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和思考

时间:2022-10-08 10:29:23

医学院校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和思考

[摘要] 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医学院校药学和制药工程专业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研究还比较少,笔者选取物理化学教学中部分内容作为试点,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实验。本文分析了医学院校物理化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物理化学;双语教学;医学院校;探索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06(c)-140-02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of bilingual teaching of physical chemistry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JIN Dan, DAI Zhaofu

Wannan Medical College, Anhui Province, Wuhu 241002, China

[Abstract] Bilingual teaching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China education reform research.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of pharmaceutical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specialities, the research on the bilingual teaching of physical chemistry is very limited. So we selected some chapters and sections of physical chemistry and carried out an experiment on the bilingual teaching. The article discusses some problems during the bilingual teaching of physical chemistry and also offers some detailed suggestions on it.

[Key words] Physical chemistry; Bilingual teaching; Medical universities; Searching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性趋势。与此同时,我国国力快速增长,经济、科技和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因此,教育部在2001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1],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许多高校开展了双语或外语教学的探索工作,双语教学的模式和理念在我国教育界已有星火燎原之势,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是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新举措。

自2008年起,我系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目的,逐渐开始进行双语教学的实验。物理化学课程是化学、化工、药学、制药、环境、材料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迎接双语教学挑战势在必行。但是,物理化学由于其理论性强、内容较抽象,教与学双方都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笔者针对本科物理化学教学中部分内容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实验,作为一个链接承上启下,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更适应双语教学的方式。本文主要从师资、学生、教材三个方面分析了医学院校物理化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1 国内外双语教学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双语教学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绝大部分是用英语[2-3]。国外有关双语教学的实证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60年代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测验研究和儿童传记研究上,至20世纪后期,研究理论达到成熟阶段,并得出一系列有利于开发儿童智力的理论。双语教学在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受国外双语教学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双语教育研究在我国兴起,90年代初我国开始进行双语教学实验。下至小学,上至普通高校,全国各地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双语教学。

2 本科院校开设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现状

物理化学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授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扩大专业词汇量,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物理化学的理论教学由于其内容较为抽象、理论性强,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难懂、难记。而用双语教学进行授课,相对母语(普通话)授课学生感觉陌生,这样就增加了物理化学进行双语教学的难度,亟需在双语教学和物理化学之间找一个桥梁将两者连接起来。

在物理化学的双语教学方面,不少实力强的学校在化学和化工等学科的专业基础下,开展了一些双语教学研究,其中北京化工大学、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还建设了相关的网站。但是,大多数的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工科和理科的学生,医学院校尤其是药学和制药工程专业的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研究还比较少。物理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在我校史无前例,笔者以前主要采用中文讲授。因此,在我校开展药学和制药工程专业物理化学双语教学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目前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3 物理化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师资不足

师资是制约各国双语教学的重要因素,师资状况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一个瓶颈。双语教学对双语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不仅必须精通学科专业知识,而且必须是一个优秀的双语者。高等院校的绝大多数教师要达到将外语和本族语言等同地使用还有相当的难度。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能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为数不多,教师能力单一,专业教师英语能力较差,普通英语教师又不懂专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的开展。因此,双语教学的师资短缺是当务之急,从长远着眼,必须尽早建立双语教学师资的培训体系。

3.2 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双语教学对学生素质的要求相当高,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外语接受能力有限,即使在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也只有30%左右的学生可以比较轻松地接受双语教学模式。因此,实施双语教学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外语水平。物理化学由于理论性较强、内容较抽象,对于英语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常常因为读不懂句子而产生厌烦和焦虑的心态,从而丧失学习的动力,结果既没有学习到专业课知识,也没有在双语教学中提高自己的专业英语水平。

3.3 缺乏合适的教材

教材的选定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双语教学要求使用外语原版教材和教辅资料,由于原版教材的内容丰富新颖,能够提供该领域最新的专业知识,从而有利于学生学到前沿理论知识和最新实践发展动态。但是英文原版教材是针对西方以自主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编写的,由于专业基础和教学模式的差异,中国师生在使用时存在一些教学和理解掌握上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考虑到原版教材的价格因素,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因此大量购买原版教材也不太现实。

4 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4.1 加强师资培养

物理化学双语教师不仅需要精通本学科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还需要具备扎实的外语基础知识和口语表达能力。目前高等院校的中青年教师虽然学历高,但大多缺少出国经历和外语专业学习经历,很难胜任双语教学。因此,加强师资培养最有效的途径是选派一部分专业课教师到外语学校进修学习,经费充足的学校可派外语基础较好的专业课教师出国留学。除此以外,可以邀请国外知名大学的专家学者来讲学,还可以邀请取得成功的双语教师介绍教学经验。

4.2 正确分析学生的英语水平

我系物理化学课程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设,此时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英语水平和自学能力。但在双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英语基础不同,在实际听课和学习中效果相差较大,并且学生普遍对专业的英文名词术语表达感觉较难。针对这种情况,双语教学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程度,不断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此笔者就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针对性地实行分班教学,每节课开始前引进一些课上即将用到的专业术语,反复使用和练习,以解决学生专业词汇不足的问题。

4.3 选择/编写合适的双语教材

教材的选定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选定适合我国语言环境的双语教材是关键。外文原版的物理化学教材很多,而最为普及的是牛津大学Peter Atkins教授编写的Physical Chemistry教材[4],该教材已经过多次补充和修订,其内容既注重物理化学基础理论,又与当代科技紧密相连,因而被国际和国内多所高校采用。由于我系药学和制药工程专业物理化学学时有限,不可能像综合性大学一样,采用外文原版教材作为双语教材。为此,笔者主要以物理化学学科中的化学平衡、电化学和动力学章节作为试点,选用Peter Atkins教授的外文教材为参考资料,结合国内侯新朴、傅献彩各自编撰的《物理化学》的内容特点[5-6],组织人力物力自编适合我系学生使用的物理化学双语试用材料,期望能为我系物理化学双语课程建设积累经验。

4.4 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在开展过程中,学生的投入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我系的物理化学双语教学还处在起步阶段,笔者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教学实践中先部分地使用汉语,然后逐步加大使用英语进行教学的比重,同时不断了解学生学习动态,调整课堂教学进度。在过去的双语教学实验中,我们选择物理化学有关章节作为试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来安排中英文授课比例,确立课时数后制作了动画和图表丰富的多媒体课件,穿插例题、课堂讨论等互动形式,而对于教学重点和难点采用中文提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且学生逐步具有一定的英文听、说、读水平。

总之,双语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我校的实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探索和不断总结发展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我系实行物理化学双语教学是势在必行的一项教学改革举措,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外语水平和综合素质等方面都非常重要。目前,我系的物理化学双语教学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笔者只是在部分章节做了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各方面都还很不成熟,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仍需要学校、系部、教师和学生长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高2001[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2001-08-28.

[2] 沈行华,何剑波.双语教学改革探索[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3):118-120.

[3] 李辉婕,吴国俐.双语教学方法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135-136.

[4] Atkins PW. Physical Chemistry[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5] 侯新朴.物理化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6] 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物理化学[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收稿日期:2011-03-18)

[基金项目] 安徽省皖南医学院教学研究资助项目(No.WJ0932)。

上一篇:以咳嗽为首发症状的左房黏液瘤1例 下一篇: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