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07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时间:2022-10-09 01:25:07

聚焦2007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前后历经两年,几经易稿,争议不断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以下简称新《目录》)终于尘埃落地,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10月31日第57号令予以全文公布,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2004年11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4年修订)》同时废止。

调整政策

新《目录》为外商投资提供新的指导政策,是今后外商投资管理和鼓励类外商投资适用有关优惠政策的依据。在贸易顺差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外资并购门槛在不断提高,政府引进外资政策的调整思路正逐步明朗。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新《目录》在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减少顺差方面体现了渐进式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指导方针。新《目录》发出明确的信号,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传统制造业不再鼓励外资

新《目录》强调,在制造业领域,今后将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制造等产业。在服务业领域,新《目录》在全面落实我国加入WTO承诺的同时,积极稳妥扩大开放,增加“承接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等鼓励类内容,并减少原限制类和禁止类条目。同时,对一些国内已经掌握成熟技术、具备较强生产能力的传统制造业不再鼓励外商投资,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条目适用于外商投资项目。

重要矿产不鼓励外商投资

新《目录》在引进外资方面,鼓励外商投资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可再生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鼓励外商投资资源综合利用,《目录》新增了相关鼓励类条目。对我国稀缺或不可再生的重要矿产资源不再鼓励外商投资。一些不可再生的重要矿产资源不再允许外商投资勘查开采,限制或禁止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外资项目准入。

调整单纯鼓励出口政策

针对我国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快速增加的新形势,新《目录》中,国家将不再继续实施单纯鼓励出口的导向政策。通过适当增加进口,有助于平衡中国的国际收支,加大对高新技术、高新设备的进口,促进中国企业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的提高。此次修订,在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不再列入仅“限于中西部地区”的条目。凡属于需鼓励外商投资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在下一步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指导目录》时统筹考虑列入。

调整相关条目维护经济安全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冲击,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经济优势的压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日渐突出。中共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要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因此新《目录》中对部分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和敏感性行业,持谨慎开放的态度,适当调整相关条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在房地产领域,土地成片开发,高档宾馆、别墅、高档写字楼和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经营,房地产二级市场交易及房地产中介或经纪公司进入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在金融领域,寿险公司外资比例不得超过50%,证券公司(限于从事A股承销、B股和H股以及政府和公司债券的承销和交易)外资比例不超过30%,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外资比例不超过49%。

“蝴蝶效应”

“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有专家认为,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国,刚刚的新《目录》将带来一场“蝴蝶效应”,对今后数年外资在华的投资方向和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短期来看,新《目录》的推出可能导致FDI的流入数量有所降低,部分外资将流向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不过,这对中国整个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有限,因为外资占投资的比例仅为3.8%左右。而出口方面则将受到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不会是快速的直线下降,而是会有一个逐步渐变的过程。以往国内吸引的FDI是通过引入国外资金投入技术含量并不高的加工贸易或者制造业,利用国内的低成本要素形成出口,从而维持经济增速。虽然最初曾经为拉动中国GDP的快速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但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日益面临转变,这种以出口为导向的固有模式已经给国内经济发展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不难发现外资在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经济发展结构性问题的产生。2005年和2006年FDI不增反减,分别同比下降0.5%和4.06%,加工贸易和制造业失去了对FDI的强劲吸引力,FDI的持续增长需要新的主题。

一位投行人士告诉记者“之前曾有耳闻,会在外资投资房地产方面增加新的内容,所以也算是意料中事。”但即使如此,此次新限制内容的增设,仍给外资企业扔下了一颗不大不小的“炸弹”。虽然商务部部长“两会”期间以一种甚为积极的姿态表示“外资通过并购形式投资中国是一个重要方式,也是一个好的方式”,但种种迹象表明,外资并购门槛在不断提高,刚出炉的新《目录》及系列措施将进一步收紧。对于某些外资基金而言,出于风险考虑,其投资策略会在设立之初便予以限定,如重点关注成熟物业的收购。因此对于这部分基金来说,势必会受到影响。一外资基金的负责人坦率表示,“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希望不会影响到项目操作吧。”

众说纷纭

新《目录》有些内容含糊不清,对限制内容难以把握是市场中普遍存在着的心态。“关于房地产二级市场的准确概念界定是必需的。”仲量联行亚太区总监陈立民认为。按照一般理解,二级市场房地产即指商品房首次进入流通领域进行交易而形成的市场,同时也包括了土地二级市场。“二级市场交易方面的‘限制’,是指开发商的卖房过程,还是指收购过程?抑或是购买之后进行持有或出租的限制?这都是需要确定的。”陈立民分析说。

一位投资界人士表示,尽管“两会”期间关于外资并购的争论再一次吵了个热火朝天,就算新《目录》收紧,但敏感并谙习迂回战术的外资基金,仍然有可能绕道而行。据悉,截至今年2月,来自摩根士丹利房地产基金、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美林国际等国际房地产公司对国内房地产业的投资已达到了42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我国关于限制外资并购房地产的许多政策与条令并未能像想像中那样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国内日前也出狠招限制外资并购。根据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正在酝酿的一项新举措,一旦外资收购交易被裁定危及美国国家安全,相关外国企业可能面临高达数千万美元的罚款。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无疑进一步加大了包括中国公司在内的外资机构收购美国企业的难度。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夏业良教授呼吁,“进一步提高资本自由度是必需的,但要小心两头落空。”他所谓的“两头空”,是指民营银行等国内融资渠道没有长足突破,限外令也未能限得住汹涌而来的外资,倒是美国等国家的限外令把中国企业拒之门外。现在围绕外资并购的争论陷入了一个误区,即不是以企业与投资个人为主体,而是以政策为主体,甚至情感因素占上风,这些都是不理智的。外资并购事宜固然重大,但不能忽略了民间融资这一块。政府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应注重民间融资手段及方式的创新,“千万不能忽视了民营银行这一主体”。

新《目录》了,但不可一发了之。在GDP的诱惑下,一些地方为了引进外资,可能会不顾浪费资源、能源,不顾污染环境的现象,不惜低价出让土地,以税收优惠条件来引进外资,怎会顾及到行业、产业的限制呢?所以应紧盯住地方政府的执行情况,确保新《目录》落到实处。

上一篇:输欧纺织品制度明年起“更新换代” 下一篇:铁矿石涨价无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