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超声图像的分析

时间:2022-10-08 11:31:24

剖宫产术后超声图像的分析

摘 要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42天的超声图像特点,探讨对剖宫产术后42天子宫恢复的诊断价值。方法:在膀胱适度充盈时,经腹壁耻骨联合上超声扫查结合阴道超声检查,以提高超声对宫腔和手术切口的诊断率。结果:98例产妇中,子宫腔积液30例,切口处积液11例,肌层血流丰富6例,子宫前壁与腹壁粘连9例,子宫恢复正常大小54例,子宫偏大,复旧不良18例。结论:经腹壁耻骨联合上超声扫查结合阴道超声检查产妇子宫有效地提高了子宫恢复的超声诊断率,既为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又可解除患者不适,缓解疼痛和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此法简单,易于患者接受。

关键词 产妇 超声 诊断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7.244

近些年,剖宫产术的病例逐渐增多。分析2007~2009年98例剖宫产术后42天患者的超声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2009年收治产妇98例,20例有不规则流血,5例有腹痛症状,全部病例均是产后42天常规检查。采用美国GE730、飞利浦-HD、飞利浦-飞凡、西门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常规扫描盆腔,重点扫查子宫,测量其长径、横径和前后径,并观察子宫肌层的多普勒血流情况,子宫长径>7cm,横径>4.5cm,前后径>5.5cm视为子宫增大,恢复不良。并嘱患者治疗后7~10天复查或多次复查。

结 果

本组98例产妇女性,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其图像特征为下列6种类型:①54例图像表现为子宫恢复正常大小;②18例图像表现为子宫偏大,复旧不良;③6例图像表现为子中肌层局部呈蜂窝样改变,彩色多普勒示蜂窝内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充填;④30例表现为宫腔内见液性暗区,内膜线强但光滑;⑤11例子宫下段切口缝线处可见液性分离,暗区与宫腔相能;⑥9例与腹壁粘连。

讨 论

产妇分娩后,因子宫肌肉的收缩、缩复作用,迫使肌层内血管管腔闭锁或狭窄,子宫肌细胞缺血并发生自溶,子宫体积明显缩小,胎盘剥离面亦随着子宫的缩小和新生内膜的生长而得以修复。一般在产后5~6周可恢复到非孕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子宫复旧。当复旧功能受到阻碍时,即发生子宫复旧不全。临床上以恶露异常、腰腹面痛等为基本特征。

产后近期子宫伤口愈合的超声观察:①切口愈合良好:子宫下截前壁切口处轻度隆起,浆膜层表面连续、光滑、完整,可有浆膜层轻度增厚现象;其下方为肌层,此处有缝线,回声较强,但其间无明显暗区,肌层下方为光滑的黏膜层。②切口愈合欠佳浆膜层隆起较明显,可有断续,有水肿现象,肌层缝线处出现小的暗区,考虑切口感染,炎性渗出液,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绝大多数可痊愈。③切口未愈合:浆膜层表面凹凸不平继续不完整,肌层可见增厚的上截与菲薄的下截,肌层连贯性不佳,似有“断裂”现象,其后方常出现无回声区,如感染造成组织肿胀坏死,缝线脱落,血管外露,产后若干天出现阴道大量出血,可以多次出血甚至引起休克。或切口处出现较大无回声区,浆膜层可完整但肌层有空洞样缺损断裂,亦可引起大量出血,多数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④切口肌层愈合不佳(一种特殊类型):剖宫产时,切口缝合对合不好,形成子宫肌层留有空隙并与宫腔相通,造成产后长期阴道淋漓不断出血。此类患者多无伤口感染,成为子宫肌层愈合不良的一种特殊类型。综上所述,超声检查为子宫正常大小,宫腔波清晰可见,伤口部位的浆膜层尚连续,肌层有2~3个腔隙形成筛孔状空洞,与宫腔相通。

剖宫产后远期子宫切口愈合的超声观察:观察切口疤痕是测量从膀胱边缘至胎儿先露之间的距离(F-B)。①F-B>0.3cm,肌壁均匀一致,宽度5cm,为伤口愈合良好;②F-B<0.3cm,肌壁菲薄,为伤口愈合欠佳;③F-B间距极薄,肌层缺如,可见到一不光滑线形回声,结缔组织代替肌层,为子宫不完全破裂。

所以,应用彩色普勒超声诊断子宫伤口愈合情况具有准确、无创的诊断优势,同时准确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效果的评估、手术预后的判断定都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899.

2 吴钟瑜,主编.妇产科超声诊断学.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7.

3 丁兆霞.B超在预测产后子宫复旧中的价值.中外分健康文摘,2008,5(6).

4 黄世林,杨美红,浦明娟,沈引华.产后宫内积血或胎盘残留B超监视清宫术.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998,6(4).

5 吴君,章平升.彩超对产后宫腔残留物的超声诊断.中外医疗,2010,9.

6 王凤英,黄艳.产后子宫出血的超声图像分析.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6,1:65.

上一篇:动态脑电图监测对儿童癫痫诊断的价值 下一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肢体浅表肿物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