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过”字当怎样讲

时间:2022-10-09 02:42:53

【摘 要】苏教版《选读》中《魏公于列传》一文,对“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中的“过”字课本注解为“过分。指超出常格的礼数”,笔者以为当作“拜访,探望”讲;同时,对课本及教参中其它注译存疑之处均发表管见。

【关键词】《选读》 注译 疑点

《魏公于列传》是《选读》课本中的一篇课文。文中有一句话“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前句加点的“过”字,课本注解为“过分。指超出常格的礼数”。似觉不妥。笔者认为此处“过”当作“拜访,探望”讲。试论如下:

从语意角度看。侯生对魏公子说:“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今天我侯嬴为难公子也够劲了。”那么他究竟是怎样难为公子的呢?当公子“亲枉车骑”“虚左”迎接他时,他是“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当看到公子“愈恭”时,又进一步提出“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照办了,他又“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侯生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观察公子的态度,看公子能否真正做到礼贤下士,所以当他看到公子“颜色愈和”“色终不变”之后,就“谢客就车”,跟公子而去。这一去,在侯嬴就是决定报效公子,生死以之!所以他明知按常理不宜在公子大宴宾客,众贵宾们等着公子举杯开宴之际耽搁,却故意去拜访朋友拖延时间,以试公子,可谓用心良苦矣。其实,与他后来对公子一片忠心以死相报助其成就救赵却秦之大功相比,这点儿“狂”、“傲”又有何不宜!

从语境角度看。“不宜有所过”的上下文中,“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今公子故过之”,“过客以观公子”,“臣所过屠者朱亥”等句中的“过”均应作“拜访,探望”讲。

从语法角度看。“不宜有所过”,这里包含一个古汉语中常见的固定结构“所+动词”,相当于名词性短语,这个“过”应当作动词“拜访”讲,而不是课本所注的形容词“过分”。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还发现《选读》课本及其教学参考书的译注有几处疑点,不揣冒昧,列举出来,请教于方家。

1.“二公命国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课本《鲁周公世家》)“筑之”文下注为“拾起稻穗。筑,拾。”而同页右侧旁翻译为“太公、召公命国人,凡倒下的大树都扶起培实土基。”两相比较显然是翻译正确合理而注释有误。

2.“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jú)]古代一种登山鞋。)《夏本纪》如是注。而在《河渠书》中类似的语句“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则注为“[桥(jiǎo)]同,登山所用的交通工具,如后世所用的‘肩舆’”。肩舆,辞海释为轿子。两句解释,孰是孰非?两句中的车、船(舟)、橇(毳)、(桥)应都是“乘坐”的交通工具。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一“木局”字,音jū,义为“走山路乘坐的东西。”综合起来看,应以《河渠书》的注解为妥。”

3.“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管仲列传》)教参译文为“下达的政令应当像水流的源头一样,必须能顺民心,合民意”,不妥。这样翻译,没有注意“下令”与“流水之原”为事与事比况,而非事与物比况。而课本注解为“[流水之原]流水起于高山流入平原。比喻政令顺适民情,自然畅通”就比较妥当了。

4.“贵轻重,慎权衡。”(《管仲列传》)课本将“贵轻重”注解为“实指重视经济的发展”,理由是《管子》有论述物资的聚散,盐铁山泽的开发,货币和物价的高低等的《轻重篇》。此说很牵强,文章这一段先论述后举例,所举的“伐楚”、“令燕修召公之政”、使桓公不背曹沫之约三件事,没有一件是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教参翻译为“他十分重视荣辱的选择,慎重地选择得失利弊”,符合文意。

5.“马童面之,指王翳曰”(《项羽本纪》)课本注为“转身背向项羽。面,背(向)。”将“面”反训为“背”,笔者孤陋寡闻,未见别的例证。例不十,法不立。这样的解释令人费解,教参译为“吕马童与项王打个对面,指给王翳说……”,既符合“面”字的古汉语一般用法,又符合文中所描述的情境。

6.“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项羽本纪》)课本注为“[非有尺寸]意思是项羽没有什么权势等作凭借。尺寸,喻微小的权势”,而教参译为“然而项羽并没尺寸土地可作凭借”,应以后者为妥。《六国论》中“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亦可作为佐证。

7.“背关怀楚”(《项羽本纪》)课本注为“指背约不让刘邦在关中称王”。此说,不能令人信服。“背”当解释为“离开”,如“背井离乡”,教参译为“(项羽)放弃关中,怀恋楚国”,符合句意,符合文中所述史实。《淮阴侯列传》中韩信与刘邦谈及项羽时说“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亦可为证。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景山中学。

上一篇:揭秘高考议论文写作的结构规律,催生满分作文 下一篇:《郑伯克段于鄢》中几个问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