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在电子测量技术教学中实践

时间:2022-10-09 03:10:45

项目教学在电子测量技术教学中实践

项目教学法是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从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出发,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例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任务完成教学过程,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企业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

1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1.1开展项目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开展项目教学是改革现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需要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多数是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检、生产工艺管理、设备安装维修、产品销售等一线岗位,需要应职人员有较全面的职业技能、较高的综合素质。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所开展的实践教学缺少与企业生产实际的联系,有些实践教学内容因教材知识更新跟不上生产技术的进步而显得陈旧落后,不适应实际生产需要。开展项目教学首先需要深入企业调研,以胜任电子信息技术职业岗位(群)需求为目标,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企业要求为质量标准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掌握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能,能根据不同的被测对象正确地构建测量系统和选择测量方法、正确制订测量方案和熟练操作测量仪器、正确采集分析和处理测量数据。通过技能实训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计量检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电子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1.3开展项目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项目教学有利于改变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现状。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项目教学法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项目任务的设计是基于企业生产过程的真实事件,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4开展项目教学是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的需要

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有赖于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作为项目实施的组织者,不仅要有扎实的技术能力、个人能力(乐于助人和善于交流、影响力认知能力、个人工作效力等)、领导能力、激发并运用团队潜能能力,更应该具备对这种教学方法的热情和兴趣。所以项目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2课题研究的调研阶段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完成完整的项目任务,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并发展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在设计《电子测量技术》课程项目任务时首先需要了解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职业岗位对《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知识体系要求是什么。带着这一任务,2009年暑假期间课题组成员深入我院校企合作企业“华冠通讯(江苏)有限公司”、“伟创力(苏州)科技公司”、“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进行调研活动。

2.1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体系

课题组人员参观了华冠通讯(江苏)有限公司SMT表面贴装生产线、产品组装车间、质量检测部门等,与企业生产质检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工程部、生产调度部门等人员进行课程开发座谈,了解生产工艺流程、质检流程,广泛听取企业技术专家对课程教学设计的合理建议,共拟课程教学大纲、构建贴近和满足实际应用能力需求的职业能力训练体系;召开我院在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座谈会,听取实习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感想,对学院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帮助审视以往《电子测量技术》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与行业企业的深入交流研讨,确立了以电子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检测工作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为重点,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情境设计入手,以职业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项目为载体,学生为中心,全面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设思路。

2.2基于真实生产过程开发课程项目任务

通过一系列的企业调研与分析,依据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质量检测工作过程,从中提炼出典型的测量项目任务,每个项目任务再分解为若干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的实施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重构后的课程教学内容分为6个项目任务,16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完成一个典型工作任务。

3实施阶段遇见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3.1实施阶段遇见的问题

在课题实施的初期,学生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一时还难以适应,具体表现是:

3.1.1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

在教学的初期,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对教师的依赖思想较严重,不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

3.1.2缺乏创造性运用专业术语进行表述的能力

语言组织能力差,不善于用专业术语描述项目任务完成的结果,参与讨论活动能力较低,团队协作主动性较差。课堂教学中不愿冒尖现象较普遍。学生在讨论或者回答问题时,总是担心答对了同伴会说出风头,答错了自己丢面子。因此课堂讨论活动难以展开。

3.1.3缺乏求异精神,创新意识不强

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创新意识不强,习惯接受教师的安排。

3.2解决的方法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职教学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积累,而忽视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和语言实践活动的开展,导致学而不用或不会用的学与用严重脱节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成员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一些相关的措施:

3.2.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专业教师在开展项目任务实施的过程中开展项目实施方案策划讨论会、项目小组技能竟赛、项目任务完成汇报演讲等活动,帮助学生克服羞怯、紧张、恐惧的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表达。

3.2.2创造友好、自由、安全的教学环境

教师对学生出现的语言错误保持高度的宽容精神,营造良好的交际气氛,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保持轻松积极的学习状态和交际愿望。

3.2.3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3.2.4优化组合教学方法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改革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变知识型、学究型为智能型、创新型。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引用了分层次教学法、互动开放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项目小组学习法、以赛促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提高教学效果。

4研究成果及推广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测量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为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从立项到结题经历了三年时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完成了重构课程教学体系,重新编制教学大纲,制作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的编写,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职业技能训练指导教材的编写等工作,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综合技能水平和学习成绩、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考试考核办法。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电子测量与仪器”精品课程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网址:)。“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测量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为专业课程教改成果在我院专业教学中已得到广泛推广应用,通过项目教学有效地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使学生的学习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上一篇:光纤通信的超高速系统及发展必要性 下一篇:风险投资中关系型融资管理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