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才教授医案二则

时间:2022-10-09 12:17:41

1 活血通络理筋整复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

吕某,女,8岁,2009年9月22日。颈部向左侧偏歪伴疼痛40天。初诊:患者40天前因游泳时,头部右转使左侧顶部入水拍打所致,左侧项肌疼痛,转头不灵,休息后不能缓解,特来就诊,刻下症见:颈部向左侧偏歪,转侧不利。左侧颈部疼痛。无头痛、头晕,纳眠可,二便调。查体:颈椎向左侧弯曲。C1双侧横突压痛,头向右侧旋转时,左侧胸锁乳突肌紧张,并牵涉性疼痛,颈椎左旋(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涩。颈椎正侧位片:颈椎弯向左侧。寰齿关节左侧间隙较右侧增宽。此由跌扑损伤,致局部瘀血内停,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则部痉挛疼痛,外伤使颈项关节错位,则头向一侧偏歪,活动受限。中医诊断为关节错位,证属瘀血痹阻。西医诊断为寰枢关节半脱住。治宜活血化瘀,理筋整复,调整关节。操作:①用衮、揉、点、按、拿,膊运等手法放松颈项部肌肉以舒筋活血,并点按颈项部及上肢部腧穴以通络止痛。②钩操左侧寰枢关节,缓缓拔伸颈项部,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做颈项部旋转扮法,先向右侧,医者左手在下以拇指顶按住凸起的棘突向对侧推动,另一手在上推其侧头部向右侧旋转至最大限度,反复抻展至手下有松动感,左手掌跟稍发瞬劲,可闻及弹响声,患者自觉症状明显缓解,再向左侧旋转扮法,然后推擦颈项部,拿三肩,搓抖上肢,提拿肩井。

二诊(2009年9月30日):患者自觉左侧颈项部疼痛减轻,仍感转头不灵活。查体:颈椎生理曲度正常存在,活动度正常,左侧寰枢关节触压痛明显,余(一)。治疗方案同前。嘱减少颈部大幅度活动,避免受凉。

三诊(2009年10月12日):患者自觉无颈项部疼痛,无转头不适。查体:颈椎生理曲度正常存在,活动度正常,左侧寰枢关节触略压痛,余(一)。颈椎x片:寰枢关节齿突与两侧寰椎间隙基本相等,颈椎椎体排列整齐,无侧弯。推拿治疗方案同前,以活血通络止痛为主,颈椎关节微调手法为辅,以巩固疗效。

按:寰枢关节半脱位多见于儿童,由于颈椎寰枢关节的方向接近水平位,同时也是椎体间活动度最大的关节,故其半脱位临床较常见。临床表现为特发性斜颈,颈部僵直,疼痛及活动受限,结合第一、二颈椎张口位x光片特征可诊断。治疗上先以点、揉、拿、捏等理筋手法放松颈部肌肉,以缓解肌紧张,再行仰卧位旋转整复手法:患者仰卧位,使患者颈部呈后仰状态,术者以右手托起患者颈部,以左手拇指压住第二颈椎病变节段棘突部位,右手紧贴下颌部,双手顺势旋转颈椎至颈部紧张感,左手掌跟稍发瞬劲,可听到“咔嚓”声,同样整复左侧。王老师认为:颈椎扳法整复时,颈椎姿势不同受力节段亦不同,发力时力由上向下传递,传递过程中,手法应力首先会冲破病变部位处的病理性约束力,从而使病变颈椎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痉挛、粘连、交锁与失稳状态得到矫正。注意事项:对病情较重或病程较长的患者,由于其颈段肌肉整体处于紧张状态,需多次放松颈部软组织后整复,不可勉强整复,不可蛮劲操作,如出现严重脊髓压迫患者应慎用手法整复。

2 活血行气聪耳通窍法治疗暴聋

王某某,女,50岁,2009年10月16日。左耳暴聋近1月。初诊:患者1月前出现左耳暴聋,原因不明。刻下症:左耳发闷,听觉明显下降,姿势变化时,时有眩晕发作,睡眠少,工作紧张时症状加重,纳眠可,二便调。查体:双耳廓对称,无畸形,双耳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元红肿,左耳骨膜内陷,色泽差,无充血,右耳骨膜正常。舌淡,苔白腻,脉弦。耳听力报告示:左耳听力损失100分贝,右耳10分贝。颅脑及颈椎MRI平扫示: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少泽,缺血变性灶;左侧乳突炎症;C5-6椎间盘突出。中医诊断:暴聋,证属气滞血瘀。西医诊断:暴聋。操作:①常规头面部操作。②推揉背部膀胱经腧穴,重点点按肾俞。③按揉耳周胆经腧穴。4.指振听官穴。针灸治疗:取左侧(听宫、翳风、外关、阳陵泉)、双侧肾俞、百会。行禅针法,持续行针不留针,每穴约1分钟。

二诊:(2009-10-27)患者自觉左耳发闷,听力较前改善,汽车鸣笛时,可听到“丝丝”声,时有眩晕发作,睡眠少,工作紧张时病情加重,纳可,二便调。推拿治疗:指振耳周,以听宫为重点,病人无明显特殊感觉,行耳拔法后,再次指振听宫,患者逐渐听见类火车声,后一手指堵塞耳道,另一手指振耳后高骨,以通过骨传导来刺激耳蜗神经。针灸治疗:取左侧(听宫、翳风、外关、阳陵泉)、双侧肾俞(意为肾开窍于耳)、百会(向左侧斜刺)针刺听宫时行弹拨法。

三诊:(2009年11月6日)患者自觉左耳发闷,听力较前改善,汽车报站及高压锅放气时,可听到“丝丝”声,时有眩晕发作,睡眠少,纳可,二便调。耳听力报告示:左耳听力损失70分贝,右耳10分贝。推拿治疗:缠推、指振耳周、听宫,指振时,可清晰地听到火车“答答”声,王老师认为以前听不到声音为骨传导较差所致。针灸治疗:针刺穴位无变化,针刺听宫时,使用轮弹法(拇指与食指及中指高频率来回对拨)。

四诊:(2009年11月13日)患者自觉公交车报时,声音较为清楚,近距离交谈时左耳有感应,但听不清楚具体内容,白天耳闷感觉基本消失,劳累及天冷时偶有耳闷感觉,无头痛头晕,夜眠略差,纳可,二便调。推拿治疗:一手指压住翳风穴,另一手指缠推听宫穴。针灸治疗:针刺穴位不变,针刺翳风时针尖朝向耳道,针刺听宫时,使用轮弹法,患者痛胀感明显,针刺外关时,患者自觉针感向上下传导。针灸治疗:针刺穴位不变,针刺翳风时针尖朝向耳道,针刺听宫时,使用轮弹法,患者痛胀感明显,针刺外关时,患者自觉针感向上下传导。针刺穴位增加双侧(风池、三阴交)以改善睡眠。考虑近来气温骤降,患者耳部血液循环较差,故出现耳闷,嘱患者围围巾,戴帽子,以使耳部保温。

后患者因其他原因停止治疗。

按:本案患者为暴聋,西医认为突发性耳聋与听神经损害有关,表现为语言识别能力降低,治疗上应改善内听动脉循环,增加神经营养支持,稳定听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通过针刺提高神经细胞兴奋性,增加传导速度,提高听灵敏度。中医学认为突发性耳聋由于风毒之邪攻窜耳窍,肝火上逆,气滞血瘀所致。通过王国才老师特色推拿手法一指针听宫及禅针法,通过外力作用于耳部及其周围和远端腧穴,激发和引导经络系统达到清热祛邪,活血通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并可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耳部血流,及组织灌注,改善耳蜗感觉器官的供血,供氧及内耳循环,使听力恢复。

上一篇:PBL教学法在《推拿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疗效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