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企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6 19:41:55

煤化工企业论文

煤化工企业论文篇1

1.绩效考核体系设计不够完善。

绩效考核体系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计划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及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在内的一个系统的活动过程。体系的建立,是进行绩效管理的基础,也是绩效考核得以推进的保证。但由于煤化工企业管理还没有实现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企业经营状况不甚稳定、管理基础相对薄弱,建立的绩效考核体系通常不够系统、完善。

2.绩效考核结果没有被合理转化。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75%的企业考核的唯一目的是将绩效考核与员工薪酬联系起来,其实这样最终会导致企业为了“薪酬”而绩效,绩效考核只作为薪酬分配的工具,没有对绩效目标起到助推的作用,从而误入歧途。绩效考核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因此必须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

3.绩效指标设计不够科学、偏离目标。

绩效指标的设计是企业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关键环节,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应既能正确评价员工和企业过去的业绩,也能发挥绩效导向作用,激励员工和单位对现有工作持续改进,以便提高工作绩效。虽然许多煤化工企业都挖空心思建立了“先进”的指标体系,但由于指标不够科学、合理,则可能导致企业绩效管理失效。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3.1绩效指标与企业战略目标脱节。

绩效管理只有将员工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相结合,通过员工绩效的提高才能实现企业发展目标,这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是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重要载体。但是多数煤化工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不是从企业的战略目标自上而下逐层分解得到,而是根据往年的经验和僵化的职责推导而来,导致部门和个人绩效目标的总和与企业战略目标产生较大偏差。如某化工企业市场方面的目标为产品占领高端市场,但是销售部门的绩效指标为销售收入、顾客满意度、销售回款完成率等,没有将高端客户对产品质量的个性要求、高端客户数量、高端市场的销售份额作为绩效指标,于是导致企业战略目标形同虚设。

3.2绩效指标设计不当,容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在对绩效指标进行设计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防止因绩效考评指标设计不当对实际工作产生误导,同时要对可能出现的偏差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由于对绩效指标设计的合理性、绩效指标的关联性没有进行反复推敲和验证,最终会因指标设置不当,最终可能导致绩效考核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如某化工企业为节能降耗,考核供水车间循环水耗电指标,该指标与车间绩效薪酬的50%联挂,于是,车间为保收入不惜采用非常规手段降低电耗,导致下游关键设备机组出现严重故障,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3.3绩效指标设置过分追求全面、强调量化造成考核失效。

煤化工企业绩效指标设置时,由于缺乏经验,眉毛胡子一把抓,设置一个大而全的绩效指标体系,但是这些绩效指标并非全部与员工实际工作相关,让员工感到无所适从,从而失去工作重点导致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管理就是要可衡量”但是可衡量并不代表一切工作均可量化。绩效考核指标有定量和定性两类,其中,反映工作结果的指标如产品产量、产品销量、销售收入等指标,通常可量化,为定量指标,反映工作过程的指标如工作及时性、工作态度等指标,通常难以量化,为定性指标。指标是否可量化主要取决于工作的性质,如果仅仅为了方便考核而一味追求指标量化,会最终导致绩效考核事与愿违。

4.计量手段不完备,绩效考核结果与实际有较大偏差。

煤化工企业生产的特点是流程化连续作业,上下游工序和各类原材物料的投入、产出需要大量的仪表器具来计量。但由于煤化工企业缺乏精细化管理意识,为降低企业投资,在计量方面通常“偷工减料”,由于计量器具不完善,计量数据不准确,人为平衡扰乱了绩效考核的正常秩序,同时,也无法满足绩效指标层层分解的工作要求。尤其是生产波动大、系统运行不稳定时,由于考核责任无法界定,给考核仲裁工作带来了麻烦,严重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降低了绩效考核的严肃性。

二、问题的改进建议

如何彻底解决绩效考核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使绩效考核工作充分发挥实效,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明确绩效考核目的,树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观。

煤化工企业可对现有绩效考核工作进行认真思考和梳理,明确绩效考核目的和原则,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树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观,即:通过实施绩效考核,查找工作实际中存在的不足并持续改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以达到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目的。因此,企业的中高层领导应提高对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视程度,养成战略性思维习惯,将绩效管理体系和战略与年度经营计划有机结合,发挥绩效考核的战略导向作用,把战略目标从纵向上层层分解到员工的绩效指标中,以保证绩效指标能真正地落地;从横向上来讲,公司关键绩效指标的达成,需要业务部门、职能部门、业务单元之间互相协调,发挥组织的协同性。

2.营造良好的绩效考核文化氛围,创建公平的考核环境。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的管理者和各管理单元所共同拥有的企业价值观念。煤化工企业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固有的企业文化,实施绩效考核工作必定会对企业文化和部分人员的利益产生冲击,会增加绩效考核工作的难度。因此,绩效考核体系要想得以有效运行,必须营造一种以“业绩为导向”的文化氛围,将企业文化贯穿于绩效考核工作的每一个过程,告诉企业员工,管理层真正关注什么、重视什么、鼓励什么,创建“追求高绩效、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将企业文化和绩效考核深度融合,实现员工和企业互动双赢。

3.制定合理考核指标,建立系统的绩效考核体系。

煤化工企业应从基础工作抓起,明晰各单位工作职责,简化工作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岗位说明书作为考核依据,建立起以企业战略为导向,能够体现部门重点工作目标和个人关键绩效易于衡量的绩效考核体系与考评标准。绩效考核指标应采取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考核对象的工作内容的不同,差异化地设计绩效考核指标及其权重。

三、结语

煤化工企业应采取过程管理的方法推行绩效考核,定期对绩效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考核措施,及时调整不适宜的考核条款和考核指标,总之,煤化工企业绩效考核工作只有逐步达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才能够取得实效。

煤化工企业论文篇2

关键词:党建;思想政治;煤矿;安全

一、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涵及其意义

因为党建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及纪律建设等,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指导党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的工作与活动。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简称,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核心,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共产主义理想和人生观教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等。做好新形势下企业的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历史的担当,是时代的需要,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紧迫。大力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升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为早日建成安全高效的企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建设美好国家的需要。企业管理人员要提高认识,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企方向,周密部署,深入学习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内容,将其贯彻到企业的运行和管理之中,贯彻到安全生产过程之中。

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意义

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保障企业正常管理和运转的理论保证。对煤矿企业而言,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位,不仅对企业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保障企业安全生产,防患于未然十分必要。

(一)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意识前提

任何企业的生产活动都是在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而不是盲目的,纯利益驱动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教育对象是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通过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使每一个人具备安全生产的意识,提升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度。企业是由很多个来自不同阶层不同环境的员工共同组成的大家庭,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很好地对人进行管理,促进每个个人的进步和企业的经营发展。只有通过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很多员工才能形成一致的意识概念,形成安全生产的意识,提升企业的向心力,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的顺利度。煤矿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最重要的目标和生产标准,而安全的环境,是由每个员工共同努力打造的。因此,通过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将安全生产的意识牢牢地灌输到员工心理,提高他们每一个人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和对安全生产的把握能力,是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意识前提。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煤矿企业才能秉持安全至上的原则,在每一个生产的细小环节做到少出差错、不出差错,将人为可能造成的安全生产问题降到最低,从而使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成为每个人心中的至高标准。

(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对煤矿企业而言,安全文化建设无疑是重中之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纳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安全文化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控制事故,它是一项长效工程。我们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提出全面的、系统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所以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以促进树立正确的安全发展观、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健全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才能够帮助企业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使得安全文化也成为一种生产力。而这一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就是先进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包括安全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是企业开展具体安全文化建设的标杆和基本原则。在企业管理中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将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使其切实促进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三)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理论指导

煤矿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得以保证的基础,也是其生产经营的主要内容和首要环节,事关煤矿企业的生死存亡和持续发展,事关矿区社会稳定和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要从根本上遏制生产事故的发生。目前,许多煤矿企业不得不面对许多安全生产问题,包括国家的各种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和制度的不断发展的要求、国际职业安全健康规则以及企业自身工艺技术、生产方式和管理制度的变革、职工素质的变化,这些都需要企业不断地进步学习才能适应。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由于其理论的先进性和完善性,是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具有指导效用的完善的理论体系。通过党建思想政治的贯彻和实行,将会将煤矿企业的生活活动纳于理论原则的指导和管理之下,纳于党建思想政治原则的约束之下,使得企业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保障安全生产,减少安全隐患,尽可能按照相应的标准和体系提高生产的安全度。因此,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理论指导,它是贯彻煤矿企业生产活动始终的理论体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力加强和改进煤矿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升煤矿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为早日建成安全高效的企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幸福国家的需要。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意识前提,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理论指导,它是贯彻煤矿企业生产活动始终的理论体系。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之中,不仅必要而且还将大大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性,防患于未然,切实保障员工人身安全,促进煤矿企业经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辉.浅谈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意义[J].东方企业文化,2014(22).

[2]黄煜晓.煤矿安全生产中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分析[J].品牌(下半月),2012(11).

煤化工企业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国有煤炭企业,人才流失,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对企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日益突出,但国有煤炭企业人才流失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关专家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12家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科技人才情况进行调查,结构显示,煤炭企业人才引进数量不足,但流失趋势较明显。近几年,12家企业每年引进的本科及以上人才分别为965,701,577,549 人,在逐年减少;而每年流失的本科及以上人才数分别为254,270,320,436 人,在逐年增加,人才流失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如何防范人才流失对于国有煤炭企业势在必行。

一、人才流失对国有煤炭企业的不良影响

1.增加企业的成本。当员工离开企业后,为了填补职位的空缺,企业必须重新进行招聘。新员工来到企业后,必须对新员工进行岗位胜任能力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培训,招聘新员工的费用以及对新员工的培训费用都将作为企业额外增加的成本,列入企业的成本损失。

2.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新员工在对企业的了解和技能等很多方面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都与老员工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对他们的培训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的经济效益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影响企业的士气。员工之所以离开企业,是由于他们对企业存在严重的不满情绪,例如有的员工对薪酬待遇的不满,有的对企业的人文环境不满等。这种不良的情绪往往会在团队中蔓延,引起团队中其他成员的消极情绪,使很多缺乏工作稳定性和忠诚度的员工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纷纷跳槽。因此,员工流失率过高的现象对现有员工的士气有很大影响。

二、国有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1.煤炭行业的特殊性。由于受地理位置、工作环境、薪酬待遇等方面的影响,导致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第一,地域环境的影响。现代企业的员工不仅考虑自身的生存环境,而且十分注重下一代的培养和发展环境。而煤炭企业大多建在偏远地区,一般都远离省会级城市,在居住环境、医疗环境、教育环境等方面与大城市都有较大的差别,这些都会成为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二,工作环境的影响。煤炭开采业是高危行业,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着瓦斯、煤尘、水、火、顶板等诸多不安全因素,人们对煤炭行业存在很多顾虑和担心。而且,煤炭企业的工作环境差,条件艰苦。这些都是导致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第三,薪酬待遇的影响。由于煤炭行业发展不景气,导致煤炭行业的薪酬水平较低,有的企业甚至不能保证工资的正常下发。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基本薪酬属于员工最基本的保障,如果基本薪酬得不到保障,就会导致员工的不满,最终的结果会导致企业的人才流失。

2.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不合理。国有煤炭企业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还很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论资排辈的现象严重。目前,很多国有煤炭企业在用人时仍然受传统的人事制度的影响,在任用、待遇、升迁等方面还是论资排辈,不考虑员工实际的工作业绩和能力,使企业很多人才不被重用。由于人才个人能力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职业前景也非常渺茫,导致很多人才纷纷离开企业另谋他就。(2)缺乏科学的考评体系。企业在对员工进行评价时,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考评体系,仍然停留在领导对员工的主观评价,因此,考评结果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能反应出员工的真实绩效。这将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最终会导致对企业丧失信心。(3)平均主义严重。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煤炭企业内部的平均主义现象十分严重。企业的一些优秀人才,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感受不到企业的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对企业的不满。

3.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国有煤炭企业认为,培训对于企业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因此,对培训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煤炭企业不仅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甚至将人力资源部门也归入后勤或其他部门论文提纲怎么写。一些煤炭企业由于资金紧张,只对员工进行入职培训,缺乏对员工的中远期培训,一些效益不好的煤炭企业甚至取消了对员工的培训投入。培训投入的严重不足势必会影响培训工作的正常运行。企业的人才非常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如果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学习机会的话,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茫然感和失落感,在这种情况的驱动下,他们可能就会寻找其他的就业机会而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4.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国有煤炭企业由于受资金、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限制,过多地看重企业的物质利益,忽视了在文化方面的建设。近期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作了“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只有 17.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上,80%以上的经营者都将此归之于市场营销能力、经营组织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等。很多煤炭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企业文化对于煤炭企业可有可无。有的煤炭企业虽然意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但不知企业文化应从何处入手,应交给哪个部门,具体应该从事哪些活动。很少有煤炭企业建立相应的企业文化部门,因此,煤炭企业的企业文化在很长时间处于缺失的状态。

三、防范国有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

1.加强对煤炭行业的重视。煤炭行业属于国家重要的资源产出行业,担负着开采煤矿资源的重任,因此,国家应加强对煤炭行业的重视程度。煤炭企业由于资金不足,致使员工的薪酬水平较低,企业的工作条件恶劣,人才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为了保证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应增加对煤炭企业的资金投入,还可以通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例如:为煤炭子弟考大学开设绿色通道等,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所需人才。煤炭企业应提高员工的薪酬水平,对于企业的不同人才的薪酬可以适当拉开档次,同时,要加强对企业工作环境的改善,以留住企业所需人才。

2.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国有煤炭企业为了摆脱人才流失严重的困境,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用人机制。企业应该根据员工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安排适合他的岗位,做到合理用人。同时,要制定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尽量使考核体系做到客观、可行。要依据对员工的考核结果,对其进行奖惩。而且,企业还应帮助员工设计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由于受个人价值观、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一些员工想成为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另一些员工希望在专业上得到发展。如果员工的个人目标不能实现,感觉未来的发展前景渺茫,就会缺少工作的动力和热情。因此,国有煤炭企业可以帮助他们设计职业发展规划,通过培训和管理,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发展规划,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通过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使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和组织的发展目标相一致,以利于煤炭企业目标的实现。

3.加强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为了避免人才的进一步流失,煤炭企业应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第一,煤炭企业应建立与培训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以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煤炭企业应建立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将培训工作视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建立独立的培训部门,以增强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第二,煤炭企业应建立与培训相适应的组织制度。建立良好的培训制度是促使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麦当劳非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为了调动员工对培训的热情,将员工的培训与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有效结合起来。麦当劳在对新员工进行培训时,主要是学校麦当劳工作手册和现场观摩;如果想升为店长,必须在地区的培训中小学习;如果想升为区域经理,必须到全国的培训中心去学习;如果想升为大区经理,必须到美国的汉堡包大学去学习。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指经过企业领导者的倡导和全体员工的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和灵魂,它具有凝聚、导向、激励等功能。我们可以利用企业文化把员工个人的追求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将分散的员工个体力量聚合成团队的整体力量;可以利用企业文化引导员工的言行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吻合;可以利用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国有煤炭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企业文化部门来从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应建设由管理者倡导的、全体员工认同参与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赵芬.国有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科教文汇,2008,(5).

[2]张彦鹏.国有煤炭企业人才流失暨对策研究.中国商界,2008,(7).

[3]王正正.国有煤炭企业人才流失探析.中国经贸导刊,2002,(4).

 

煤化工企业论文篇4

关键词:煤炭企业;政工工作;思想工作;实施措施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环境的相关问题也在日趋严重化,我国的煤炭企业同样遭受着新形势下的危机与挑战,煤炭企业中的政治工作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与完善,突破传统,在创新中精益求精,保障煤炭企业的在经济大环境下的竞争实力,以此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前进动力。

1煤炭企业的工作现状分析

1.1煤炭企业工作人员

煤炭企业政工的相关工作是企业健康成长的关键作用力。在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情况下,煤炭企业的政工工作中的内容也得到了相应改变,其工作面也在逐渐的扩展。但是就煤炭企业政工工作本身来说,仍然有很多问题存在。其一是煤炭企业政工系统专业技术人员量较少。由于大多数的煤炭企业政工工作人员的学历较低,其文化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专业的知识或者是工作的内容都存在一定的漏洞。其二是在煤炭企业高层人员中,有些管理者缺乏一定的经验和阅历,没有高度的重视企业的政工工作。其三是管理团队的综合实力不强,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和理论支持。

1.2煤炭企业的政工工作的内容

由于企业的政工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素质较低,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限制。所以,煤炭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政工工作相关问题与矛盾关系。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与科技发展速度的提高,企业政工工作逐渐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心理学知识与法律等,并且对于复合型的人才要求也逐渐提高。

1.3煤炭企业的政工工作缺乏动力

煤炭企业所属位置一般是在偏远山区,周围的环境条件也比较差,企业政工工作待遇没有绝对优势,并且企业的根本经营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由于政工工作的思想基础属于初级阶段,其缺乏一定政工工作的系统。所以,企业政工工作人员量较为缺乏,在实际工作环节中政工人员缺乏动力和工作热情,有很多工作只停留在表面阶段。

2煤炭企业政工工作的转变

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主要有突出的有效性、人情味和参与性,从参与性与人情味的角度出发,将注解方式与说教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转变成为符合一定的心理规律的方式,并且在此基础上尽量使政工工作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使员工积极的参与并且愿意接受新思路的指引,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增强了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吸引力与说服力。

2.1人性化管理

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们不仅仅针对物质有所要求,还对精神层面提出相应的要求。现阶段人文关怀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企业由此着力追求人文关怀,例如:某市的煤矿会定期举办一些节目,节日晚会或者是联欢会,可以有效的增强一线职工敬业的意识,并且每年根据奖励制度评出优秀的班组长和群监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2.2文化性的领导

煤炭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企业的内在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同时也是煤炭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的水平提高的基础保障。通过文化性的领导,形成一定的共同价值观。煤炭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需要融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环节中,并且关注企业人员思想变化,在企业范围内营造一种亲情化的管理文化。并且在煤炭企业的政治思想文化引导上,还要加强典型示范作用,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积极的自强文化氛围,通过培养和挖掘符合现代化煤炭企业的科学发展观与推动员工各方面进步的良好的特色文化基础,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共性的价值观念。借助于新的思想教育思路和引导方式推动我国的煤炭企业的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思想文化建设,使煤炭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更上一层楼”。

2.3文化传播

为了整体提高煤炭企业的文化认知率,并且以多种形式和多种层次的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文化传播。借助于一些传媒载体,例如:内部的刊物、新闻媒体等,并且通过一些文化宣传活动进行安全文化的活动开展,可以使煤炭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

3政工工作新思路的强化

3.1落实政工工作新思路

煤炭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的基础点是创新、落实和建设制度。第一,企业需要建设与完善政治思想工作的网络化,并且需要强化领导责任制,目的是培养政工队伍建设的整体素质。第二,煤炭企业在开展政工工作时要扩展企业凝聚力。例如:通过宣传优秀员工的事例,并且相反的惩治一些违规违纪行为和个人,通过新思路的引导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不仅要在行动上实施创新,同时还需在思想上落实。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理论、内容等方面创新。首先要坚持以科学理论和新的理论武装职工群众的头脑。不断从实践中吸取新鲜经验来丰富和发展理论。换言之就是解放旧思想。其次,必要要求细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如何运用现代科学理论等,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面对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奉陪方式多样发展的趋势,广大煤炭工作人员思想有较大变化,应用发展的眼光审时度势,准确抱我煤炭企业职工思想童泰,认真思考积极应对。

3.2政工工作技术建设和思想道德基础建设

理论研究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煤炭企业政工工作在不断的规律发展中,进行科学化的方法研究,通过法制与德治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关注员工思想动态的实时变化,“以人为本”思想道路的基础建设,维护煤炭企业的根本利益。在煤炭企业政工工作中,思想道德的基础建设尤为重要,在现代化的市场激光机的逐步优化下,煤炭企业需要建立新思路的政治思想工作的相关体系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并且,法律和道德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科学化的监控机制。根据工作实际开展情况,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实现煤炭企业的跨越发展。

3.3创新、落实、制度建设是政工工作的关键

建立健全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需加强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责任,实现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培养出具有过硬专业技能及思想指征工作能力的队伍,树立楷模、扬正气加强对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对矿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做出重大的贡献、先进工作者还需加强对思政工作的正面宣传,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对于矿井中违纪违章行为要上黑榜,进行曝光批评;将独立的企业精神与煤炭企业工作人员的个人发展紧密相连,充分使职工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让职工主动积极的关心、支持、参与企业的发展和改革。

3.4思想道德建设

建立以煤炭企业为核心的思想道德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煤炭职工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平等友爱、诚实守信的人际关系,养成助人为乐、热情敬业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煤炭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将“以德治企”和“依法治企”二者充分结合。要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激励机制。一是在企业中建立起合理、科学的道德激励机制;二是多种需要激励有机配合:三是要根据职工需要及时变换激励方式。

4结束语

煤炭企业从发展到现在为止,煤炭企业形成一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政工工作。这些思想方法利弊并存。并且,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下,煤炭企业的内部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复杂化,需要在原有基础上改进思路。为了使煤炭稳定的发展,根据时代特点,使用创新理念、新思路的引导,将制度作为载体,实现煤炭企业政工工作的系统的建设,开展并且落实政工工作,是发展煤炭企业的政工工作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季.浅谈煤炭企业政工人员如何做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8(10-28)

[2]王向东.关于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和新举措的探讨[J].长治日报.2011(11-23)

煤化工企业论文篇5

关键词:企业文化管理 CIS 安全文化

1 企业文化管理与CIS理论概述

1.1 企业文化管理概述 作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管理在国内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被视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煤炭企业逐渐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型已成为必然,落后的管理方式早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企业生产管理的要求,因此,建立现代煤矿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管理,正是迎合企业转型的需要,同时也能够促进煤炭企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是企业的灵魂,在煤炭行业,完善的企业文化能够减少甚至杜绝煤矿事故的发生,保护职工的生命,实现企业的安全、高效、绿色和持续发展。具体来说,煤矿企业文化的建设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即外层文化与内层文化的建设。

1.2 CIS(企业识别系统)理论概述 组织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即根据企业的经营理念、个性和行为规范,对企业的各种形象资源进行整合,对企业的一切可视事物进行统筹设计、规划、控制和传播,使企业的形象识别要素个性化和统一化,以强化组织整体形象的视觉冲击力和市场竞争力。CIS分为MI(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BI(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和VI(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三个部分,相辅相成。(图1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企业的理念识别(MI)处于金字塔的最顶层,是企业识别系统的核心和灵魂。作为煤炭企业,理念识别可以理解为企业的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企业宗旨、管理哲学等,能够体现煤炭企业鲜明的特色和企业文化管理的深刻内涵。因此,MIS是CIS设计的关键部分。

组织行为识别(BI)即在MI的指引下,侧重于企业内部制度的制定、管理模式、员工培训等行为,并伴之以企业开展的公益活动、公共关系活动等的动态识别形式。与企业固有的规章制度相比,BI虽然也需要具体制度和纪律来对员工行为进行约束,但是BI更侧重于以制度为载体,创造一种能激发组织成员活力的机制,并且这种机制具有独创性和识别性。

视觉识别(VI)是组织识别系统中最直观、最具传播力与感染力的要素,是运用统一的、具体化的视觉符号,以最直观的方式传达企业的各种理念。其接触面最广泛,效果最直接,识别度最高。VIS的基本要素包括组织名称、组织标志、组织象征图案等;应用要素包括办公用具、设备、旗帜、标识牌、建筑外观、橱窗、交通工具、产品、包装用品、媒介传播等。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主要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构成,与之相对应的CI是由MI、BI、VI三者构成,其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基于CIS理论的企业文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推动企业文化的构建,使企业文化的管理更加合理、高效。

2 基于CIS理论的煤炭企业文化管理

2.1 煤炭企业文化的特征 ①服从并服务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在煤矿企业当中,企业文化的建设要重点突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生命第一,安全为天”是煤炭企业永恒不变的理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紧紧围绕怎样通过创造安全的生产环境、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来最大限度的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杜绝煤矿突发事故,最终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可见煤矿企业文化从本质上来讲又是一种经济文化,服从并服务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②制度约束性:与传统行业相比, 煤炭行业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在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中尤其是安全文化建设中,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员工行为是必要的,而且成效也是非常显著的。例如:瓦斯治理中的“一面一策”、“一通三防”制度等。③人性化:现代企业日益注重人性化、亲情化管理,煤炭企业也不例外。在企业文化中融入了更多的柔性因素,更加突出人的因素,制度建设上也更加强调和谐性。上级领导通过关注并及时满足矿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开展娱乐活动等来营造和谐的氛围,用柔性的管理方法让员工自我约束,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④创新性:创新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在企业文化建设的任何阶段都需要不断创新。企业文化的创新主要反映在管理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企业价值观创新等方面。现代煤炭企业管理中,都比较鼓励创新,完善企业文化创新机制,使企业永葆生命力。

2.2 基于CIS理论的煤炭企业文化管理

2.2.1 MIS管理 MIS是CIS战略的核心,企业的理念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煤炭企业要确立“企业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职工”的发展理念,即把“人性化、人格化”管理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煤炭企业只有在最大限度的降低甚至杜绝煤矿事故发生频率的基础上才能取得生产效益的稳步增长,企业的经济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因此在MIS管理中,要重点强调“人”的因素,在文化建设中处处体现人性化管理色彩,关心、理解职工,把职工个人价值的实现同企业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在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作用上的主动性、创造性。在煤炭企业的MIS管理中,要注重企业理念识别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精神文化内部的一致性,要保证企业的经济目标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统一性,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主体作用。

2.2.2 BIS管理 BIS管理与企业文化中的制度建设密切相关。煤炭企业可以从内部行为规范和外部行为规范两个方面加强企业的文化管理。一方面,完善培训制度,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规范作业流程;针对班队长、各级干部以及“三违”人员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明确职责;定期开展文化活动,增强员工之间的沟通,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合理规划矿区的人文环境,科学设计井下作业环境。另一方面,BIS的外部行为规范主要包括煤炭企业的人才聘用机制、公益活动、环保措施以及企业的宣传广告等方面。煤炭企业的人才引进计划应该以内部提升为主,外聘为辅,因为内部提升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同时井下作业经验丰富者产生不安全行为的概率远低于新进者。煤炭企业处于能源型企业,污染较为严重,矿区应该就此展开相关的公益活动,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同时加快企业转型的速度,降低能耗与污染,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2.2.3 VIS管理 VIS是以一种最直观的方式来传达企业文化,其融合了企业的物质文化和部分显性精神文化。煤炭企业的VIS管理可以从企业物质文化建设入手,尤其是安全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在VI设计中,煤炭企业强调的是“安全”,具体包括企业标志的设计、企业象征图案、建筑外观、矿区安全标语、橱窗等地面上的安全文化。此外,还包括井下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科学的人机设计,环境监控的现代化,技术工艺的本质安全化,信息警示的形象深刻化设计等。VI设计与物质文化的融合程度也是煤炭企业科技发展水平和资源配置标准水平的反应。

3 结论

CIS战略不仅是煤炭企业整体识别系统的建设,也是完善煤炭企业文化的战略,CIS的三个组成部分(MI、BI、VI)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内在一致性,是企业“软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与实施。文化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过程,煤炭企业的安全文化管理也是通过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层面的识别系统设计来引导职工潜意识中的行为规范,从而在本质上强化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推动煤炭企业的科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杨仁敏,李巍.CI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颜廷旭.基于CIS理论的煤炭企业管理文化建构,中州煤炭,2012年第一期.

[3]崔跃武.《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10期.

[4]方元务.煤矿安全亚文化研究,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三期.

煤化工企业论文篇6

关键词: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F406.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0155(2016)08-0007-01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煤炭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煤矿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煤矿企业不断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逐渐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为一体的生产体系,但煤矿安全问题受到了巨大的考验。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煤矿安全事故中,有80%以上的原因都与职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有直接关系,职工安全教育与培训责任重大。

1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一方面,煤矿企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在于保护职工的生命和健康,保证企业安全与发展,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加强对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有助于煤矿安全生产顺利开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作为高危行业,煤矿安全生产责任重大。为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煤矿企业必须从职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入手,不断地提升职工的安全技能与安全意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与管理的整体水平。这样才能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可见,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2现阶段我国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不足

2.1没有建立完善的长效培训计划

尽管煤矿企业相关领导以及安全管理人员,早已意识到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意义重大,也针对煤矿安全问题进行了培训,但是,这些培训往往是短暂性的、阶段性的,注重职业取证的过程,培训的效果不容乐观。另外,很多煤矿企业仅仅针对职工进行岗前培训工作,当职工上岗后,后期几乎没有培训要求,加上煤矿职工每天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很难召开。总之,现阶段我国煤矿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影响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2.2安全培训方式单一,内容陈旧

进行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安全前提下,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提高生产的质量与效率。这就需要将安全理论用于实践中,而很多煤矿企业安全培训的形式集中在理论培训中,包括专家讲座、安全宣传片等等。尽管职工当时接受了这些内容,但由于其不是主动接受的;尽管其拿到了相关的培训合格证书,但职工在煤矿实际生产中却不能对这些安全理论加以实践,导致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收获甚微。

2.3煤矿企业职工文化素质基础较差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职工以农民工数量最多,其文化素质基础较差,在培训教育过程中很难接受有关内容,对教育培训的内容不能理解与掌握,更谈不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煤矿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体系缺失,导致职工从心里不愿意接受安全培训工作,给职工安全培训造成阻碍。

3加强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措施

3.1强化职工安全法律意识

煤矿企业职工安全法律意识相对薄弱,井下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国家根据煤矿调查报告等,出台了关于煤矿安全监督条例等法律条文,规定了煤矿职工每年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煤矿企业,需要认真贯彻国家法律文件,加强对职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对于不能够按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个人或领导,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处罚措施进行处罚,提高职工对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

3.2制定长效安全培训计划

煤矿企业在完善企业管理工作的同时,需要意识到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需要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生产目标的长效培训计划,保证企业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提升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以及系统性。

3.3优化安全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

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建立在煤矿生产实际以及职工实际生活基础上,收集职工身边的事,将其作为教育培训案例的引入话题,这样更加能够触动职工的内容,保证教育培训的效果。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并不是简单的讲座,也不是照本宣科,应该立足于职工实际情况,不断的扩展安全培训的内容。另外,在新时期,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方式也必须加强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矿井仿真模拟系统等,不断的扩展职工的安全知识面。除了安全讲座外,还可以开展现场安全培训机制,利用现场的案例剖析,提高培训的直观性、形象性,提升培训的整体效果。

3.4加强职工安全培训过程管理

安全讲师是煤矿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中坚力量,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需要具有良好的业绩,只有通过相关的考核后才能给职工进行安全培训。讲师需要根据职工岗位、文化素质基础等差异,合理的调整与掌握理论知识讲授的快慢。培训的内容中不仅需要包括煤矿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技能,同时也需要注重对职工的安全素质培养。根据煤矿企业制定的安全培训计划等开展培训,还需要完善培训机制,建立有效的培训效果考核机制,对职工接受教育培训的效果以及讲师培训成果进行评定。培训考核的结果需要和讲师的工资奖金挂钩,与职工的升职、待遇等挂钩。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讲师与职工在培训过程中的积极性。对于严格按照培训要求完成的职工,需要全额兑换奖金、工资等;对于完成一半以上,但是还没有修完学分的职工,应该给予一定的处罚,同时兑现各类奖金。针对不同的受训群体,讲师还需要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合理的划分各类受训群体的必修课程结构;同时根据职工岗位学历要求等,设立基础理论进修班、安全知识延伸课程等等。

4总结

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责任重大,不仅关系到煤矿企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和煤矿企业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联系。现阶段,我国煤矿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还存在培训内容单一、方式枯燥,职工安全意识差等问题,还需要建立长效的安全培训机制,注重对培训过程的管理,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切实的提升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为煤矿安全生产打下基础,促进我国煤矿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荣.煤矿企业现代安全教育与培训方法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2014,15(2):114-115.

[2]虞海燕.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现状分析及方法措施[J].华东科技,2014,23(9):99-100.

[3]张凤杰,乔强.论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策略[J].

煤化工企业论文篇7

关键词:产业集群;专业化指数;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416.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2.0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06-03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现象,它被证实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学家近几年来一直在研究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并发展出了一套产业集群理论。本文借鉴国外产业集群理论以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浙江、广东形成的产业集群经验,研究贵州省煤炭产业未来的发展道路。在现代市场条件下,贵州应大力培育煤炭产业集群、创新制度条件、改善市场环境,将贵州的煤炭储量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贵州省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贵州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素以“西南煤海”著称,煤炭资源丰富。截止2004年底,全省已累计查明的煤炭保有储量达587.29亿吨,相当于南方九省区储量之和,居全国各省第五位[1]。全省煤炭具有种类齐全,煤质较好,埋藏浅、易开发、后备储量大、分布相对集中等特点 。从煤炭分布看,全省煤炭主要集中分布于西部的六盘水(六枝、盘县、水城)和毕节地区,占全省储量的76%。六盘水煤田是江南最大的炼焦煤基地,炼焦煤占全省保有储量的84%,毕节地区的织金、纳雍、大方煤田是居全国第二大的无烟煤分布区[2]。贵州煤炭产业一直受到国家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贵州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产煤基地。尤其是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煤化工行业的投资和技术改造,实施节能降耗、扩大产能、增加品种和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原煤产量和煤炭产业总产值每年不断提高,企业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贵州1999―2008年的原煤产量和煤炭工业总产值变化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贵州煤炭的产量保持着平稳较快的发展。产量由1999年的4025万吨提高到2008年的11798.46万吨,贵州省煤炭产业发展形势喜人,但与产煤大省山西、内蒙古等省区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贵州省煤炭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模效应不显著,资源消耗过大

由于贵州省是欠发达地区,工业生产落后,资本欠缺,企业管理人员和政府官员的经济发展观念陈旧,长期以来一直粗放开采煤炭,煤炭企业规模过小,企业之间恶性竞争加速了煤炭资源消耗速度;部分小煤矿切割了可建大矿的资源,使得大型企业无法开采充足的煤炭资源,无法发挥大型煤炭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2、环保工作欠缺,煤炭生产安全差

由于企业环保意识薄弱,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的环保工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大部分企业只追求丰厚的经济利润,忽视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身心健康遭到严重威胁。贵州煤炭资源的开采以地下开采为主,除了盘江煤电集团公司、六枝工矿(集团)公司等大型煤矿企业以外,大多数生产技术水平低,装备差,效率低,基本上是非机械化开采。

3、产品结构不合理

贵州省煤炭产品品种单一,大部分以原煤形式直接外销其他省份,没有中间产品加工过程,煤加工产品质量和档次低,产业链短,煤炭深加工产业规模更是小之又小,高附加值产品少,大多以初级产品为主。

三、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

关于集群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马歇尔(1920)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讨论过特定产业地点的外部条件问题,运用了“外部经济”这一概念对集群问题进行了讨论[3]。克鲁格曼把劳动市场共享、专业化附属行业的创造和技术外溢解释为马歇尔对产业集群理论的三个关键因素[4]。区域经济学家韦伯最早提出聚集经济的概念。他在190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在高级集聚阶段,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在地理上聚集在一起的地方工业化就是企业集群。具体地说,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一群有交互关联性的各行企业和一群专门为这些生产性企业服务的服务性企业在相邻地理位置聚集的有机共同体。它一般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关产业,产业集群不但有畅通的销售渠道、全面及时的市场信息、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环境,而且集群内各个企业相互之间积极地交流对话、共享社会关系网络、共享市场机会及分担风险。正是这些优良特点使产业集群成为各国、各地区争相追求发展区域经济的有力工具。

四、贵州发展煤炭产业集群的可行性

1、贵州煤炭产业集群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区位条件

贵州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特殊的区位条件使得产业集群的发展成为可能。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认为生产要素是发展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按照此理论,贵州具有发展煤炭产业集群的生产要素条件。从生产要素来看,贵州拥有十分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区位条件,贵州发展煤炭产业集群具有竞争优势。就区位优势来看,由于近几年在交通建设方面的大力投资,贵州已经成为全国西南交通枢纽中心,此外贵州在区位上还具有近海、近江、近边的“三近”区位优势,是我国大西南通向华南地区、“三亚”地区的出海出境重要通道和陆路交通枢纽,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交通哽喉和次前沿地区,这样的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十分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

2、煤炭产业是贵州的比较优势产业

根据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和过程来看,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以比较优势产业为基础,一个地区只有在比较优势产业上才有可能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本文以专业化指数法来研究判断贵州煤炭产业是否为比较优势产业。

β指数表示地方专业化指数,其分子是地区J的产业I占该地区全部产业总值的份额,分母是产业I占全国全部产业总值的份额。据国家统计年鉴和贵州统计年鉴可知:贵州2008年煤炭规模以上总产值为113.58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为2741.9亿元。全国2008年煤炭产业规模以上生产总值为9201.83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为249529.9亿元,得出β指数为1.12,由此可知,贵州煤炭产业总产值在贵州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要大于全国煤炭产业总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煤炭产业是贵州的比较优势产业。

3、贵州发展煤炭产业集群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

贵州煤炭工业经过数十年的艰辛发展,已建成江南最大煤炭工业基地,逐渐发展出水城、盘江、六枝大型龙头骨干企业。龙头企业的形成将会极大地带动煤炭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煤炭加工产业近几年同样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合成氨、炼焦化工、乙炔化工三大煤化学工业产品系列,产值和销售收入每年不断高速增长,企业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为贵州煤炭产业集群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2005年,全省煤化工行业总资产42.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5.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9亿元,与2000年相比,资产净增14.4亿元,销售收入增长281%,工业增加值增长167%[5],贵州“十一五”规划将继续大力发展煤化工,力争全省煤化工产业2010年的工业增加值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达20亿元以上[6]。

五、贵州发展煤炭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产业集群不是简单地将企业集中在同一区域就能形成,世界上著名的产业集群都经历过很长的建设形成时期,只有在理论上充分理解、在实践上充分把握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依托自身的各种优势形成秩序井然、配套全面、服务完善和具有自身特点的产业集群格局。根据世界各国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律和经验以及贵州煤炭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对贵州发展煤炭产业集群提出五大政策建议:

1、建立良好的制度性保障

贵州煤炭产业集群的形成在开始阶段不能全靠市场机制起引导作用,必须由政府制定出良好的制度性政策来扶持、引导和规划产业集群的发展。首先,政府要在原有的集群发展基础上制定出合理、具有前瞻性的产业集群规划,这份规划要能很好地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防止重复建设以免导致恶性竞争。其次,要建立创新工作机制,出台财政、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进驻产业集群,扩大集群规模。

2、大力发展煤炭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链条的完善

首先,政府需要为进入园区的企业进入园区投资尽可能提供土地、税收优惠,简化办事程序,改善投资环境,加大为产业园区供电、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供安全、优美、整洁有序的园区工作和居住环境,为投资者提供便利的基础设施和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其次,根据煤炭产业结构特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能够与煤炭形成产业链的企业入驻园区,注重引进企业与园区原有企业的配套性和相关性,比如:可以引进以焦煤为原料,可以生产乙炔、乙醇等化工产品的企业。

3、大力发展生产企业,健全服务配套体系

生产企业是产业集群发挥其整体优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贵州煤炭产业集群诸如咨询中心、技术服务中心、会计师事务所等生产企业极其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产业集群发展的缓慢。为此政府应大力引导金融、法律、物流、信息服务、技术辅导中心等配套服务体系在产业集群内形成,为企业的创新提供必要的创新平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和电子商务,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7]。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经济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贵州属于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系统很脆弱,因此应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发展煤炭产业集群的同时,尤其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一方面要鼓励企业改进生产工艺、选择清洁生产,努力降低生产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政府环保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予以整顿,对污染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予以资金鼓励。

参考文献:

[1] 汪宗德.贵州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贵州大学,2007.

[2] 李烨、张毅.贵州煤炭企业产业转型的后续产业选择[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9,(01).

[3] Alfred Marshall.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Canada Masrer University, 1899.

[4] 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1929:183-199.

[5]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汇编:416.

[6]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汇编:416.

煤化工企业论文篇8

一、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政治思想工作其实就是对人的工作,对煤矿企业来说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煤矿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形势下,我国煤矿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不明确。

根据实际经验分析,部分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相脱离的,这样既费时耗力,收效又不大,忽视了对企业安全生产与经营管理的促进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出现了党政分工与企业安全生产与经营管理相脱节的现象。

2.政工人员的素质不高。

煤矿企业中一些政工人员的素质与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专业水平不足、缺乏工作热情的现象出现。工作不能与实际相结合,工作方法和手段老套,工作思路得不到创新,这样就导致了思想政治工作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容易造成职工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逆反心理。

3.企业职工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热情不高。

企业对思想工作的重点往往放在说上,忽视了该对员工做点什么,就造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有效的工作平台,对员工积极性的调动也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致使员工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热情不高。

二、对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措施

1.要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当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工作,首先要保证煤矿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煤矿职工在作业过程中时刻面临着自然灾害,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显得就越重要,就越要在这个时候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保持紧迫感与使命感,要在政治的高度上,关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把思想政治工作带到日常工作中来;还要与职工打成一片,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以及工作情况,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2.围绕中心工作加强对职工安全思想教育。

安全生产是煤矿工作的重点,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煤矿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对安全生产的先进代表进行表彰,对于三违人员进行批评教育,论文格式可以通过开展职工安全知识竞赛、职工安全责任区以及职工家属爱心恳谈等方式来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保证安全生产。企业要围绕生产经营来开展工作,实现高产高效。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体质增效等活动,把员工的思想政治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结合起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让员工享受到企业发展带来的成果。企业还要围绕管理展开工作,坚持政治思想工作的中心,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保证工作能够达到实际的效果。

3.确立政治思想工作者的主导地位。

新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用发展的眼光、新的思路与方法来看待问题,不断改变旧的观念,从传统思想中解放出来,不断更新观念、解放思想,走出各种政治误区。新时期,煤矿企业政工干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就是要以身作则,政工干部的主要是培养和教育人,其工作性质就决定了其要以身作则,只有这样企业员工才能信服,思想政治工作也才能得到顺利开展。

4.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煤矿企业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始终围绕员工来展开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就是要尊重人,煤矿企业要始终坚持把员工摆在主人翁的位置上,让职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来,使他们的地位、权利以及责任得到充分的尊重,还要加强对员工的理论教育,使员工的思想观念得到及时的更新,不断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使员工与客观形势的需要相适应。其次,就是要关心人,要注重人文关怀,为职工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为劳动、知识、管理以及技术等创造氛围,提供条件。还要加大对员工的生活福利的投入,让员工感受到企业温暖。还要注意做好信访工作,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要为员工办实事。最后,教育人,随着煤炭企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多,因此,企业要注意对员工素质的提高,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平台。企业要不断拓宽员工培训渠道,提高培训的质量,让职工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技能,使员工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5.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创新。[LunWenData.Com]

要加强对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首先就要解放思想,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员工的头脑,让员工从实践中来体验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把员工从旧的理论中解放出来。其次,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以及企业制度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用科学的理论去分析以及认识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要对科学理论与知识进行运用,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还要借鉴现代管理经验,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对方式方法进行创新。企业在做好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还要以人为本,营造公平、公正的企业内部环境,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断增强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6.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创新。

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因此,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内容的时效性。随着经济结构、社会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组织形式的日益多样化,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坚持与时俱进。对我国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创新可以有以下几个途径:

(1)根据企业发展的主旋律,适当开展当前形势的教育,为员工营造一个学习与竞争的环境;(2)使现代企业制度与市场规范接轨,充分调动员工学习和实践的热情;(3)围绕煤矿企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引导员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断增强企业员工辨别是非的能力;(4)根据企业管理思想、模式的发展,煤矿企业应积极实施文化建设、组织建设等,不断加强对党政精神的学习和贯彻力度(5)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与信誉。

目前,企业通过宣传思想工作、建设企业文化、科学的组织建设等形式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落实到员工活动中去,成立检查监督小组,不断完善督察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上不断创新,使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结语:

上一篇:标准化建设论文范文 下一篇: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