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万全县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

时间:2022-10-08 05:40:57

1981―万全县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

摘要 利用万全县气象站1981―2013年期间小型蒸发皿(口径20 cm)蒸发量资料,对近33年万全县蒸发量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33年万全蒸发量最大的为5月,最小的为1月;一年四季中春季蒸发量最大,变化幅度也最大,夏季次之,冬季蒸发量及变化幅度最小,不同季节蒸发量变化趋势不同,春季和秋季蒸发量下降,夏季无明显变化,而冬季蒸发量呈上升趋势;年变化不明显,呈波状分布,蒸发量最大为2 108.92 mm(1999年),与最小值1 600.12 mm(2003年)相差508.80 mm;年代际呈波状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年代特征明显,20世纪80年代为各年代最高值,90年代为各年代最低值。

关键词 蒸发量;变化特征;河北万全;1981―2013年

中图分类号 P4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239-02

Abstract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20 cm caliber evaporation pan from weather stations of Wanquan County from 1981 to 2013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evaporation value is in May while minimum evaporation value is in January for recent 33 years. It dropped quickly and changed greatly in spring,summer came next,and it was the smallest in winter. Different season showed different variation trends. Evaporation decrease mainly appears in spring and autumn while an increase trend appears in winter. There′s no obvious change in summer. Wanquan County evaporation didn′t change significantly,which showed a wavy distribu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ximum evaporation(2 108.92 mm) that appeared in 1999 and the minimum one(1 600.12 mm) appeared in 2003 is 508.80 mm. It is proved that the change of time distribution is obvious. The highest evaporation value appeared in the 1980s,and the minimum value appeared in the 1990s.

Key words evaporation amount;change characteristics;Wanquan Hebei;1981-2013

蒸发是水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研究表明,很多地区观测蒸发量呈现出下降趋势,全球水文循环表现出减缓形势[1-6]。基于对万全县蒸发量研究甚少的情况,通过分析该县1981―2013年小型蒸发皿蒸发量资料,对蒸发量时间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其变化特征,从而进一步了解当地的气候变化趋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研究中所用数据资料为1981―2013年万全县气象站小型蒸发皿(口径20 cm,距地70 cm[7])蒸发量资料,资料序列完整。

小型蒸发皿观测的数据与水面蒸发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可以作为一种参考指标,但是由于小型蒸发皿中水体小,容易受日晒和风吹的影响而导致观测值明显大于实际值,呈现显著偏大的特点[8]。

1.2 研究方法

对1981―2013年万全县小型蒸发皿蒸发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月、季、年以及年代变化情况[9]。四季按照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进行划分。

将各年蒸发量与多年平均值进行比较。对比差值分析法可以直观反映1981―2013年间小型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计算公式如下:

Xi=Ai-U(1)

式(1)中,Xi为对比差值,Ai为第i年蒸发量,U为1981―2013年蒸发量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月变化

经统计,1981―2013年万全县平均蒸发量月际变化范围是35.52~326.19 mm,具体各月蒸发量值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万全县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在1―12月范围内呈波状分布,最大值(5月)与最小值(1月)相差290.67 mm。

2.2 季变化

通过对万全蒸发量季节变化分析(表1)可知,1981―2013年该县春季蒸发量最大为709.75 mm,约占全年的38.3%;夏季次之,为682.32 mm,约占全年的36.8%;秋季为327.74 mm,约占全年的17.7%;冬季蒸发量最小值为134.60 mm,约占全年的7.3%。说明春、夏2季蒸发的多少对水循环起重要作用。由图2可见,万全县四季蒸发量均呈波状分布,夏季蒸发量波动幅度最大,春季次之,冬季蒸发量波动幅度最小;夏季蒸发量最大值(835.61 mm)与最小值(569.64 mm)相差为265.97 mm,春季蒸发量最大值(807.68 mm)与最小值(568.59 mm)相差为239.09 mm,秋季蒸发量最大值(392.99 mm)与最小值(254.44 mm)相差为138.55 mm,冬季蒸发量最大值(193.11 mm)与最小值(114.57 mm)相差为78.54 mm,春季蒸发量呈上升趋势,夏季、秋季、冬季呈下降趋势,但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2.3 年际变化

图3为万全县1981―2013年蒸发量逐年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万全县年平均蒸发量为1 861.22 mm,蒸发量最大值为2 108.92 mm(1999年),其次为2 049.83 mm(2002年);蒸发量最小值为1 600.12 mm(2003年),其次为1 631.57 mm(1992年);年最大蒸发量与最小蒸发量相差508.80 mm。与1981―2013年平均蒸发量相比,有15年高于平均值,有18年低于平均值。从年际变化趋势来看,近33年万全县年蒸发量年际变化趋势不显著(未通过可信度检验)。

2.4 年代际变化

由表2可看出,1981―2013年万全县蒸发量呈显著的整体下降趋势。20世纪80年代平均蒸发量为1 874.55 mm,为各年代最高值,高出平均值26.85 mm;90年代平均蒸发量为各年代最低值(1 830.36 mm),低于平均值25.41 mm。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分别有6、4年高出平均值,21世纪以来有5年蒸发量高于平均值。

2.5 蒸发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受到多种气象因子的影响,就各个季节而言,春季天气多变,受较强的冷空气影响,大风日数多,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大;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暖湿气流影响,平均气温高,降水量较大;秋季温度下降快,蒸发量减少;冬季寒冷干燥,水体常处于冻结状态,蒸发量处于全年最低。

3 结论

分析结果表明,1981―2013年万全县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平均为1 861.22 mm,最大月(5月)蒸发量与最小月(1月)蒸发量相差290.67 mm。就四季而言,各季蒸发量差异较为明显,其中冬季蒸发量最小,波动幅度也最小,呈下降趋势;夏季蒸发量波动幅度最大,呈下降趋势;春季蒸发量波动幅度次于夏季,呈上升趋势;秋季蒸发量呈下降趋势。万全县蒸发量年际变化较小,1981―2013年中最大蒸发量与最小蒸发量相差508.80 mm,其中有15年高于平均蒸发量,有18年低于平均蒸发量。就各年代而言,万全县蒸发量整体呈下降趋势,20世纪80年代最高,90年代为最低。

4 参考文献

[1] 范伶俐,郭品文,管勇,等.广东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成因[J].地理学报,2010,65(7):863-872.

[2] 松善磊,周锁铨,宋洁,等.江西省域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其原因[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9):59-65.

[3] 吕相娟,王凤兰,张民凯,等.山东省1971-2008年蒸发量气候特征分析[J].山东气象,2010,30(1):20-23.

[4] 韩军彩,张炳祥,高祺,等.石家庄市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干旱气象,2009,27(4):340-344.

[5] 韩相斌,高景春,李汉浸,等.濮阳近40年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25):126-127.

[6] 任国玉.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J].气象学报,2005,63(6):942-956.

[7]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8] 刘学锋,于长文,任国玉.河北省近40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初探[J].干旱区理,2007,30(4):507-512.

[9] 许丽景,李海川.沧州市近40年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1):9032-9034.

上一篇:桦甸市氮肥施用量对玉米吉单631生物学性状及产... 下一篇:乡镇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