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文深教”中的备课策略

时间:2022-10-08 11:33:36

“浅文深教”中的备课策略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深入探究课文深意。作者针对此问题,从题目、写作背景、体裁等方面提出,语文教师应采用“浅文深教”的备课策略,以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备课策略 “浅文深教”

我市举办的语文教师优课评比落下了帷幕。认真地听了7节的决赛课却感到了一丝失落。参加决赛的都是从各校选的业务能手,教学的基本功无可置疑,可是引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都是隔靴搔痒,抓不到要领。比赛的课题是“80后”,知名作家安宁的《无法不对你残酷》。文章叙述的是作为姐姐的作者利用“残酷”的方法,使初到北京读书的弟弟快速走向成熟。绝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寻找表现姐姐对弟弟“残酷”的四件事情,找出姐姐“残酷”给弟弟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自信、坚韧、成熟,进而提升出姐姐外显的“残酷”实则是对弟弟的真爱,磨练也是一种财富。

文章文字浅显,篇幅短小,学生阅读没有文字上的障碍;对于主题的认识也能体会到姐姐的真爱,能品悟出磨砺的价值。40分钟的课堂,不少老师走上了一条“浅语文”之路,原地踏步,没有提升学生的认识。这里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如何“浅文深教”。

一、浅文深教,在题目上推敲

对文章的解读其实和写作文审题一样,要抓住标题中的关键词。不少老师都关注了“残酷”一词,从文中找出体现“残酷”的事情,读出了“残酷”后面的关爱,却忽略了对“无法不”的揣摩。“无法不”这是姐姐内心的矛盾和纠结,这恰恰是学生难以读深读透的,也是老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很多学生认为弟弟、母亲觉得姐姐的做法残酷,实际上对于这么做,姐姐难道不觉得“残酷”、“不近人情”吗?又为何是“无法不”呢?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前面两个问题的理由,适时地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姐弟俩的生活背景,学生逐渐会明白“残酷”的背后不仅仅是对弟弟能力的培养、历练,更是一个贫困的山区孩子改变命运,在大城市中生存的唯一选择。“无法不”中有着生活的沉重和苦涩。这是学生缺乏的生活体验,也是真正走入作者内心情感的关键所在。

学生在交流阅读体会的时候,把目光集中在“磨练”上,提炼出了“磨练也是一种财富”的见解,并且用帝王蛾的挣破茧缚方能重生和山鹰断翅历练飞翔的故事来加以论述。如果老师能及时抓住契机进行追问,其实这也是“无法不残酷”的现实,这也恰恰是帝王蛾和山鹰生存的需要。老师“吃”透了教材,对于学生的课堂生成就能因势利导。

二、浅文深教,在写作背景上推敲

邹韬奋的《我的母亲》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是这样提问学生的:作者是怎样评价自己的母亲的?读读相关语句,你有何感受。很明显,文章结尾作者集中抒发了对母亲的情感,同学们自然能归纳出对母亲的赞颂和肯定,也体会出了句中流露出的惋惜之情。老师并没有就此结束,反而追问:文中哪些地方能读出母亲的“埋没”和“葬送”?学生再次投入文本,这次就发现了“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老师还不罢休,投影了三则材料:

材料1:像我的母亲,我听见她的娘家的人们叫她做“十六小姐”,男家大家族里的人们叫她做“十四少奶”,后来我的父亲做官,人们便叫做“太太”,始终没有用她自己名字的机会!我觉得这种情形也可以暗示妇女在封建社会里所处的地位。

材料2: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我也觉得,像我的母亲这样被埋没葬送掉的女子不知有多少!

材料3:1937年,因所谓“抗日罪”被捕的邹韬奋在牢狱中仍然奋笔疾书,留下大量著作。在完成自传《经历》后,邹韬奋想到自己的一切最初都是由母亲赋予的,母亲是自己的生命中最尊敬最怀念的人,可是,母亲已早逝,他竟无以为报了。只有为民族、为人尽力多做一点事,才算是对母亲在天之灵的告慰与报答,即使为此牺牲生命也应在所不惜。想到这里,邹韬奋不禁心潮起伏,他在《经历》一书的扉页上挥笔写下一句话:“推母爱以爱我民族与人群。”

然后续问:读了这三则材料,你对作者的母亲又了什么新的认识?你对作者的情感有没有新的认识?

邹韬奋的原文大概有3400字,而课文只有1700多。原文的很多文字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文本的。恰当地利用,无疑是一种便捷的教学资源。邹韬奋在写作《我的母亲》时已经40岁了,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走进那个时代已经成人的“邹韬奋”的心灵世界,了解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奋坚定的人生信仰与追求,才是走进“我的母亲”世界的前提。邹韬奋在自己的母亲身上表达了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这注定了邹韬奋的母亲是一个平凡而又必定不平凡的女性。

三、浅文深教,在体裁上推敲

《七颗钻石》是一则童话,“想象是童话的生命”。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常常在介绍童话概念时提及“想象”这个特征,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却往往只提取情节、关注主题,而忽略了“想象”的魅力。在《听余映潮老师讲课》一书中,余映潮老师就把想象作为本课重点学习的内容。余映潮老师在他本课的第二板块“畅游智慧泉”中设计了四个别具匠心的话题:“话题一:不写第一段不行吗?话题二: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吗?话题三: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话题四:文章结尾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吗?”从“不写”入手,认识“写”的妙处,进而认识想象的奇特与瑰丽。

著名作家高晓声写的《摆渡》是一篇现代寓言。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所写故事情节简单,寓意则是寓言的灵魂。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直接从文中找出能揭示中心的句子:“作家没有真情实意,是应该无路可走的。”“原来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然后明示学生: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寓有寄托的意思。寓言故事的写作往往是一语双关,意在言外,根据中心句,可以推断,本文讲摆渡人摆渡,实讲作家创作。本文是作家高晓声小说集中的前言,就是借故事要表达作家对文学创作认识。所以故事虽然很短,但越读你越会发现它的意味深长。不信,我们再来读读这篇文章。

学生再次深入文本阅读,很顺利地就读出了两种摆渡的实质不同:前摆渡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私利而摆渡,他仅仅把人的身体从此岸送到了彼岸;作家肩负着把人类的灵魂指引到健康、高尚、文明的彼岸去的责任,他把人的精神、灵魂引向了真善美的那片乐土。

老师备课的第一步就是备教材。老师“导读”应以“研读”为本。随着教辅的泛滥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一些老师习惯于依赖教参,依赖网上现成的教案和教学实录,缺少了“静悄悄地琢磨”文本的细心与耐心。不管文章是深是浅,要对文本正确理解和感悟,就要慢读、细研,对重点文段反复咀嚼,对专业知识充分把握,对相关知识广泛涉猎。这就像煲汤一样,不温不火,才能慢慢熬出文本的味道和营养。浅文深教,需要老师在浅显平易的文字表面选择合适的切入口,把学生引入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这首先要从磨砺老师自身解读文本的功夫和能力开始。

上一篇: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特殊教育专业行为矫正技术... 下一篇: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流程化管理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