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打造魅力锦丰

时间:2022-10-08 10:19:04

坚持科学发展打造魅力锦丰

围绕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立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要求,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张家港市锦丰镇正从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的创新转变入手,着力推进科学发展,全力打造“魅力锦丰”。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锦丰镇有900余家工业企业,形成冶金、建材、五金、机械、化工、轻纺六大产业板块,拥有电炉钢及优特棒材、浮法玻璃生产和深加工、电子级硅酸盐、冷轧不锈钢、饮机塑机五个全国最大的工业生产基地,在2006年全国千强镇中列于第94位。预计今年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2亿元,工业开票销售突破250亿元,入库税收超过8.2亿元,区域经济总量实现1000亿元。作为乡镇,锦丰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锦丰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江苏扬子江国际冶金工业园、有国家特大型工业企业――沙钢集团,这些特有的优势,对于加快锦丰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前几年,锦丰、冶金工业园、沙钢集团有效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建设,形成开发合力,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集聚,提升了锦丰地区的综合竞争能力。锦丰、冶金工业园、沙钢集团做好共同发展文章,是保证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锦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为此,着眼于充分体现整体性、协调性和区域特色,我们与省社科院共同研究、制定了《锦丰、冶金工业同、沙钢集团“三位一体”发展规划》。围绕这一发展规划,年内锦丰镇将完成重点项目、拆迁安置、镇区改造、水环境整治等专业规划,在三位一体的规划框架内,使各专业规划“叠加”,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覆盖。

二、招商选资,突出重点。继续树立“经济发展是工作中心、招商引资是第一要务”的理念,以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为主要评价标准,积极实施“招商选资”策略,在保持现有引资势头基础上,坚持土地使用面积与项目投资强度以及产出贡献相协调,提高准入门槛。引进项目注重产业关联。今年来,围绕引进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相关项目,我们已经接待美国、韩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客人近20批次,完成注册外资9643万美元,同比增长13%;到账外资1.17亿美元。总投资1.2亿美元的法国液化空气、总投资9917万美元的株江钢管、总投资2980万美元的珠江钢管等10家外资企业已经批办。近期内,继续集中力量抓好总投资2.8亿美元的直缝焊管、总投资2.25亿美元的巴西宽厚板大型轧辊和总投资1亿元的中国联合钢铁网张家港电子交易中心以及铝镁合金型材、高性能汽车压铸件等轻合金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张家港基地等项目的落实。到“十一五”期末,力争拥有一大批主业突出、多元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培育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企业2家、超10亿元企业8家以上,再涌现出几个甚至更多的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当前,招商引资工作的竞争不仅仅表现在综合实力、服务效能、知名品牌、特色产业之间的竞争,更体现在载体规模、载体功能、载体实力之间的竞争。基于此,一方面,我们将继续完善科技创业园区内占地400亩计47幢近20万平方米标准型厂房配套设施建设;另一方面,重点抓好1500亩不锈钢加工园和5000亩工业项目集中区建设,构建大平台,承接大项目。

三、生态为重。环保优先。对照省委提出的环保优先的要求,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用符合生态文明、符合自然规律、符合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思想,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立足“十一五”末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以削减排污总量为重点,加快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化工行业整治三年计划,在投入600万元新建5套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的同时,以环境专项整治为手段,对锅炉实施除尘脱硫治理,关停佳伟脱模剂厂、长江化工厂等10家化工企业,逐步解决环境热点、难点问题。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总投资3000万元的供热公司建设项目已经启动,每年可向企业提供30万吨的蒸汽,年可减少6万吨左右的燃煤,直接减少1.3万吨的煤渣、1500吨的灰尘、1230吨二氧化硫。冶金工业园区大力推行IS014000系列标准,在固废和废水“零”排放、万元GDP能耗降低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尽快通过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验收。

四、民生为重。惠民优先。走“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道路,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今后一阶段将不断增加对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在总投资450万元的省级示范村庄协仁4#点、投资230万元的市级示范村庄南港23#点整治工作已经通过考核验收的基础上,再投入4800万元用于24个保留村庄的整治。全面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村经济发展,全面推进清洁家园、清洁河道、清洁村庄和绿色家园、绿色通道、绿色村庄以及改水、改厕、改路的“三清”、“三绿”、“三改”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全民创业致富工程,逐步培育一批产业特色村、组。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力争27个行政村、5个社区全部成为“八个一工程”示范村(社区)。积极举办全民健身周、社区文化艺术节、电影进社区等精神文明活动,活跃农村文化,丰富群众生活。计划每年投入5000万元,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劳动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农村群众。

(作者系江苏扬子江国际冶金工业园党工委书记、张家港市锦丰镇党委书记)

上一篇:“大多数”重于“平均数” 下一篇:发展产业集群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