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文化扶贫,促进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

时间:2022-10-09 04:12:05

重视文化扶贫,促进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

摘 要:扶贫不仅包括物质上的扶贫,更包括文化上的扶贫。在精准脱贫的攻坚战役中要对贫困人口进行文化、精神、智力、技术上的脱贫,既“扶志”又“扶智”,实现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文化扶贫;物质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小康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一、文化扶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

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就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双翼”,缺一不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致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巨大的贫困部分是由于他们的宿命论、他们的麻木和他们对于改变观念和制度、推广现代技术、改善卫生条件等努力的冷漠”,所以,精准扶贫要在经济扶贫的同时注重文化扶贫,要为贫困地区注入反贫困的精神动力,扫除“头脑贫困”的障碍。

2.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的原动力

我们的一些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成效不大,究其原因就是人们在精神上没有脱贫,文化欠缺,缺乏经济发展的远景规划,缺乏持续性发展的技术,缺乏加快发展的创新。所以,我们要在经济扶贫的基础上同时重视和加强文化扶贫,在给贫困山区项目、资金的同时,更要给他们以技术、知识和智力支持,为脱贫开发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保证精准脱贫的攻坚克难取得最大成效。

3.实现全面小康的思想保证

少数贫困群众在脱贫方面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等、靠、要”思想严重;更有部分群众无所事事,坐享其成,染上了任意消费、、吸毒等不良风气,加重了贫困程度。文化扶贫能帮助人民群众摆正脱贫致富的落后观念,变“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引导人民群众在物质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注重享受精神文化生活,追求健康文明安全的文化生活,发展自己的文化群,从而为精准脱贫的实现提供思想保证,与物质扶贫一起,共同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二、探索文化扶贫的精准之道

1.技术扶贫――扶在点上,扶在根上

要对贫困地区的发展资源进行科学调研,帮助贫困群众找到立足本地实现脱贫致富的经济资源;要深入挖掘贫困地区丰富的特色文化产业资源优势,帮助贫困群众设计依托文化实现脱贫的创业之路;要根据文化产业发展前景传授相关的文化发展知识和科学技术,促进贫困群众的主动脱贫;要对扶贫群众责任到人,实现一对一的帮扶,全程跟踪并负责技术的培训与辅导,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2.文化下乡――关注精神,享受生活

在精准扶贫中,文化扶贫与物质扶贫相结合,才能有效发挥扶贫“1+1>2”的协同效应。所以要发挥文化扶贫的协同作用,创新文化下乡工程,助推物质扶贫措施的落实和落地,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思想和文化生活水平。

要送思想下乡,宣传积极脱贫理念,帮助贫困群众摆脱“等、靠、要”等消极脱贫思想,积极投身主动脱贫致富的实践创新中;要送文化下乡,通过图书、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帮助群众摒除陈规陋习,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保证贫困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信息化建设,全面改善人们的文化生活环境。

3.教育扶贫――着眼长远,造福未来

要在政策上重视职业教育,要在资金上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精准制订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计划,要提高职业教育的助贫功能,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落岗能力,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家”;要促进职业教育与贫困地区的资源技术互补,采取职业教育技能实训基地与地区脱贫技术需求相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共助精准脱贫的实现。

精准扶贫关键是文化扶贫、智力扶贫,这是促进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的重要方式。只有在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才能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原动力,真正引领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参考文献:

[1]张世定.文化扶贫:贫困文化视域下扶贫开发的新审思[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6(2):61.

[2]张世定.对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工作的审视[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6(1):60-63.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研究 下一篇:基于游记主题挖掘与表达的旅游信息推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