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更好的阅读

时间:2022-10-09 01:49:06

如何指导学生更好的阅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千年古训,道出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读不破万卷书,就难以神速地写出好的文章。新课程标准也要求“真正让小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我们要想积极地开展多读书,读好书的活动,就必须抓住阅读课、课前、课余的时间,再加上教师的正确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读书重在激情,有道是“披文而入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最应该懂得要想使学生的情感受到好书的陶冶,就必须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什么将领带什么兵,喜爱阅读的教师,最容易带出喜爱阅读的学生。只有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营造一些良好的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我们在教学《嫦娥奔月》一文后,学生对嫦娥和月宫里的那只兔子十分喜爱,此时,我们就不妨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让他们去搜集中国古代的一些如《开天劈地》《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并加以阅读,他们一定会兴趣盎然。我们还可以组织班级读书会,利用小学生之间的学习伙伴关系,形成一种课外阅读的氛围,由教师或者学生推荐一本书,再统一集中在一个时间段进行阅读、讨论、交流,使阅读成为宛如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只要我们能充分营造好阅读的氛围,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使学生将阅读当作一种自发的、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

二、画圈划线批注,养成良好习惯

有些小学生读了好多书,加起来也有几十本,可一旦问及书的内容,他们大都印象不深,对其内容只是略知一二,这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读书时养成画圈、划线和作批注的习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这里所讲的画圈、划线、批注,就是让学生在读书时,要做好标记与批注。对书中的重点词语用“”标出,重要的句子用“――”标出,有疑问的地方用“?”标出,有感触的地方用“!”标出,同意的观点用“√”标出,不同意的地方用“Ⅹ”标出,小节用“/”标出,段落层次用“//”标出等,如果读而有感,感而欲发时,上面的标记就不能满足了,这时就需要批注,批注就是我们常说的批语、评论、注解、释义等,它可以评论其优点与长处,也可以批判其缺陷与不足。这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能增强读书的感受力,破解作者的思路,把握作品的内涵,训练表达的能力,提高写作的水平。对学生来说,有百益而无一害。

三、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可能在一条水平线上,一定是有高有低,质疑的程度也不可能整齐划一,也会有深有浅。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尊重学生是第一要务,要民主教学,鼓励为主。这样学生在讨论发言时,才会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才能大胆想象,随心所欲。比如,我在教学《小马过河》一文时,先让学生阅读,其中,一位学生读后,突然大声地问道:“老师,小马为什么问这个,问那个,为什么就不能亲自试一试?”这一问,引得全体同学的哄堂大笑,似乎在嘲笑那个同学:“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那个同学也满脸通红。但做为教师的我,并没有因为问题简单而冷落了那位同学,而是趁势引导学生:“你们遇到类似的事情如何做好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通过讨论,大家明白了:凡事都要亲自试一试,不要听信别人的片面之词,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须亲口尝一尝,只有自己经过了,才能得出真知。所以,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寓教于乐,使学生既对课文有了深刻的了解,又掌握了知识,教学的难点也随之迎刃而解了。

四、开展综合实践,搭建阅读平台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学生深入阅读的基础上,还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个平台,以展示学生阅读的成果,从而更进一步地引导和培养他们有选择地去阅读,并学会查找相关的资料,不仅要做到多读书,还要做到读好书、会读书,同时还要懂得如何把所读的书为我所用。只有这样,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是课本剧表演、手抄报比赛、散文朗诵、古诗词擂台、古神话演讲,也可以是读后感展评。总之,活动应五花八门,切忌形式单一,要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在活动中培养兴趣。但值得一提的是,活动必须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这样才会有促进。这样的活动,长此以往,必然收效颇丰。

五、推荐优秀读物,树立远大理想

任何一位语文教师都十分明白,课外阅读的目的,就是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帮助其深入地了解这个形形的大千世界。有一位哲人说得很好,他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和交流。”所以,要想让青少年健康成长,就一定不能离开优秀书籍的引导。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和学校的图书管理员紧密配合,向学生推荐一些既健康向上,又催人奋进的书籍,比如《激励小学生勤奋进取的励志故事》《一代伟人》《少年》等,以激励他们从小立志,勤奋进取,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宏伟抱负。这些书籍,在引导学生徜徉生动、精彩故事乐园的同时,更能给学生带来润物无声的启示,让学生领略成功的真谛。使他们学会坚强、积极、勇敢,从而在快乐阅读中健康成长。

总之,知识来源于实践,指导学生阅读的教学方法也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学生正确阅读方法的掌握与否,是检验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试金石。因此,我们决不能将语文阅读教学看作单纯的阅读文章,还应“授人以渔”,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阅读指导的目的。

上一篇:浅谈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 下一篇:浅谈幼儿教育的非智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