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管理知识型员工的探索

时间:2022-10-08 10:02:27

有效管理知识型员工的探索

摘 要:对一个组织而言,所谓知识型员工,并不是指单纯学习了很多知识的人,而是指能通过知识进行创新工作的人。知识型员工对公司的价值在于他对公司的贡献是一种创新型的贡献,可能是技术创新、市场创新或管理创新。

关键词:有效管理;知识型员工;

中图分类号:DF412.1 文献标识码:A

知识分子常被人们称为“最难管理的人”,关于哪些人属于知识分子,一个不太严格的说法是他们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其思想有一定的深度或独创性;他们常常情不自禁地想把自己的见解写成文章或公开讲出来,并且不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或怎么想等。

“知识型员工”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的,具体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当时主要指某个经理或执行经理。但在今天,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已经涵盖了大多数的白领。一般指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活动,为单位(或组织)带来知识资本增值,并以此为职业的人员。知识型员工不同于普通员工的本质特征是拥有知识资本这一生产资料,也就是说知识型员工是知识所有者。

1 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一般来说,组织中的员工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一线的生产工人,二是具有较高学历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这两类员工的激励手段就应该采取差异化方式。考虑到高层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组织价值的重要创造者和组织的核心力量,同时这些员工一般来说在经济上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如果采取的还仅仅是奖金或者增加工资的方式,就很难进一步提高此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类员工在基本的物质方面得到满足之后,对内在的精神方面,比如成就感的需求就会更多一些。而且对于这类员工,组织迫切希望能将他们长期留下来为组织服务,因此,对于那些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公司除继续提供高工资外,还应该增加福利待遇,如低租金的公寓(可以针对单身的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各种福利保险等,同时还应提供培训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公司应该及时了解他们希望得到的奖励,并尽量给予满足。公司除尽量提供优厚的物质待遇外,还应该注重在精神上给予激励,如设置优秀员工奖、提供晋升的机会、授予更重要的工作以进一步给员工挑战自我的机会等。另外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对这部分员工来说也很重要。

而对于一线的生产工人来说,他们的物质水平相对于其他职业一般比较低,从个人需求来讲,采用物质激励会更有效。从组织利益的角度考虑,生产工人一般从事的是简单劳动,工作的技术含量较低,相对来说创造的价值也较低。并且对于这部分员工,在劳动力市场中供应充足,所以对于他们采用物质激励不仅更有效、适用,而且还很经济、节约成本。公司按照她们工作的完成情况给予物质奖励即可。

2 知识型员工的重要素质

2.1 职业道德素质。这是所有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也是越来越多的公司最看重的素质。由于知识型员工掌握着公司大量的技术或其他资料和信息,如果职业道德素质很差.对公司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现在有些公司在招聘知识型员工的时候,要求他们有原辞职单位的工作表现证明,以证明他们以往工作中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

2.2 人际交往素质。知识型员工大多是团队作业,需要员工有较强的交流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工作讨论中,沉默寡言或固执己见都会影响工作效率。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团队本身是一个开放型的不断学习的组织,如果员工不愿将自己的知识拿出与他人分享,则会影响整个团队的进步。

2.3 专业技术素质员工要有适合本岗位工作所需要的技术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否则会被飞速发展的技术所淘汰。

2.4 基本管理素质。在工作团队中,没有专业的管理者,根据项目的不同,每个员工都可能成为临时的管理者,进行团队成员工作的协调。由于自主管理和平等协作的管理模式的引入,所以就要求员工有这方面的基本素质。

2.5 身体素质。不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论工作有多繁重。也要善于调节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它们是未来能够更好工作的基石。

2.6 思维素质。知识型员工应该有较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判断较为准确。另外.要有系统思维的观点,并掌握一些良好的思维方法,这些对自己的工作都会大有裨益。

3 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

信息经济时代是一个崇尚知识的时代,员工的聪明才智比以往都体现出更高的价值,知识员工成为企业的主要资源,他们的创造力是公司价值增值的源泉,生产工具开始转移到了知识型员工的手中,因为知识型员工的生产工具是存在其大脑中的知识。所以,企业的管理也应做出一些变革和调整。

3.1 充分发挥员工独立自主性

由于知识型员工具有独立自主性特征,企业应更加重视发挥员工工作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通过授权为团队提供其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包括资金、物质上的支持,也包括对人员调用,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制定他们认为是最好的工作方法,建立自我管理正式组织及非正式组织。自我管理式团队的形式也符合企业信息化的要求,能使信息快速传递和决策快速执行,提高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和管理效率,并且也能满足知识型员工工作自主和创新的需求。知识型员工更多地从事思维性工作,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对他们没有多大的意义,而知识型员工也更喜欢独自工作的自由和刺激,以及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为了鼓励知识型员工进行创新性活动,企业应该建立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考核的体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务。

3.2 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

与一般性人才不同,知识型员工一般来说不习惯于受指挥、操纵和控制,他们往往追求较强自主性,所以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要照应到这一特点,给予知识型员工以一定的权力,参与企业的发展决策和各级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讨论。处于平等的地位商讨组织中的重大问题,可使员工感到上级主管的信任,从而体现到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并因此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同时,主管人员与部属们商讨组织问题,对双方来说都提供了一个取得别人重视的机会,从而给人以一种成就感。

3.3 积极创造个体发展空间

知识型员工对知识、个体和事业的成长不懈地追求,某种程度上超过了他对组织目标实现的追求,当员工感到自己仅仅是企业的一个“高级打工仔”时,就很难对企业绝对忠诚。因此,企业不仅仅要为员工提供一份与其贡献相称的报酬,使其分享到自己所创造的财富,而且要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适合其要求的上升道路,给员工创造个体的发展空间,给员工更大的权利和责任,只有当员工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发展前途时,他才有更大动力为企业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与组织结成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所以,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职位资源,为知识型员工提供足够大的成就实现机会空间。股权激励是一种可行的激励方式,体现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将员工的收益与企业的发展前景紧紧捆绑在一起。

结束语

知识型员工在目前的大多数企业里都属于紧俏型“人才”,这一员工群体有其独有的知识层次、心理特点和个人追求,对他们的管理就不能以平常下属待之。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就是企业对其所拥有的知识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包括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知识.从而使每个员工最大限度地贡献出其积累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刘金章.直销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2007.

[2]马作宽.组织激励,2009.

[3]燕补林.现代人才概论,2007.

上一篇:浅谈如何降低地铁项目的工程造价 下一篇:谈我国商业零售业现状及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