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盖挖逆筑施工技术浅析

时间:2022-10-08 12:17:04

深基坑盖挖逆筑施工技术浅析

摘要:通过轨道换乘中心工程盖挖法施工实践,介绍了盖挖法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具体阐述了现场实践运用的施工管理技术,土胎模、插筋预留、盖挖法成品保护等对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基坑; 施工技术

Abstract: through the orbit transfer center project WaFa cover construction practi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cover WaFa control points,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soil tire model, reinforced in reserve, cover WaFa finished products such as the protection of similar projects in the futur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轨道换乘中心工程位于既有路地下,主体为轨道换乘中心工程大里程盾构井,长约80m,宽15.3~20.5m,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500平方米。主体结构为地下四层矩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坑渡线段深约24.8米,端头井段基坑深26.3米,顶板覆土2.3米,

关键词:土胎膜 插筋防水 混凝土

2 土胎模施工

采用复合结构地模,即150mm厚C20混凝土找平层+竹胶板;下反梁在基土层处理完成后,采用反开槽工艺施工,用240mm砌砖+20mm砂浆面层+竹胶板。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对局部进行换填处理,以保证地模的强度、刚度及施工精度,最大限度地减小层板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不均匀沉降,

本部分施工应注意以下两点:

(1)土模基土层的施工时应:按结构几何形状,通过降水确保基土面基本干燥;在土方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并预留200mm左右人工检底,并对地基进行承载力检测,对承载力不符合要求的局部软弱地段进行水泥石灰土换填处理。

(2)板梁结构土模结构施工时应注意:板结构土模顶面标高提高10mm作为预留沉降量,梁处在每隔柱之间设置二次抛物线的预拱,跨中为15mm,精确控制混凝土找平层标高,允许偏差为+10mm,进行压光处理后要精确控制其平整度,允许偏差10mm,土模施作完毕后涂刷长效脱模剂以保证脱模效果。中柱地模参照侧墙处地模。

3 墙柱的插筋预留

因采用逆筑法施工,墙柱插筋定位的准确性是保证上下结构连接质量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由于地铁结构墙柱筋数量、规格繁多,采取以下措施为保证施工质量:

(1)严格按设计要求间距施工;

(2)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插筋偏位,柱插筋时放置井字形钢筋网,按放样位置安装插筋,将每根插筋与钢筋网焊接,而后再套入箍筋,箍筋与井字筋、插筋点焊,每个节点固定两道。

(3)浇筑混凝土时,派人看护钢筋,纠正可能出现的偏位。

(4)对插筋加套保护帽加以保护,以减少土体对插筋的腐蚀。

4土方开挖

1、进度控制

逆做过程中土方开挖的快慢影响下层底板施工的最早开始时间,而下层底板早点施工可有效的控制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减小墙体变形量。故开挖过程中合理根据施工层层高安排机械,根据坑内已有中间桩、降水井合理安排挖土路线。

2、成品防护

开挖土方过程中须对上层混凝土垫层进行破除,破除时要做好成品保护,保护好结构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1)对上一层底板可以采用多点位顺茬震动剔除;

(2)对侧墙和柱部位(由于预埋砂的存在)应尽量避免机械破除,采用人工破除,这样可有效的保护预埋插筋;

(3)对较难破除的混凝土垫层,不宜将砼垫层留置面积过大,以免垫层应重力过大的作用突然掉落。

5防水施工

1、卷材铺设要点

(1)卷材与地连墙固定,采用水泥钉穿原材补丁垫块后由卷材上部钉入地连墙,将卷材悬挂住,再用100mm×100mm原材补丁对钉点进行100%粘接补强,如下图。

防水钉点示意图

水泥钉布置间距按铺设高度每2米竖向增加一排,水平间距500~600mm或每幅卷材端头宽度上不少于3颗布置。根据卷材厚度不同,现场可以自行调整,遵循卷材不下滑,钉点处卷材不出现由于应力过大导致的变形和尽量少钉的原则。

(2)采用水泥钉固定的卷材上面是开口的,在进行后续工序施工,如绑扎钢筋、吊装梁钢筋时,避免摩擦和碰撞导致卷材脱落或破损。需进行钢筋的焊接或气焊切割时,应在对应卷材部位放置湿润的模板进行阻燃,避免飞溅的焊渣烧穿卷材。

2、钢边止水带

(1)基本做法:钢边止水带安设位置要准,其中间橡胶条中缝与施工缝重合,并安设到墙、板二分之一处,做到平、顺、直。采用Φ6圆钢制作成“U”型筋,“U”型筋两端分别与主体钢筋绑扎牢固,将钢边止水带放入“U”型筋内进行固定。

钢边止水带固定示意图

(2)接头做法:钢边止水带在转角作成圆弧形,半径不小于100mm。 水平施工缝与环向施工缝连接处采用“十”字或“丁”字进行连接。钢边止水带的接头连接或对接连接均应采用热熔接头。主要操作流程:先对钢边止水带止水橡胶部位进行切口,使得两端能够吻合,连接紧密;再对钢边进行铆钉锚固;之后热熔设备就位,放置专用填充料,填充密实后拧紧热熔设备,开始加热。加热升温过程约10分钟,最后温度约120℃。

6 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浇筑前,做好清仓处理。

2、混凝土浇筑方向的确定:纵向由新旧的混凝土接触面处向挡头板方向浇筑,竖向分层浇筑,层高为500mm左右。

3、混凝土的浇筑为混凝土逆向连接技术:为了防止连接面产生干缩裂缝、气泡和空洞等不密实现象,防止渗漏水,施工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前期混凝土底部浇筑成30°斜面,将斜面清理干净并凿到新鲜混凝土.以便灌筑后期混凝土时能将空气排除干净,保证新旧混凝土严密结合;

(2)模板上缘高度要比前期混凝土底面高出200~300mm,以便后期混凝土能依靠高差产生的压力.使后期混凝土连接更加密实;

(3)侧墙采用高流动性细石混凝土,顶部区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利用混凝土的微膨胀.补偿后期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干缩量;

(4)除常规振捣外,在新旧混凝土连接面和下灰口之间采用二次振捣。

4、边墙施工完毕,按规范要求进行养护。

7 、施工缝加固注浆

主体结构封井结束后,为保证结构的防水效果,对所有施工缝均进行加固注浆。注浆材料采用纳米水泥。注浆压力以浆液能顺利注入为原则,注浆压力可按不超过0.4Mpa来控制。当注浆压力超过0.4Mpa或渗水湿迹有明显增大时停止注浆(这是由于水泥基材料自身泌水性质决定)。施工时须注意以下两点:

1、注浆施工时,应尽量保证各管注浆量均衡;

2、纳米水泥注浆须在3天后水泥水化反应完成后观察墙面状况在反复注浆;

8、结语

通过对以上作业要点的控制,整个基坑完毕后,周边建筑物保持稳定,实现了安全、优质、高效的建设目标,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人认为施工现场控制主要做好以下方面:

(1)土模基土层严格按结构设计标高、平面位置及主体结构纵向2‰的设计坡度测量放线,施工中加强控制,施工允许偏差要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并注意预留沉降量和预拱度。

(2)严格墙柱插筋定位的准确性,施工时派专人看守,并注意防腐。

(3)混凝土下步施工时最好成品保护,保护好预埋插筋,并注意剔除块体留置大小。

(4)防水卷材的定位、加固和工程实际中的防护要做做精,防水是地下施工的关键。

(5)根据施工不同部位,运用正确的混凝土能对成品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分析 下一篇: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