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

时间:2022-10-09 03:16:11

中职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

【摘 要】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在青少年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中职生作为网络社会中的一个较大群体,他们既是网络资源的受益者,又是网络负面影响的受害者,他们在网络活动和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本文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的特点对中职生在网络中表现的各类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

【关键词】中职学生;网络;网络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随着网络对青少年生活的深入渗透,中职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已经和网络密切结合。相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中职学生更早接触社会、进入工作岗位,他们能自觉地去接触网络、认识网络、学习网络是件好事。网络信息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他们开阔眼界,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各类知识,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和创新欲望,令学生能够在进入社会前更多的了解社会现状。

然而,网络生活对中职学生学习生活正面影响的同时,中职生的网络生活中也存在着的不可忽视的负面问题,中职生网络生活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已日益暴露。不良的网络环境和网络生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通过对我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在此我将其中主要的危害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

在调查中,几乎所有中职学生每天都会接触网络。随着手机上网业务的普及,费用的降低,学生利用手机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上网,上课期间上网甚至逃课上网现象也已经十分普遍。同时学生上网所耗费的时间也很长, 有的学生甚至每次上网长达4-6小时。网络对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使学生极度迷恋,逐渐形成了一种对网络的心理依赖,挤占了课余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时间,甚至学习时间,使学生在上网与学习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二、个性、人格极端化

在问卷调查中79%的学生表示在网上填写的资料有真有假,与陌生人聊天时9%学生表示会说假话,14%的学生表示实话不多。作为网络参与者的中职生逐渐丧失了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判断力和参与意识,他们往往会混淆网上角色与现实角色,不能实现其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这两个不同的生活世界中的角色转换和行动协调,忘却自己的真实社会地位与社会责任,在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情景中交替出现不同的性格特征,网上网下行为缺乏同一性。

在问卷调查中认为自己在上网时表现的性格与现实生活中的性格有一些区别和完全相反的中职生比例占到了68%,认为自己在网络与现实中性格一致的学生只占18%。不当的网络生活对

上一篇: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结构层次之析 下一篇: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