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和三语习得的异同点

时间:2022-10-09 02:42:38

摘 要:在南疆,维吾尔族学校把英语作为一门课程来授课的时间不长。维吾尔族学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殊性随着国内针对少数民族的民汉双语教育和国外三语和多语教育等的发展而引起关注。对于南疆维吾尔族学生,作为第三语言的英语习得是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习得的发展和延续。本文以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和英语学习为例,讲述二语习得和三语习得的特点并分析其异同点为南疆维吾尔族学校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南疆维吾尔族学生;双语;二语习得;三语习得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4)02-0054-3 doi: 10.3969/j.issn.1006-2831.2014.01.015

南疆是维吾尔族主要聚居的地区。根据 2008年新疆统计年鉴,新疆2007年末维吾尔族总人口965.0629万人,维吾尔族人口的88.15%分布在南疆①。维吾尔族学生母语属于阿勒泰语系,他们的第二语言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而他们要学的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这些语言在句法和词性变化方面互相区别很大。所以阿勒泰语系说话者通过汉藏语系指导来学习印欧语系语言,不仅需要学习者对目的语有很大的兴趣和辛勤的付出,而且学习者需熟练掌握母语和具备较好的第二语言水平。所以研究二语习得和三语习得的异同点对维吾尔族学校学生学习汉语和英语有深刻的意义。

1 . 二语习得定义

二语习得有狭隘和广阔两种定义。二语习得狭隘的定义是:在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里,学习者把它作为非母语来学习,它有官方语言和公众认同的语言等社会功能(Rod, 1994)。学习这种语言的动机是,参与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所以二语习得在自然和非正式教育模式下发生。维吾尔族学生的汉语习得符合这种狭义定义。二语习得的广阔定义是:学习者第一语言或母语后的任何语言习得属于二语习得(Rod, 1994)。根据这个广阔定义,维吾尔族学生的三语(英语)学习也属于二语习得。它可以是在自然环境下,也可以在正式教育里进行。

二语习得有以下特点:

(一)显性或隐性学习

显性学习指通过各种记忆方法、策略和启发方式而实现表征系统的更为明显的过程;隐性学习指通过注意频率提示而理解结构的原始过程。二语习得通过显性或隐性学习,或者是通过两者的混合而发生(文秋芳,2010)。

(二)石化现象

当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到达某种程度或阶段时会感到停滞不前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之为石化现象,出现石化现象可能有内部原因像年龄、文化融合愿望的改变,学习策略、动机、自我管理意识等的不当等等;外部原因有语言输入和输出的不平衡、语言迁移、交际策略等(文秋芳,2010)。

(三)语言迁移

语言迁移存在于二语习得和使用的各个层面,并受制于环境、认知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是二语习得的重要特征之一(文秋芳,2010)。

2 . 三语习得定义

三语习得指学习者在其母语和已经掌握的二语以后习得的一个或者多个语言(Herdina, 2002)。在家使用的语言,在学校当作教授课程的语言和在学校当一门外语的语言都彼此不同的情况下会出现三语习得。南疆维吾尔族学生在家里使用母语(维吾尔语),在学校大部分课程的授课语言为汉语,从中学开始他们把英语当作一门外语来学习,这样就出现了三语习得情况。在欧美国家关于三语习得的研究不少,三语习得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如下:

(一)语言能力被看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无论受到哪一种因素的影响而加快或减慢都被二语习得研究者看成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而Herdina和Jessner从生物学原理证明语言习得是某些阶段加速或延缓的、动态的、非线性过程(Herdina, 2002)。

(二)任何一门非母语通过学习者不停地学习和使用而被掌握,要是不学习或不使用就会出现遗忘所学语言或感到吃力的现象,这个被称为渐进式的语言耗损(Cenoz, Jasone & Britta, 2001)。所以,语言需要保持,语言保持是三语习得的一个特点。

(三)三语习得者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之间还存在各种相互影响,这些因素因个人而不同,所以三语习得有个体差异的特点。

(四)三语习得者所学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语言可以被看作为各个都同时起作用的,一个完整的语言系统。所以我们不能把多语者认为其掌握语言在数量上有增加。一种新语言的增加会影响到学习者的整个语言系统,因为这新语言的增加会与语言系统产生新的关联和关系。所以这三种语言有互相的依赖。

3 . 二语习得和三语习得的异同点

无论是二语习得还是三语习得他们都是学习者掌握母语以后习得的语言,从某种角度上讲三语习得就属于二语习得的范围内(Rod, 1994)。母语和二语关系,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等属于二语习得的研究范围内,而三语习得的研究范围包括母语和二语对三语习得的影响,母语、二语和三语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这意味着三语习得比二语习得更为复杂。从认知意识角度来讲,二语习得和三语习得都通过显性或隐性学习过程来实现,而因为所具有的认知方面的优势,在三语习得中此过程更为成熟(Angelis, Gessica & Larry, 2007)。根据克拉申,对学习者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因素原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有个体差异,这种现象在二语习得和三语习得过程中都存在(Krashen, 1985)。在狭义定义内,在二语习得环境内,二语当作官方语言和被群众公认的语言,而三语习得环境内三语可能是或不可能是官方语言和被群众公认的语言。

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二语习得和三语习得都会出现停滞不前的情况,即石化现象。石化现象出现之前,因为先前习得语言的影响,正在习得的语言会有语言消磨和逆转。这种情况在三语习得中更为严重,因为三语习得中的三种语言关系更为复杂。在三语习得中会出现的更为严重的语言消磨和逆转现象引起习得过程的非线性,而在二语习得中,习得倾向于显现为线性。

上一篇:与众不同的冠军 下一篇:研训一体 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