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自然 品味诗文

时间:2022-10-09 01:40:02

亲近自然 品味诗文

“大自然”与人力相反,它有着人力所不具有的独特魅力,这种魅力就是自然之美。如,“微风柔柔”“细雨丝丝”“泉水叮当”“落叶簌簌”等,还有“蝉鸣虫唱”“雁叫鸟鸣”等。可惜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离大自然愈来愈远,对自然的体会就愈加稀少,而走进大自然的意识却逐渐强烈。诗词歌赋、名篇佳作里,不乏自然美景的描写。那是因为作者徜徉于自然之中,受自然的启迪,才有如此之妙笔。所以只有亲近自然,才能更好地品味写景佳作。

一、自然之景怡人

大自然是简单内敛的,它如花蕾般静静地绽放;但又是慷慨热情的,它张开胸怀,热情拥抱每一个走进来的赤子。扑进大自然的怀抱,你会欣喜得无以言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惊喜?是悠然?是淡定?是怦然心动?陶渊明只能如是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不是“已忘言”,而是无需言,因为大自然会让人的心灵变得澄澈、洁净。“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还有什么比亲近自然更感到安逸宁静呢?古典诗文中,无处不在的春意美景,荡涤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心胸!“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张籍《入若邪溪》),“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再没有任何事物比春天勃发的生命更具影响力了。自然的魅力是无法抗拒的,它能够怡人性情。所以很多古文人喜欢游历山水,去亲近自然,净化心灵,从而也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作。东晋谢灵运喜欢游山玩水,写下了很多山水诗;陶渊明热爱田园风光,留下了许多田园诗。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之所以能异峰突起,与他们用大半辈子的光阴亲近自然密不可分。作家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色中,是一种巨大的享受。

一个热爱自然的人,会倍感自然之物亲切、有情。事实上,万物和人类本来就有共同的情愫。据科学研究发现,在一个环境优雅、有音乐声的地方,花草长得格外茂盛。相反,在一个尘土飞扬、噪音嘈杂的环境中,花草就显得无精打采。佛教里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大世界,它的变化与人情相通。春暖花开,秋高气爽,景色美好,人的心情也美好。“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也能顺从人意,适时而下。一个情感细腻的人,常常能听到自然之声,感受到万物之情。郁达夫在寓居北京时感受到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抒发了对北国之秋的爱。陆蠡看到了被囚禁的绿枝条的倔强,从中看到了抗日志士的倔强精神。朱自清在清幽、朦胧、柔美的月下荷塘前,自然生出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一个热爱自然的人,会从自然界获得无限的情趣,他们也就懂得了写景诗文的奥妙。

二、自然之声动人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阳光明媚,山色苍翠;幽静的山谷,回荡着悦耳的绝响。进入如此迷人的声色佳境,怎能不让人陶醉?古人称音乐的最高境界为“天籁”,“天籁”本意是自然声响。可以想见,自然之声更加动人。认真揣摸大作家描写音乐的诗文,不难发现,很多是用自然界的声响来形容音乐之声的。白居易写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何以如此?是自然界中沙沙的雨声、清脆的鸟鸣声、百花怒放声、小溪淙淙的流水声和冰块消融摩擦的粗粝声启迪了他。其实自然比音乐更动人心魄,音乐能传达出大自然的声响,却不能传达大自然的形象;音乐能描绘自然界的感情,却不能描绘自然界的色彩;音乐可以戛然而止,大自然却是永恒的。

三、自然之物达理

文学作品中常用象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芳草萋萋代表离别、伤感,黍麦青青是国家衰落的象征;大雁可以象征诗人思乡之情,燕子却能给人家的眷恋;甚至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等等,不一而足。那么,景物何以能承载思想感情?文学作品赋予事物情感,固然是作家情感色彩的体现,但人情物理也是相通相融的。家国有盛衰荣辱,草木同样有盛衰荣枯;人有悲欢离合,飞禽走兽未尝没有;太阳东升西落,人生何尝不是由初生到寂灭。所以,朝阳代表旺盛和希望,落日象征年迈和失落。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物,都有共同之处。松梅竹菊被誉为高洁的象征,正是与人有着共同之处:松树宁折不弯腰,梅花拒抗严寒的肆虐,竹子挺拔而又有节,不向秋风低头,像人一样不向权势低头,保持高贵的气节。景物在不同的诗人笔下,又具有不同的情感,甚至同一景物在不同的诗文中,又有不同的情感。流水一去不复返,可又浩浩荡荡,所以既象征无情,又代表无尽的愁情。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人情物情因共通的理而成就了诗歌。情由境生,景随情移。王国维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可知自然之物,含情达理。

自然界是一个大课堂,中学生应多到自然环境中去领略、体验、享受。很多学生只能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机械地背记名篇佳句以应付考试,对大自然的美妙一无所知,甚至把背记当作吃苦药。如果多听听水声、鸟声、虫唱声,把风声、雨声、读书声结合起来,岂不是其乐无穷!

上一篇:课堂教学教师如何做到有效提问 下一篇:“七绝”中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