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语文教学的主问题意识

时间:2022-10-08 12:01:26

略谈语文教学的主问题意识

一篇课文可讲内容很多,教师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满堂问”或“碎问”现象,“随流飘荡,任意东西”,最后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而教师则出力不讨好。为杜绝这种现象,教师要做出积极的改变,即教师要有主问题意识。

主问题,是教师在备课中发现的文本的核心——题眼,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主问题来带动其他问题,它是进入文本的钥匙,它是贯穿文本教学的线索。

如《天上的街市》一文,在通读诗歌后教师可抛出问题:“郭沫若笔下天上的街市是个怎样的街市?”学生会回答富庶的、美丽的、自由的。第二个问题自然而来:“你是从哪些诗句发现的,这是什么写法?”。第三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联想?”在品读、点拨、引导中完成教学。再如讲《惠子相梁》时,我紧紧抓住“庄子见之”展开教学:庄子见惠子的背景是什么?庄子为什么见惠子,是“欲代子相”吗?见惠子时庄子的态度、立场是什么?这样设计环环相扣、富有层次性的问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获得第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的杨聪老师执教的《云南的歌会》很有“意思”,文中两处提到“意思”一词,一处是第四段“最有意思的是云雀”(言外之意前面所写也是有“意思”的),一处是第五段“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言外之意是后面所写更有“意思”)。杨老师抓住“意思”不放进行创新教学,板块一:发现意思。你觉得作者所写的这些有“意思”吗?板块二:没“意思”。有人认为没“意思”,理由是第四自然段自然环境的描写太多了,冲淡了歌会的主题,宜将其中描写自然环境的部分去掉,你同意吗?为什么?板块三:作家的“意思”。本文选自《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进入教材时省略了前面一段文字: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你认为本文“活”在哪里?

找到教学的主问题并非易事,最根本的就是教师要下功夫读懂文本,深入文本,具有较强的驾驭文本能力。那么,教师该从哪些方面下手呢?我个人的体会是,文本解读是一个“浮上来—沉下去—再浮上来”的过程。

1.浮上来:教师要投入地读。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说过这样的教育感言:我备课,决不先看参考书,自己备好了,可以参考一下,每一课都要经历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独立思考的过程”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文章到手,教师首先敢于扔掉教参、解析等“拐杖”,认真读上几遍。于永正老师说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说得明白点,就是教师先自己解读教材、体验教材,然后于课堂上引领学生重走自己解读、体验的过程。”所以,教师拿到一篇课文后,要像学生拿到一篇新课文一样,平心静气、逐字逐句地朗读、标记、圈画,亲身经历学生阅读体验的过程。怎样才能把课文读懂、读好呢?教师需要像学生读书一样主动读书、内化语言,遵循学习汉语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披文—触物—体情”,“寻言—明象—悟道”,“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想一想: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我不懂,对哪些问题我还有哪些不同看法。这样老师知道水的深浅了,教起课来自然心中有数。

2.沉下去:反复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的“天上的明星现了”一句中“现”与“亮”之辨别,“请看那朵流星”中为什么用“朵”做量词,几个“定然”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倾向等。教师必须反复吟诵,读出点自己的东西来,才能叫读懂文字,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通过教师对语言文字的“细嚼慢咽”,整体感知课文,吃透教材的每一个“角落”。因为一些最细小的问题,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标点,有时却是最基本、最有质量、最含有语文味的,甚至能带动全文,应作为教师解读文本的重点。如《芦花荡》一文描写老头子“复仇”这一事件时,写道他把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如果换成“一个个投进嘴里去”效果有什么不同?“一个一个”可见吃的速度慢,衬托了老头子休闲自得的心情,符合他“过于自信”的特点,食物引诱的效果也就有了;“一个个”表示吃的速度快,效果不如前者。

3.再浮上来:教师跳出教材看教学,自然会找到文本中隐形的“线”,或是情,或是物,或是人。还要考虑本篇文章在单元整体中所处的位置,所担负的教学任务,然后阅读教参中对文本的解读。

上一篇:初中英语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下一篇:预设 达成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