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幼儿期语言教育,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时间:2022-10-08 10:37:57

抓紧幼儿期语言教育,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摘 要: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人们进行交际的有效手段,同时还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接受知识的必要桥梁和基础。众所周知,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飞跃期,可塑性很大,而他们的思维也从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这就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把握幼儿期语言发展的最佳期,及时发展幼儿语言,促进幼儿积极思维,使幼儿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使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那么,如何使幼儿尽快突破语言关,开启思维的马达,在人生的航程中,扬起学习的小风帆,驶向那知识的海洋,针对幼儿期的年龄特点,抓紧一日活动的几个环节,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从而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语言教育;欲望;游戏

一、从晨间接待入手,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

小班幼儿初离开家庭,对幼儿园和老师感到很陌生。开学初,有些幼儿整天缄口不言,老想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别的话都不说,很多老师无从下手。因此,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就利用每天的晨间接待活动时间,非常热情友好、亲切、面带笑容地接待幼儿,尽可能地采用弯腰蹲下的姿势,以便于与幼儿进行目光交流;用前倾歪头,亲切地笑着与他们进行简短的对话交流:“谁帮你梳的辫子呀?还扎了这么漂亮的花!”“脸洗得这么白,是自己洗的吗?”“这件衣服谁给你买的呀?这么好看。”这样来启发他们说话,与老师交谈,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引导他们主动向老师问早、问好;引导他们参加有趣的游戏,以愉快的心境开始新的一天,有时可把坚决不开口说话的幼儿拥入怀里有意识地跟他们说话。注意对发音不正确、说话困难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提一些他们熟悉、乐意回答的问题,如:“今天谁送你来幼儿园的?你是坐车来的,还是走路来的?你在路上看到了什么?你喜欢玩什么玩具等。”通过这些与幼儿交流谈话,与幼儿建立了一种互相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关系,体现教师的慈爱、了解、等待、帮助与指导,幼儿感到安全、温暖、宽松和愉快就会主动亲近与接受,充分发挥潜在思维,从而想讲、爱讲、敢大胆讲。

二、在一日活动中,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

初入园的幼儿对幼儿园生活怀有畏惧感,有的幼儿在午餐吃饭中吃不下,午睡时睡不着,更别提积极主动说话了。教师应与保育员密切配合,在生活上对幼儿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指导,适时给予一定的帮助。例如,幼儿上厕所时,教师或保育员要跟随并注意观察,对不会脱裤子的幼儿要及时教他们如何脱裤子、穿裤子。吃午饭时,对不会拿调羹,不懂自己舀饭吃的幼儿,值班老师和保育员要耐心地教他们如何拿调羹吃饭,对食欲不好的幼儿可以与他们进行简短的对话,给幼儿讲讲菜的名称,味道,吃了有什么好处,喜不喜欢吃?吃饱了没有?要不要再装点吃?这样与幼儿对话,慢慢地解除了他们的焦虑心理,觉得跟老师、阿姨就像跟爸爸、妈妈一样安全、可靠,消除了他们的忧虑情绪,使他们愿意和老师说话。

三、在各领域教学中,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幼儿的语言,并注意随机教育

在各领域教学中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的语言。例如,可在主题活动中教幼儿说话。我们班有两、三个幼儿来园一个月了,仍然不肯开口说话,连点名时一个简单的“到”都不肯说,甚至在自由活动时,被同学打了都说不出谁打了他,只会用手指。我就进行主题活动课“我的新朋友”教学。通过多次做击鼓传花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大胆地介绍自己的名字、性别、爱好等,这样促使幼儿慢慢说话;还可在语言活动中,让幼儿学说各种动物名称,人物名称,事物名称,教他们学习故事的人物对话,动物对话,学习它们说话的表情语气,如何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何说一句完整的话,多对幼儿进行故事表演和复述故事的训练等。在社会、科学、音乐、艺术领域中亦如此。

小班幼儿的认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无意活动占优势,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在各项活动中,抓住教育契机,随机应变,因势利导,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想,大胆地说。有一次,我正按教学计划开展计算活动,教室的玻璃上站着一只美丽的花蝴蝶,原本静止的蝴蝶突然动了一下,小朋友都急忙转过脸去看蝴蝶,怎么办?我连忙走过去捉住蝴蝶,因势诱导,让幼儿认识蝴蝶有着美丽花纹的翅膀,认识蝴蝶的触须,数一数蝴蝶有几只脚,整个教室安静极了,孩子们睁着圆圆的眼睛看着蝴蝶。这时我说蝴蝶喜欢到外面采花粉,接着就把蝴蝶放开,让幼儿观察蝴蝶飞舞的样子,并教幼儿学习词语“蝴蝶飞舞”。后来,在教秋天的儿歌时,有形容秋叶飘落的句子:“好像蝴蝶在飞舞。”不用我多解释,以前蝴蝶飞舞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幼儿脑海里,他们很容易就理解了,并掌握了这首儿歌。

四、在游戏中发展幼儿语言

以往让幼儿进行桌面游戏及结构游戏时,教师总喜欢让幼儿安静地玩,可孩子们总爱在游戏时交谈。实际上孩子们在游戏时的语言是用来补充和丰富自己的行为,用来促进相互交往的。游戏时,幼儿会自言自语,像是对自己讲话,又像对别人讲话,在这过程中,哪怕幼儿的语言是零碎不完整的,也表现了幼儿的情感,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内容,促进了幼儿的口语发展。因此,教师应注意在游戏中观察幼儿,随机指导幼儿交谈问话。如:幼儿在游戏中插了一辆汽车,他就会高兴地说:“老师,我插了一辆汽车。”此外,在游戏中尊重幼儿的意愿,满足幼儿的合理要求,也能使教育获得良好效果。如:一次玩结构游戏“美丽的公园”,按原计划是在地毯的中间围个池塘,在池塘上搭座小桥,在启发幼儿时,他们却说:“老师,公园里还有许多好玩的。”我忙问还有什么好玩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有的说公园里有碰碰车等等。按照孩子们的意愿,我说:“那就搭个游乐场吧。”结果幼儿用积塑拼了飞机转椅、碰碰车等,效果很好。这次游戏虽然没有按原计划进行,但尊重了幼儿的意愿,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仍是一次成功的游戏活动。

五、利用一日活动的间隙丰富幼儿词汇

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有一些间隙时间,如:在洗手、起床、穿衣等环节中,有的幼儿动作慢,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时间丰富幼儿词汇。如:洗手时教给幼儿谦让语言:“我让你先洗吧。”“你先洗,我后洗,不着急等。”午睡起床时,边帮孩子穿衣服,边跟孩子交谈,“扣上纽扣,拉好拉链,套上外衣”等。在吃午饭、点心时,让幼儿认识并且说当天的饭菜名称、味道等。如:这碗菜叫茄子,吃起来味道软软甜甜的。这菜叫黄瓜,吃起来味道嫩嫩甜甜的。认识当天吃的水果,并说出这种水果的外形特征,味道等。如:苹果是圆形的,味道甜甜的;香蕉是长条形,弯弯的,味道甜甜的;桔子是扁圆形的,味道酸酸甜甜的。这样丰富孩子的词汇,一步一步慢慢地启发他们说话。

总而言之,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只要老师和保育员留心引导,就能让幼儿随时学说话,处处学说话,让孩子的思维与语言相结合,发展幼儿智力。同时在家访工作中,交代家长在家或带孩子外出时,要与孩子经常对话,教孩子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要注意什么事情等。这样也能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钱纪平.培养中班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实践与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08(7).

(作者单位 福建省邵武市卫闽小学)

上一篇:浅谈诵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下一篇:浅谈中职生英语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