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民间文化活动类型分析及其特征

时间:2022-10-09 01:47:32

现阶段民间文化活动类型分析及其特征

[摘要]现阶段的民间文化活动,归结起来有五种基本类型,即纯娱乐型、亚娱乐型、亚封建迷信型、纯封建迷信型、当代时尚型。民间文化活动有五种基本特征,即传统性、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兼容性。

[关键词]民间文化活动 五种基本类型 五种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72-01

一、现阶段民间文化活动的几种基本类型

现阶段的民间文化活动,带有从20世纪跨越到21世纪交融的渐变特点,尤其是时代感较强的民间文化活动表现得更加明显。因为其时代社会环境、人们的生活水平、文化心理素质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民间文化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有的是传统文化活动的周期律动;有的则是外表文化与当地文化有机融合;还有的是用传统形式而赋予新的内容。归结起来说,现阶段民间文化活动有如下基本类型:

(一)纯娱乐型。民间文化活动中纯娱乐型的形式很多,但其最根本的就是活动主体参予某种形式,借助这种活动形式来达到娱乐的目的,不含主体赋予的其他内容。那么,如果在娱乐活动中,夹杂着其他内容,这种活动就不是纯娱乐型的了。纯娱乐型的民间文化活动应该包括一切不带评奖,不带比赛性质的活动项目,如演唱会、踏青、以及作为客体欣赏各类文艺演出、电视、电影的观赏等活动。

(二)亚娱乐型。纯娱乐型活动如果加上赌博的内容(这就是前面所说的附加色彩),就不是纯娱乐了。如果不是赢钱、赢物资的话,也带有一些心理赌博的性质,像打麻将、扑克、台球、象棋、套圈等,类似的活动就属于亚娱乐型。尤其是民间文化活动,其活动主体赋予它什么色彩,它的性质就会立刻产生变化。

(三)亚封建迷信型。这类的民间文化活动在民间的表现最为具体,也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是一种广泛性活动,尤其是在农村,它的行为结构外显为人情化、合理化或在某种程度上带有浓厚的感彩。这种类型的活动在农村往往大有市场,也极富传统性和地域性。就是说,这类活动以文化内涵为载体,以人际感情为基础,以封建迷信为内容在民间出现,禁而不止。

(四)纯封建迷信型。民间文化活动包含着腐朽落后的封建迷信活动,这是由于其活动主体多层次的原因。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在现阶段比比皆是,甚至一些被人们所早已唾弃的东西又死灰复燃并迅速蔓延开来,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影响了人们参加健康的文化活动。象农村中的巫医神汉,驱邪闹鬼,抽贴打挂等,都属于这一类活动。

(五)当代时尚型。广义上说民间文化活动还包涵着当代时尚型,诸如:网络游戏、电子激光游戏、动漫游戏及功能更加完备的3G手机,可以进行多种娱乐性游戏。还有迪吧等各类时尚消遣娱乐场所,这些活动以年轻人居多。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追求时尚的人将会更扩大化,有些较传统的娱乐形式可能越来越淡化了。

二、现阶段民间文化活动的基本特征

民间文化活动历史悠久,几乎有了人类,就有了民间文化活动,沿袭至今,其活动形式是多样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但归纳起来,它有传统性、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兼容性等基本特征。

(一)传统性。传统性表现在其活动形式和内容几乎已经固定下来并很少变化,如春节时的秧歌,花灯;端午节的吃粽子,龙舟比赛;八月节的赏月;七月十五的祭典活动等都属于这一类,它之所以很少变化,是由于这些传统活动早已在人们中间形成了被人们所接受、所承认的固定模式,如果有变化,也只能是活动规模与活动质量上的变化。

(二)民族性。各民族因风俗习惯不同,便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民间文化活动,如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歌圩,彝族的火把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侗族的三月三等等。

(三)地域性。“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全集》第2卷第294页)。这种稳定的共同体是以地域性为形成标志的。如东北地区的民间文化活动与西南地区的就大相径庭,即使东北地区的三个省份内的民间文化活动也有较大差别。因为这种地域性的民间文化活动也有较大差别,是以当地人们的文化层次、生活环境、地理位置不同来作为差别的。

(四)时代性。这就是我们所指的一个时期的时代特点,它必然要影响到民间文化活动,使传统与现代融合。如大秧歌中时有迪斯科舞蹈出现,并有电声设备伴奏。如果不融合时代性即现代性,必然有一部分民间文化活动会被逐步淘汰,起码得不到青年人的认可而失去原有的生命力。

(五)兼容性。现阶段人们的思维观念非常活跃,各国家、各民族的各种文化现象都可以接受或参予其中:如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等,西方国家宗教、民俗节日成为我国民间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成为兼容了外来民间文化活动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民间文化活动。

总之,民间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其间为什么混杂着那么多的封建迷信活动,这也给我们群文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为什么这种封建迷信活动与社会主义的民间文化活动一直存在着短兵相接的阵地争夺?这就是由于近年来群众文化消费需求量的增大,以及群众文化的供需失调,诱发了封建迷信活动的泛起。所以造成了群众文化的“正规军”与封建迷信活动的“游击队”相对抗的现状。再就是由于长期以来政治思想工作放松,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在群众文化热潮的掩盖下,出现了多层次、全方位等诸多概念,以致使各种层次的“文化活动”得以生存。经济上的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上的落后,思想上的愚昧。尤其是在现阶段,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如果形成强烈反差那将会酿成悲剧式的社会结构。

上一篇:公寓文化建设探析 下一篇:高师水彩画创作方法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