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

时间:2022-10-08 01:31:20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条件及运动的性质。

(2)掌握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其大小、方向。

(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解决自由落体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实验在情景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主动性,培养学生敢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得出

四、教学思路与设计理念

将物理引入生活,从生活中举例。本课程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如何引入和分析论证课题;二是由打点计时器实验数据分析及频闪照片得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前者是教学的组织进展形式,后者是课题的重、难点,两者相结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分析推理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师生合作共同探究

七、教具准备:课件、牛顿管、刻度尺、铁架台、计时器、电源、重物、纸片

八、教学过程

(导入)上一节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那么,在我们生活实践中有哪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呢?

课件显示汽车的启动,刹车过程,六楼高空坠物等。

引出:今天我们将对最常见的一种运动――物体的下落运动进行分析。

(演示实验,师生互动)

分别将1.重物和纸片;2.重物和纸团;3.纸片和纸团,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请同学们观察他们下落的快慢。

由学生观察并得到:1.重的物体下落更快;2.物体下落的快慢似乎与质量无关;3.物体下落的快慢应该与空气的阻力有关。

如果我们排除空气阻力的影响,我们又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演示实验)利用牛顿管演示金属片和羽毛在1空气、2真空环境中下落的快慢(附:事先抽成真空做2实验,再现场充气做1,现象区分明显,效果更佳)

学生观察得到一致的结论: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任何物体下落的快慢与质量无关。

(新课教学)

1.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在有空气的空间,若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我们可以忽略阻力,物体的下落就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忽略次要因素而抓住主要因素的科学研究方法。现在我们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实验)利用打点计时器来研究重物的自由落体运动。

复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和纸带上的数据处理方法。由学生完成实验设计,探究并得出结论:相等时间内重物下落的位移越来越大,且由X=at2=恒量,判断出重物的下落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

(课件演示)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

分析频闪数据,进一步证实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的性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我们发现在同一地点不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快慢相同。那么这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就是相同的。我们将它称为自由落体加速度,又叫重力加速度。

3.自由落体加速度(重力加速度)g

方向:竖直向下

大小:与纬度有关,纬度越高g越大,纬度越低g越小。一般取g=9.8 m/s2或g=10 m/s2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4页)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都适用,同学们能否得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表达式?(由学生自主完成推导)

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t=gt;

h=■gt2;

vt2=2gh

九、课堂反馈

课本45页第2、3、4、5题。

十、课后做一做: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测自己的反应时间。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教学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下一篇:让物理课堂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