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时间:2022-10-08 12:26:58

浅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摘要】内部控制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是衡量现代企业事物管理的重要标志。本文对我国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目标、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随着国际资本不断介入我国市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势在必行,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面。这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是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对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内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是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性有关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指与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关的控制。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有些控制措施既可以用于会计控制,也可以用于管理控制。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其主要作用一是有助于管理层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二是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三是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除此之外,保证单位内财务活动的合法性也是内部控制的目标。

二、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

良好的内部控制虽然能够达到上述目标,但无论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多么完善,它都无法消除其本身所固有的局限。人们对这种局限性也必须明了并加以预防。其主要表现一是受成本效益原则的局限;二是如果负有不同责任的职员忽视控制程序、错误判断、甚至相互勾结、内外串通舞弊等,往往导致内部控制失灵;三是管理人员,逾越控制,对设置或实施的内部控制不予理睬,也会使建立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四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滞后,不能适应新的经济情况。

三、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在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应当考虑成本与效益原则,争取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以实现公司的目标

任何管理工作都要讲求经济效果。为建立某项控制要花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付出一定的代价,但这种代价不能太大,不应超过建立这项控制所能带来的控制收益。企业应当在综合考虑控制成本效益的基础上,建立能为会计报表公允表达提供合理保证的内部控制。一些理想的内部控制往往因为成本过高失去了自身的价值,但控制程序不应该对工作效率和获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内部控制要能有效地支持企业的市场竞争,扩大市场份额。

(二)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单位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设立必要的控制程序用以保证达到一定的目的

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担任,既可能弄虚作假,又能够掩盖其舞弊行为的职务。单位的经济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五个步骤:即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一般情况下,如果上述每一步骤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实施,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便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而组织规划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不相容职务相分离

如会计工作中的会计和出纳就属不相容职务,需要分离。应当加以分离的职务通常有: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要分离;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审核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记录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保管某项财产的职务与记录该项财产的职务要分离等等。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即两个人无意识同犯一个错误的可能性很小,而一个人舞弊的可能性大于两个人。如果突破这个假设,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就不能起到控制作用。

2.组织机构的相互控制

一个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需要而分设不同的部门和机构,其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应体现相互控制的要求。具体要求是: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限必须得到授权,并保证在授权范围内的职权不受外界干预;每类经济业务在运行中必须经过不同的部门并保证在有关部门进行相互检查;在对每项经济业务的检查中,检查者不应从属于被检查者,以保证被检查出的问题得以迅速解决。

(三)全面规范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促进会计工作有序进行

有效的会计系统应当做到:1.确认并记录所有真实的经济业务,及时并充分详细地描述经济业务,以便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对经济业务做出适当的分类。2.计量经济业务的价值,以便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记录其适当的货币价值。3.确定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以便将经济业务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4.在财务会计报告中适当地表达经济业务和披露相关事项。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实施,并使之不断完善,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以观察其是否有效执行,执行中的效果如何,存在什么问题,从而不断修改或调整有关控制环节的措施,促使内部控制日趋合理、有效。

上一篇: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当前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