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二级热网换热站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时间:2022-10-09 12:26:35

浅析二级热网换热站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摘 要:每逢冬季,每当用户抱怨室内温度过低时,往往不一定是一级热网供水温度不够高,而是二级换热出了问题,不能将热能更好的输送给每个用户,针对这个情况,我从二级网换热站施工中的人员组织安排,机械组织安排,施工材料的进场检验及保管,施工方法的合理性,施工环境的协调等几个关键因素,做个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人员组织;机械组织;材料组织;施工方法;环境协调配合

中图分类号:X79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二级热网换热站承载着一级网热量交换给二级网的关键任务,所以换热站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二级网供给用户质量的好坏,换热站施工不仅仅是设计图纸的先进性和合理性,施工的方法和质量也同样影响着换热量的大小。

2 施工中组织机构的建立健全

2.1 工程施工伊始首先应该制定组织目标,针对工程特点一般设立如下几个目标:进度目标、成本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文明施工目标、合同目标、服务目标等。

2.2 为实现上述管理目标,需要组建项目经理部,从组织上保证该项目各项目标的实现,首先要选派懂管理、懂技术、有责任心、经验丰富的建造师担任工程项目经理;选派技术过硬的高级工程师或工程师任项目的技术负责人;选派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工程师任该项目的专业工程师;选派责任心强、施工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任该项目质检工程师;选派施工经验丰富,对材料管理技术过硬的工程师任该工程的材料负责人;选派责任心强,工作细致的馆员任该工程的资料员。

其次要建立项目组织机构,建立成本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进度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一个工程的组织机构的合理与否,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命脉,组织机构是核心决策的关键,因此,一个好的合理的、行之有效的组织机构对一个工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再次,应该进行上岗工人的岗前培训,做到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开工前进行设计图纸交底,施工交底。

最后工程应推行项目管理法,签定内部工程承包合同,落实经济技术责任制。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罚,这样才能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3 施工中机械的组织安排

根据工程特点选用合理的施工机械,合理选用机械数量,对于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进行持证上岗。施工机械设备是指施工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械设备,包括运输设备、吊装设备、操作工具、测量仪器、计量器具以及施工安全设施等。

4 施工材料的进场检验及保管

4.1 工程的季度和月份施工生产计划应由施工安全科根据质量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的总体部暑进行分解编制,确保工程总进度计划的全面实现。

4.2 开工前,技术质量科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图纸及资料进行审查,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填图纸会审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报设计或业主处理。

4.3 技术质量科负责控制在用计量器具的合格率,保证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4 施工生产全过程中,由各施工责任人员或责任部门对过程参数和产品质量特性进行监视、控制,施工过程实施施工人员自检,过程交接检验、质量检查员专检的专业试验机构的检验和试验,确保工程实现质量计划规定的质量目标。

4.5 不同物资的搬运应采取适当的搬运方法和措施,一般物资由供应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大型超限设备或特殊物资由技术部门制订搬运方案,生产部门组织实施;在搬运中,应注意保护产品标识和有关检验、试验状态标识,防止标识丢失或损坏;建立适当的仓库,根据施工所需物资的数量和贮存要求分区同窗存,对有特殊要求的物资必须按其贮存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5 施工方法的合理性

针对不同的工程应该编制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施工方法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法,应该针对具体工程编制详细的分部分项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施工组织设计针对特别重要的、技术复杂的,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的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其内容具体详细,可操作性强,是直接指导分布工程施工的依据。一般编制分部分项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分析;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各项资源需求量计划;技术组织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施工措施;作业区施工平面布置图设计。

换热站设备及管道安装关键施工方法为设备安装及管线安装。

设备安装分动设备及静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前应对设备基础进行验收,验收应按照规范《设备基础尺寸和位置的质量要求》(GB50273-98)进行,设备基础验收合格后,应该按照设备安装标准GB50275-98、GB50231-98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应该进行单体试车,设备配管结束后进行联合试车,试车分为无负荷试车和有负荷试车。

换热站管线安装一般管材均为碳素钢无缝管或螺旋管,所以管线安装中管线分为管线组队、管线焊接,管线安装和管线实验几个步骤进行,其中管线焊接为关键工序中的重点部位,因为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及维护情况。

6 施工环境的协调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现场自然环境因素、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和施工作业环境因素。

工程将依据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对现场进行管理,同时配备相应的资源,预防污染,节能减废,力争达到施工与环境的和谐,创建环境保护工作先进现场。

整个施工现场分为施工区与生活区,由彩钢板分隔。施工区地面实现硬铺装,保证地面无积水、无泥土。生活区的人行道铺装步道板,生活区空地设置花池,其余地面均铺种草坪,形成花园式的职工生活之家。职工食堂禁止使用原煤或木拌生火做饭,改用液化气、电蒸锅等。

工程中将重点控制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废弃物管理和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等。在制定控制措施时,考虑对环境影响的范围、影响程度、频次、社区关注程度、法规符合性、资源消耗、可节约程度等。

结语

总之,二级热网换热站设备及管道施工质量的好坏由多方面原因构成,管理是关键,人员,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法、组织、协调、环境是施工的质量控制点,只有各个方面齐抓并进,才能建好一个优秀的二级热网换热站,才能使千家万户有一个良好的冬天采暖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思莹.集中供热管网热力工况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上一篇:浅谈机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下一篇:金属挤压加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