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时间:2022-10-09 01:50:34

浅议中学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摘要】中学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起步阶段,物理教学生活化,能够提高物理教师的课堂效率。本文介绍了中学物理生活化的基本教学理念,提出了一些适用于中学物理的生活化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帮助中学物理教师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

【关键词】中学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学物理教学时,适当的融入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教学环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信心,提高中学生的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己的物理水平。

一、中学物理生活化的基本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中学物理生活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将枯燥的物理知识生动化,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达到学生物理活动生活化和教师教学生活化的要求;第二,中学物理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二、适用于中学物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1、物理教师应该组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虽然物理教材是十分有用的课程资源,但是它不是唯一可以利用的资源。新课标要求中学物理教师开发新的资源,挖掘与学生生活有紧密联系的物理知识。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感受和生活经历都可以是中学物理教师可以挖掘的课堂资源,只有将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上,才能真正的实现物理教学生活化。除此之外,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物理课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能够帮助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众所周知,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要想提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中学教师应该在物理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具体来说,教师应该按照以下三步巧设悬念和疑点:第一,教师应该在情境中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然后提出相关的物理问题;第二,教师应该利用自己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并对问题作出猜想,进而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建立新理论,用自己的方法找到可行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例如,当学生学习完《力的合成与分解》后,教师可以在物理课上拿一根绳子,在绳子中间系一个重物,然后,要求在学生在保持平衡的状态下将绳子拉直,学生们会发现不管怎么拉都不能将绳子拉直,此时,教师应该提出问题:绳子为什么拉不直呢?请用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个现象。再如,当学生们学完《重力的基本作用》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跳高的录像,学生们在观看的时候,会知道跳高包括跨越性跳高和背越式跳高,此时,教师可以问学生,这两种跳高形式哪个更简单些?学生们通过分析和思考之后,会发现这个问题可以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

3、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活素材,创设生活实验情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但是,很多物理教师不能够正确地对待实验教学,很多教师只知道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原理和规律,不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和应用情况,以至于学生无法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物理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给学生创设实验情境,具体来说,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器具、物品、材料,通过各种探究活动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情感需要和认知需要。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尽量在物理课堂上引导学生们进行一些生活小实验。

例如:当学生们学完磁化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块小磁铁和若干个一元的硬币。然后引导学生们用手捏磁铁,学生们会发现,磁铁的下端,会将小硬币串成一串。这个小实验十分简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磁化现象的理解。

再如,中学物理教师在进行离心教学时,很难用语言将离心现象解释出来,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塑料瓶制作一个简单的脱水筒,具体来说,教师应该用锥子或者类似的工具在塑料瓶的和瓶盖上弄一些小孔,并用小电机将轴连接在一起,将塑料瓶当成脱水筒使用。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准备好粘上水的布条。进行实验时,教师应该将瓶盖拧下来,然后将布条放入“脱水筒”中,,将瓶盖拧好,然后连接好电路,将开关合上,此时,脱水筒内的水滴会发生变化,学生们看到的现象就是一种离心运动。由此可见,创设一定的实验情境,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他们进行物理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布置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物理作业

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物理作业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布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开放性作业。生活中很多现象和物理知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比如雨后的彩虹、日食和月食,以及家用电器中的热学知识,教师在布置物理作业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自然现象,也可以让学生阐述家用生活器具工作的物理原理,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习题,引领学生走入生活化的物理世界。

结语: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现实生活,把抽象的物理知识用具体的生活现象表达出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物理知识在生活情境中出现,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和认知需要,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们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进而真正地使中学物理生活化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赵元举.生活化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启示[J].考试周刊,2013(14)

[2]王国强.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情境创设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6)

[3]何小莉.用物理的眼光看世界——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浅谈[J].考试周刊,2013(31)

上一篇:“植进策略”在教学中该如何把握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