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进餐常规的培养与实践

时间:2022-10-08 02:18:52

小班幼儿进餐常规的培养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262-01小班幼儿刚从不同的家庭环境走进幼儿园,有的幼儿不会自己吃饭还要人喂,有的不会正确拿小勺,有的把饭菜撒在身上、桌上、地上到处都是,有的挑食、偏食,有的站着吃、蹲着吃、跪在椅凳上吃。有的幼儿是边吃饭,边跑,边玩,吃饭能吃两小时,真可谓是五花八门。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针对这一现象,培养小班幼儿进餐习惯的养成是尤为重要的,进餐习惯的养成也直接关系着幼儿的营养状况。同时还要对幼儿进行必要的饮食安全教育,如在进食热汤或喝开水前必须先吹一吹,以免烫伤;吃鱼时,要把鱼刺挑干净,以免鱼刺卡在喉咙里;不要拣地上的东西吃等等。在实践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

1.餐前洗手是重要的环节

用故事、游戏、观察等方法让幼儿懂得"为什么要洗手"、"不洗手会怎么样"的道理,通过儿歌《洗手歌》并运用动作示范法直观地告诉幼儿洗手的正确方法。"卷起袖,淋湿手,打上肥皂搓呀搓,搓手心,搓手背,指缝指尖都搓到。搓四指,搓拇指,再把手腕搓呀搓,哗哗流水冲一冲,甩甩甩,一二三,擦呀擦,我的小手最干净"。在老师的讲解和带动下,幼儿在水池旁学习洗手,慢慢地幼儿学会了并独立完成。

2.生动有趣的餐前食谱介绍,引起幼儿的食欲

同时在进餐过程中,为幼儿播放柔和、安静的音乐,使幼儿能够心情愉快地进餐。

3.学习正确地进餐方法

通过故事《华华变花花》、《大公鸡和漏嘴巴》使幼儿懂得吃饭时不专心东张西望,就会造成桌面、地面、身上的不干净,养成不剩饭,不洒饭的好习惯。运用手偶游戏《胖胖熊和瘦瘦熊》、《挑食的小小》、儿歌《幼儿园饭菜香喷喷》、看图讲述《吃得真干净》教育幼儿懂得营养的合理搭配,不能挑食、偏食等。观看图片《进餐礼仪》比较两组图片的不同,请幼儿来判断进餐的正确行为。如:坐姿、餐具的使用等。

3.1学习餐前儿歌,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进餐方法。如《吃饭歌》——小勺子,拿拿好,小饭碗扶扶牢,小眼睛看好碗,吃得干净真干净,吃饭时,要坐好,慢慢吃,细细嚼,不掉饭,不洒汤,好好吃,长得高。《进餐礼仪歌》--要做文明好宝宝,就餐礼仪不能少。筷子勺子不乱敲,讲话嬉笑就不好。不挑食也不剩饭, 细嚼慢咽肠胃好。餐后收拾少不了,比比谁是好宝宝。为了不让饭菜撒在桌子和衣服上,要求小朋友一手扶住碗,另一个手拿勺子吃饭,吃饭时不要东张西望,小朋友身体要向前倾,接着小碗吃。

3.2观看图片进行总结,讨论正确的进餐方法。入座后两脚自然的放在座位前,人要坐正;一只手扶碗另一只手拿小勺(教幼儿用右手的三指拿小勺),能一口饭一口菜搭配着吃,将自己碗里吃干净;示范用毛巾擦嘴的方法:用小方巾擦一下嘴对折一下,再擦一下嘴对折一下。小班幼儿都能很好地做到;站起来把凳子放到指定的地方,学习餐后收拾将桌面上的饭粒及骨头等捡到自己碗内。把碗内的残渣轻轻倒入纸篓内;把自己的餐具和毛巾轻轻地送回家(放在指定的盆中)。

4.保护牙齿做到餐后漱口

学习儿歌《漱口歌》--含口水,闭上嘴,咕噜咕噜吐出水,牙齿干净白又白。学做动作:先喝口水,然后闭上嘴,两腮鼓动,最后轻轻地把水吐出来。提醒幼儿不能把水咽下去,也不能喷出来。注意把水吐到池子里面)。用毛巾擦嘴。

5.有效的进餐评价

大家共同制作"健康宝宝"评比表,在进餐中,利用照片、小贴花等分几方面进行评比如:坐姿好不讲话、不挑食、不撒饭、漱口、擦嘴等。在进餐过程中,对不同的幼儿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如榜样示范法、 座位安排法 、鼓励表扬法、积极竞争法、建议提示法等来促进幼儿的进餐习惯的养成。

6.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家长通过各种手段(谈话、故事、情景表演)等,对小班幼儿的进餐常规进行培养,以养成卫生进餐、独立进餐、不挑食、不偏食等良好的进餐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在幼儿园幼儿的进餐教育就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保持幼儿良好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应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规则,是幼儿园教育和保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位小班的老师,我们将继续鼓励幼儿、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上一篇:浅谈自主探索能力如何在幼儿教学中培养 下一篇:浅谈倾听儿童的百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