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光盘复制企业的成本管理与分析

时间:2022-10-08 07:32:46

浅析光盘复制企业的成本管理与分析

摘要: 本文分析光盘复制企业的传统成本管理与分析的现状,发现光盘复制企业的传统成本管理与分析中的问题,结合光盘复制企业可采用的现代成本管理理念与分析方法,主要介绍了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质量成本管理、诉讼成本管理、人工成本,提出实施现代成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ditional cost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of CD-ROM copy enterprise, and tries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in it. Combined with the modern cost management idea and analysis method, the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standard cost method, activity-based costing method, quality cost management, litigation cost management, and labor costs, and puts forward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rn cost management is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关键词: 光盘复制企业;成本;管理;分析

Key words: CD-ROM copy enterprise;cost;management;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176-02

0 引言

加入WTO以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加深的同时,矛盾也日益突出,贸易摩擦频发,特别是反倾销案件居高不下。如何消除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成本核算可靠性的疑虑,从技术层面上推动更多国家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从而更好地处理贸易摩擦,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成本管理人员的当务之急。

1 光盘复制企业的传统成本管理与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1.1 光盘复制企业的传统成本管理与分析方法简介 由于音像电子出版物复制企业生产的复制产品,是根据客户委托加工的,属于以销定产的加工产品。企业一般以复制产品品种及其所经生产步骤作为成本核算对象。按照产品载体形式,企业一般将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通常采用水平结转分步法和品种法。对于以产品订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复制企业,采用分批法。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不同的成本项目采用不同的分配标准,各成本费用归集与分配至各产品。

1.2 光盘复制企业的传统成本管理与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 企业处于“高级制造环境”下时,这种成本分配办法将会导致高产量产品成本大幅上升,而低产量产品成本却相应下降,若管理部门以此信息作为决策依据,制定价格、产量和其他方面的决策,很有可能使产品在市场上失去竞争优势。

传统的成本计算法受到技术进步的强烈冲击。目前企业会计实务中经常运用的分配标准是数量标准中的直接人工工时或直接人工成本。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新的制造环境下,间接费用数额急剧上升,产品品种的多样化,人工成本占全部产品成本的比重很小,间接费用的发生更主要是受生产多样化。管理复杂化的制约,而与企业产品的生产量或直接人工工时并无直接联系。如果企业实务中仍以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标准,势必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歪曲,致使企业管理当局错误地认为前者利润率低而后者利润率高,从而造成决策失误。

2 光盘复制企业可采用的现代成本管理理念与分析方法

2.1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计住处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

标准成本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用科学方法制定的,它是企业在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上,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光盘复制企业可以制定正常标准成本,这种标准成本通常反映了过去一段时期实际成本水平的平均值,反映该行业价格的平均水平、平均的生产能力,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条件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它是一种可以较长时间采用的标准成本。

2.2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管理基础,通过对作业成本动因的分析来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并为企业作业管理提供更相关、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企业在日新月异的需求迅速作反应的弹性制造系统(FMS)中,生产程序经常根据顾客的需要进行调整。这要求成本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把企业看成是为最终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

光盘复制企业当前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企业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况,就是顾客对标准的大批量产品需求降低,而对某些特殊的、低产量产品的需求增加。如果按照传统成本核算体系的要求,企业往往会作出扩充生产能力去生产低价量少的产品的决策,这是一种错误的策略。之所以企业会作出这种不经济的行为,其根源在于企业错误地认为许多成本是固定的,标准产品降低的产量可以用顾客专用的产品补上,从而可以弥补经常性支出。

2.3 质量成本的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需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必须把质量问题放在首位。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起来越严格,企业为满足顾客的质量要求,需要花费大量的质量成本。

光盘复制企业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把重点放在操作工人在每一道加工程序中连续性的自我质量监控上,发现加工操作中的问题,立即采取措施,尽快进行纠正,绝对不允许任何一件有缺陷的半成品从前一道工序进到后一道工序中,以保证企业产品优质的目标百分百地实现。为了保证产品符合一定的质量必须支付一定的成本。在进行质量成本核算时,可以采用“双轨制”即在原有的“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账户内设置“质量成本”二级科目,然后在它的下面设“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内部失败成本”、“外部失败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五个三级科目。

根据有关会计凭证将质量成本数据在专栏内填列;根据结果定期编制“质量成本报告”。

质量成本报告,是企业在特定期间的质量成本构成情况的报表。质量成本报告是内部报表,供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最高领导者了解质量成本的大小及构成,以便进行有关决策。

质量成本趋势报告有两种:一种是以月份为单位,反映每月质量成本的趋势。一种是以年为单位。质量成本报告可以显示出企业的质量竞争水平和质量成本节约空间。

2.4 诉讼成本的管理 诉讼成本是指诉讼中的经济性成本。从广义上理解,是指整个社会因诉讼行为所实际耗费的经济性资源包括国家司法机关在诉讼全过程中所作出的投入和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当事人诉讼中所作出的经济上、时间上、人力上的成本投入甚至信誉成本的投入。针对光盘复制企业,即狭义上讲,诉讼成本指企业在诉讼中所作出的经济上、时间上、人力上、的成本投入包括信誉成本的投入。

光盘复制企业涉及到的诉讼案件,首当其冲的是涉侵犯知识产权案。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2007年在北京说,目前中国存在的盗版数量相当大,每年生产的盗版音像制品大概有1.2亿张,使得正版市场每年至少蒙受几十亿的损失;而盗版图书的生产数量每年也在5亿册左右,使正规的复制企业基本上难以为继。国家版权局新闻发言人王自强2007年3月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们不否认我国市场上还存在侵权盗版,但这并不是美国把中国告上世贸组织的理由。侵权盗版是一个全球性的共性问题。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实施,侵权罪名定了,制裁门槛低了,定罪范围宽了。如,《司法解释》规定,明知他人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而为其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帮助的行为,以共犯论处。

光盘复制企业涉及到的其他案件,也主要为一般民事案件。如材料供应商所供材料质量不合格,所造成的企业经营损失索赔诉讼;多年应收账款催收诉讼;不合格光盘给客户造成的损失索赔诉讼。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支付的契约、合同公证费、咨询费、诉讼费和聘请律师费,可以按照数额大小一次或分次列入成本;败诉的支出赔偿费列“营业外支出”,不允许税前列支;胜诉收取的赔偿费列“营业外收入”,一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2.5 新会计准则下的人工成本管理 在反倾销大有愈演愈烈的形势下,产品成本的计量如何才能让国际市场信服,成为国内众多出口企业的“心病”。根据之前的准则和会计制度,企业为职工缴存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计入期间费用,没有计入产品成本,因此,欧美国家总是不理解,在中国产品的成本构成里,人工成本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而按照国际惯例,产品成本构成中,人工成本所占比例应是最大的。应时而出的新准则对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及其他相关支出全部计入职工薪酬(包括各种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等),根据不同情况将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相关资产成本。新准则确立了完整的人工成本概念,新准则规定凡是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所给予或付出的对价(代价)均构成职工薪酬,无论是货币还是非货币性的薪酬,无论是在职还是离职后的薪酬,无论是以计量直接明确的常规性薪酬还是以权益工具为计量基础的现代薪酬(认股权、股票增值权等),无论是支付给职工本人还是支付给职工家属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无论是物质性薪酬还是教育利,均属职工薪酬的范围;同时将非货币利计入职工薪酬。

3 光盘复制企业成本管理与分析的建议

现代管理理念与方法产生于同一社会经济背景下,在本质上是存在共性的。由于各种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在本质上统一的,所以它们又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采用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3.1 以人为本,在现代成本管理这个系统工程中,企业如何设计适当的激励制度以发挥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是管理者经常要考虑的问题。

3.2 注意全面性,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制度设计必须取得各级管理人员和基层车间工人的全力支持。

3.3 注意综合性。由于现代成本管理方法是一个系统整体,所以在设计是一定要综合运用。

3.4 注意持久性。成本管理要以企业的可持续科学发展为最终目的。

我们在吸收国外先进理念的同时,还应注意我国的特色。企业应当注重增强每一位员工的成本意识,形成“自下而上”自主进行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为降低企业成本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文献:

[1]万寿义.成本管理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2]孙茂竹.管理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3]郑俊萍.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06).

上一篇: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高校校园网安全风险分析 下一篇: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