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产业未来发展研究

时间:2022-10-08 04:03:45

煤化工产业未来发展研究

摘 要:中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正朝着以煤炭焦化技术以及块煤气化技术这类为代表性的传统煤化工,向着精细煤化工的领域大力发展,并且有着广阔而良好的技术和市场优势。本文以中国煤化工产业现状入手开展分析和研究,在煤化工领域的战略性方向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一些分析探索。以此为基础,期望能对于煤化工产业未来发展的相关研究提供相应的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煤化工 产业发展 未来发展 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TQ5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220-02

1 中国煤化工发展概况分析

中国的煤化工发展,始于20世纪的40年代,在大连和南京先后成立了两个原料为煤的化工厂,生产煤化工系列产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化肥工业的大力发展,20世纪的60~70年代,中国的煤化工生产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在被石油化工崛起而受到一定影响,并且一度发展缓慢的历程之后,20世纪的80年代,一些大型煤化工生产基地再次大力建设,并且成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发挥国内资源优势,及时调整能源结构和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煤化工再次成为国家战略性的选择和布局。

在中国化学工业中,煤化工历经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不含石化和石油的整个化学工业领域,煤化工产品的产量基本上占据了相关类别产品总量的一半以上。近些年因为国际油价的高位运行和能源危机问题的凸显,煤化工产业所带来的巨大优势和发展机遇进一步突出。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宏观布局,直接导致了各地产煤区对于煤化工产业的扶持和对于制定了长远规划方案,从而对于煤化工项目的发展大力支持和促进。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政府对于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多次出台政策进行扶持,各地也兴起了新一轮煤化工产业发展和投资的热潮。不过当前还处于传统煤化工领域的行业,比如甲醇、电石和煤制焦炭等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这些因素限制了本行业的发展。国民经济十二五计划的发展目标提出,要努力实现从传统煤化工积极向着煤制油及煤制二甲醚为代表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大力转型。政府和人民对于能源的需求日益旺盛,中国煤化工产业还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2 煤化工产业在我国的战略环境分析

2.1 发展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必要性研究

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尽管煤炭在中国的能源结构占据70%以上的比例,不过消耗的煤炭量也达到了能源总比重的70%以上,这个比例远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也是我国新一轮能源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人均占有量,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却存在很大的产局,具有相对优势的就是煤炭资源情况,因此我国长期对于煤炭能源的依赖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和重要的燃料,煤炭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过由于方式非常粗放,造成非常低的煤炭利用率,并且进而浪费了煤炭资源,还对于空气产生了严重的污染。面对这个能源结构现实的状况,对于终端能源结构进行优化,从而对于利用煤炭过程中引起的相关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根本且彻底的解决,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一定要大力开发煤化工技术并促使其产业化,从而提高我国煤炭的使用率,大力促进和提高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2.2 我国煤化工产业环境分析

我国煤化工产业环境整体呈现煤炭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行业集中度非常低的特征。单从区域分布来看,河南、内蒙、陕西和山西四省合计占据我国煤炭总产量的60%。虽然原煤产量在世界上我国排名第一,不过集中度不高是我国煤炭行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煤炭的定价机制在我国的发展,从解放以后到现在为止,经历了3个阶段:

2.2.1 1949年—1985年

这个阶段是国家制定煤炭价格的阶段,煤炭产业受到国家的严格管制,煤炭企业处于长期的亏损状态。

2.2.2 1985年—2005年

这个阶段是煤炭价格双轨制发展的阶段。国家和民间对于能源需求的加大,政府对于小煤矿的煤炭价格进行了放开,对于小煤矿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过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对于政府指导定价的总形势有所改变。

2.2.3 2005年至今

国家彻底取消一些限制性的政策措施后,初步形成了政府宏观调控和指导,根据市场供求关系产生的协商定价新机制。

3 新型煤化工产品在未来发展中的分析研究

煤制油等五个类别以石化产品作为替代和导向的产业,就是新型煤化工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于新型煤化工进行发展的战略价值主要取决于: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以煤为基础的能源格局暂时无法具备突破型的改变,开发替代能源是在高油价的基础上的必然道路和选择;另外,推动清洁利用煤炭并且大力提高我国煤炭利用率的重要方式,就是对于新型煤化工的大力发展。

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对于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产生进一步驱动作用,其主要因素在于以下几点。

3.1 新型煤化工产品,在高油价的大背景下竞争力凸显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虽然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一度回落,但是逐步恢复的世界经济决定了,油价还是会重新回到高速增长的轨道上来。发达国家对于煤化工技术的研发高度重视,并且对于煤液化和煤气化的储备和技术开发做了很多积极的努力。在油价高温不退的形势下,使得煤化工产品也具有相当优势的竞争力。

3.2 石油化工产品,因快速增长的国民经济而需求旺盛

受到快速增长的国民经济的影响,我国对于石化产品的需求也节节攀升。当前我国的主要石化产品供需矛盾还十分突出,十分需要大力发展石油化工产业来作为替代性产业,对于提高国内化工产品的需求进行很好的满足,从而降低对外的依赖程度,具有十分重要而突出的意义。

3.3 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在石油资源短缺的背景下具备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石油的消费不断高速增长,对于石油需求的外在依赖越来越严重,这样的状况对于发展健康的国民经济显然非常不利,大力发展煤制油等煤化工产业,就具备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受到当前国际油价的影响,对于煤制油项目的炼制和开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已十分明显,对于部分具有竞争力的煤化工企业的大力支持,从而具备更多的国际竞争优势,这对于大力缓解市场需求是十分有利的。

4 结语

对于煤化工产业的当前趋势和未来前景,本文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期望政府和企业能够大力加强在产业和新产品研发上加大投入,满足国家和人民对于煤化工资源日益增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武鹏,吴秀章.浅析煤化工对我国能源解决方案的现实意义[J].煤质技术,2010(7).

[2] 林长平.中国煤制油化工产业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0(4).

[3] 周学双,赵秋月.对我国煤炭利用与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环保思索[J].节能与环保,2009(11).

[4]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J].煤化工,2011(2).

[5] 潘连生.坚持科学发展煤化工[J].化工设计,2008(6).

[6] 徐振刚,陈亚飞.我国煤化工的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J].煤炭科学技术,2007(8).

[7] 李好管.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大做强现代煤化工[J].煤化工,2006(5).

[8] 徐振刚.多联产是煤化工的发展方向[J].洁净煤技术,2002(2).

上一篇:运用多媒体优化化学课堂 下一篇: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初中美术欣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