有分到房子,成了夫妻(尤其是丈夫)能力大小的表现。“明明大多数时候没有结果,可你还是天天盼。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送礼递条子的、拿着菜刀威胁的……”

在福利分房时期,特别是单位福利分房“末班车”时,很多人恋爱结婚都速战速决,谁拿到结婚证,就等于拿到了新房的准入证。爱情和婚姻,原本是和先开花后结果一样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过程,很有可能就因为一套房子而打乱了。

1999年至今:商品房和“啃老”

住房政策:结束福利分房,住房商品化市场化

关键词:商品房 自由置业 4+2模式

随着买房置业观念的普及,大城市的房市启动升温,从2001年开始,也就是80后这批人步入大学开始,上海的房价开始起步上扬。

一路高企的房价让很多人惊呼“买不起房子”,对于80后来说尤其如此!80后这代人,等到他们读完大学,恋爱结婚需要买房时,一般都已经是2006年了。动辄百万元的房子,让80后望之却步。70后的女性结婚还要求男方“有房无贷”,而到了80后这里,“有房无贷”似乎也已经成为神话了。于是,在爱的名义下,出现了一个折中方法,即“4+2模式”:公婆、岳父母出首付,小夫妻还贷。很多人讥讽80后“啃老”,这也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对话魏子

婚姻,需要“量体裁衣”的房子

魏子简介(+照片,由其本人提供的生活照):青年作家,山东沂水人,足迹遍及郴州、西安、郑州、济南、北京等地,做过记者、广告、培训。著有《房奴》一书、《出局》(年底上市)。

《现代家庭•生活》:

《房奴》这本书讲述了70后、80后关于房子、关于爱情、关于异乡生存的故事。你为什么会想到写这样一本书?能概括一下你所了解的房奴的基本情况吗?

魏子:

这本书,源于我身边一些朋友、同学的亲身经历。这批70后、80后,被“无房不嫁”等传统观念所束缚,同时深受“先买房,还是先结婚”、“嫁给房子,还是嫁给爱情”、“我们养房,谁养父母”等思想的困扰――这一切纠结起来形成了一张无形的网,影响着他们的爱情和生活。于是我写了《房奴》,里面有“凤凰男”也有“孔雀女”,有“月光族”也有“啃老族”,勾勒出了背负着房贷的这些人“真似蜗牛――内心柔软,表面坚强”的生活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房奴一族的处境往往比《房奴》里面的更为惨烈,有的甚至堪称“血腥”。买房之后,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有的省吃俭用,限制去超市、餐馆消费的次数;有的迫于还贷压力,不得不把房子高价租出去,自己租赁简易平房居住。

《现代家庭•生活》:

可惜,结婚必须有婚房的观念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否则先租房子住,等到经济条件允许了再买房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魏子:

居者有其屋,素来就是中国人基本生活的追求。很多人觉得,租房形同寄人篱下,缺乏那种实在的归属感。此外,中国目前的房屋租赁市场也不够完善,房东单方面变更租赁合同,一不小心就被“请出门”……不少漂在大小城市里的租房者都经历过类似的切肤之痛。

社会上还蔓延着一种心态:没有房子就意味着没有经济实力,没有能力,没有社会地位。这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人,使他们买房一味求“大”,求“地段好”,结果,超出承受范围的房贷左右了他们的生活。按照现行的银行房贷利息,23年以上的房贷,其利息已经超过本金的数额了,一辈子的时间,只为换取一套超出自己现实承受力的房子,这个代价未必太大。

《现代家庭•生活》:

“追逐房子”其实也不单单是购房者自身原因。近几年来不断飞涨的房价也给人一种错觉,房子只涨不跌,现在买肯定比将来买划算,许多人因此懊恼不已:“为什么当初不早点买房”。另外还有来自父母,尤其是女方父母的压力:他们不忍心孩子受苦,希望孩子住上宽敞的房子过上舒适的生活。殊不知,并不是所有的“有情郎”都是有钱男。

魏子:

所以父母们宁可自己省吃简用,也要把钱省下来补贴给子女买房,这就是现在通常所说的“4+2”买房模式。

每个人都想住大房子,都想拥有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即便如此,我仍然想对没有买房或者正打算买房的人们说,作为人生中可能是最大的一宗购物,买房应该量力而为,来不得半点攀比和虚假。房子是一个可以让我们遮挡风雨的小窝,舒适、温馨、空间够用就好。买不起房子先租房子,买不起大房子先买小一些的房子。

《现代家庭•生活》

你一定也认识一些没有房子但依然幸福的家庭吧?

魏子:

我认识一个70后的文学网站编辑,他们住在租赁来的一室一厅里,打理着妇唱夫随的人生。虽然时下的房价是“胡子永远比眉毛长的快”,但有一点他们夫妻很清楚:与其让嗷嗷待哺的房贷黑洞无情地吞噬他们的青春,还不如按部就班地做好事业和家庭理财,享受美满家庭生活带来幸福。我很羡慕他们这种理性的人生经营理念。

《现代家庭•生活》:

他们的豁达,应该来自于对“家、婚姻和房子”三者关系的清楚认识。觉得没有房子就不会有幸福的婚姻,那是混淆了“家”和“房子”的关系。家的概念很抽象,侧重精神层面,它是身和心都能得到休憩的港湾,是一个需要爱、理解、宽容的地方;而房子却是一个具体的物质化的概念,是一个安置婚姻、安置生活的场所。房子是为婚姻和“家”服务的,只把目光盯在房子上,却忽视了幸福婚姻和美满家庭的本质:相濡以沫、相扶相持、爱和被爱,就等于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魏子: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走进婚姻,就是组建了一个家庭,“家”需要爱情、亲情,但也需要有一所房子。没有房子的婚姻生活就像没有根的浮萍,颠沛流离,缺乏归宿感。从这一点来说,我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房奴反对派,希望生活得幸福,房子还是要买的。

既然这个时代决定我们做房奴不可避免,那就做一个快乐的房奴。做快乐房奴,首先要购房量力而行,不让每月的还贷成为“不可承受之重”;其次是以宽容、理解的心态相互包容婚姻中的冲突。毕竟,幸福的婚姻可以存在于陋室中,豪宅却无法绝对保证爱情和婚姻地久天长。

上一篇:宝宝的暑期后遗症…… 下一篇:要顺产,也要“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