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刍议

时间:2022-10-09 01:38:53

中职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刍议

我们从教学环境或学习环境理论出发,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确定以“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为实训室人文环境建设的主题,从物质、制度、精神3个层面,结合“知信行”的模式进行了人文环境这一“软环境”建设。

1物质人文环境

实训室物质人文环境属于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包括实训室建筑风格、装修、装饰、仪器设备的布置等。我们利用新校园建设的契机,对护理实训室的装修、布局最大限度地按照工作环境要求设计,也就是按照医院病房设计病室、护士站、治疗室等。空间的装饰也要模仿医院的真实场景,设备陈列尽量模拟病房,给学生以真实的感觉,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

2精神人文环境

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方面。我们在实训室建设中主要从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人际关系和集体舆论上设置符合护理专业职业道德标准的运行和管理模式。一方面采取名人名言、图画上墙来体现“立德立志,善学善能”的校园文化和“扶伤济世,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的医院文化[3];另一方面从学生礼仪、语言、服饰、沟通能力以及实训教师的真实工作情境的构建出发,尽可能按照医院工作过程来组织实训教学。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就像一位体贴入微的护士,呵护、关爱病人,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模仿中得到提升。总之,要使学生一进入实训中心,就能得到良好的精神熏陶。

3制度人文环境

制度人文环境是实训室的内在机制,是实训室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为了使实训室安全、正常、可靠运行,我们制订了一系列实训室管理制度并悬挂在墙上,比如在进门大厅悬挂“护理实训室管理制度”,在实训室内有各种实训操作规程。随着各种制度的落实和推行,使护理专业学生的行为逐渐由他律变为自律,并逐渐养成职业习惯,养成护理制度文化的自觉性。学生进入临床实训室的服饰、礼仪都有严格规定,实训室设有专门的穿衣镜,保证学生着装规范进入实训室,大厅、走廊悬挂我校学生穿着各式护士装的照片,增加了学生对白衣天使形象的好感,认识到护士的形象是美丽的。每一实训操作均以案例形式出现,配有标准的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操作后嘱托的规范语言。让学生在这样的规范流程中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练,再到融会贯通,熟能生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使学生在重复中形成习惯,最后变成一种内化的职业习惯。

4讨论

目前,各职业学校都非常重视实训基地建设,但由于缺乏规范适用的建设标准,存在诸多问题。笔者通过一年的实践观察认识到:部分实训仪器设备可以多项操作,完全可以相互使用;同一年级教学进度相同,相同实训内容同时上课时,可将实训设备在实际运行中适当错开使用;分别授课一学期的两门相近的专业课(见表2)完全可以错开进行,设置共用实训室,一名实验员岗位,达到物尽所用,人尽其才;运行中应加大实训基地开放力度,建立先进、有效、实用的实训基地开放机制。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弥补实训学时的不足。一流的校内护理临床实训基地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环境,它有利于熏陶和影响护理专业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对培养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满足整体护理要求的复合型护理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郑小波 单位: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

上一篇:舒适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体会 下一篇:计算机在数学教学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