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与青春做伴,让环保与你我同行

时间:2022-10-08 11:06:04

让绿色与青春做伴,让环保与你我同行

让学生以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多元活动中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

在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前统一佩戴绿色徽标,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楼道、食堂、操场……他们会随手关掉白天还亮着的走廊灯,会顺便紧一紧滴漏的水龙头,会俯身拾起楼道的垃圾……哪里有浪费现象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破坏环境的行为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他们就是五十五中学55环境社的绿色使者。

2013年10月10日,由学生自主策划的55环境社成立了。成员涵盖初一到高三各个年级,他们的行动口号是:“同呼吸,共奋斗”,意在呼吁同学们树立环保意识、宣传环保精神、学习环保知识,带动家人,影响社会,为环保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一、从小事做起

55环境社成立之后,开展的第一个活动就是“低碳与我同行”,向全校师生发起倡议,做低碳生活的实践者,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用完水,随手关闭水龙头;教室没人上课,关闭照明设备;开空调时,关闭门窗等。通过本次活动,在校园内营造了低碳环境,带动更多的师生有意识地过低碳生活。

每年的植树节,社团的保留节目,除了邀请和平区绿化管理委员会委员张芳老师为我校师生做“关爱自然,义务植树,爱绿护绿”的专题讲座之外,就是校园绿植的认养接力。各年级以班级为单位认养校园中的树木,毕业班的学生们则将认养、照顾的树木转给学弟学妹们。同学们为树木设计了名片,在名片上写有树木的名称和认养的班级。把名片挂在树木上,定期为它浇水,进行养护,与树木一同成长。

环境社的环保举措不仅关注校园,他们时时不忘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他们在学校生态委员会、德育处的支持帮助下,经考察分析,结合学校具体特点制定并实施了“绿色出行――节能减排从点滴做起”项目。他们面向全校发出“绿色出行”倡议。为了加大宣传力度,举行了“节能环保,绿色出行”主题校会。通过各种努力,我校四个阶段的目标全部达成:师生驾乘私车上下班(学)比例下降幅度较大;学生选择公共交通上下学的人数最多;师生选择步行上下班(学)的比例有所提高;教师选择自行车作为上下班主要方式的比例明显提高。为了巩固活动成果,使之常态化,活动项目与校本课程建立联系,节能减排内容已成为学校校本教材的补充材料。

二、携手环保之路

环保永远不是只靠一己之力就能做好的工作,55环境社的绿色使者自己行动的同时,也与同学、兄弟校、社区携手环保之路。环境社参观了“天津市首届低碳花园展”,整个展园以低碳环保为主题,成员们在低碳节能景观中近距离参与到低碳实践中,体验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此次活动唤起了成员们建设低碳城市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活动后成员们萌发设计与制作环保袋的念头,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访问专家等途径,成员们利用身边废弃材料,设计个性环保袋,在环保袋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锻炼了学生们交流、合作、动手制作的能力。当成员们拿着团队制作的个性化环保袋宣传环保袋使用的优势时,低碳城市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已经深入到他们的内心。

2015年6月5日是第44个世界环境日。55环境社和九十中学环保社团的部分学生到天津市宝坻区小辛码头的绿色之友青少年环境教育基地参加天津市第二届青少年绿地图大赛,让久居城市的孩子去实地考察,用妙手绘出个性鲜明的“绿地图”。随后,学生们走入稻田体会了插秧的乐趣,在欢笑中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之美。此次环保公益活动不仅传递了绿色生活的方式和保护环境的理念,也增进了我校学生与九十中学同学之间的友谊,为今后两校间环保活动的共同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创建美丽家园

关注环保、守卫家园的理念渗透在日常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我们的成员们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环保和电脑方面的知识,设计了图文并茂、方便实用的2015、2016年度环保电子日历,两个年度的电子日历分别以“二十四节气”和“三防三护”为主题,既宣传了环保知识,又方便日常查阅,把日历送给父母、朋友、邻居,达到将环保融入生活、以自己带动他人的目的。

针对粮食浪费严重的现象,55环境社又发起“光盘行动――生态学校从节约粮食做起”活动。主要目的就是减少学生对粮食的浪费,使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关注农业生态,提高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成员们从学校食堂餐N垃圾、学生节约意识和班级垃圾三方面做调查,之后制定实施“光盘行动”计划,面向全体师生发出“生态学校从节约粮食做起”的倡议,并举行“签名和学生倡议”活动,学校也利用食堂宣传牌加大宣传力度。活动后食堂制定并执行节约制度,老师和同学们都有意识根据自己的需要打饭,2015年的餐厨垃圾量比2014年周平均下降3.5桶,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了相关活动。

社团开展“1+6”行动,自身践行节约理念的同时也带动了家庭中的其他六位成员一起树立环保意识,宣传环保精神。比如动员家长自觉抵制过度消费、尽量做到“外出就餐不多点,在家吃饭适量做”,坚持每周少吃一天肉、多吃一天素,健康自己,助力生态。有些成员在学校实行垃圾分类,回家后更是对废旧纸张、塑料、金属等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方便回收利用。从家庭中的每件小事做起,进行环保活动的实践。

四、促进自我发展

学生的自我发展离不开教育者的指导,更需要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我校以生态型教育理念激发学生自身所蕴藏的潜能,使他们通过55环境社这个平台脚踏实地,不断创新,实现了心灵和知识的双重成长。

55环境社的同学已经不满足于现有的获取环保知识的渠道,他们从去年开始,利用每周五晚上放学以后的时间参加天津市和平区少年宫“环境科学社团”的活动。在环保专家的指导下,学生们通过现场试验和样本采集等方式获取环保知识、撰写试验报告。同时,将环保理念向全区、乃至全社会推广。前不久,55环境社的同学们在和平区少年宫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南开大学津南校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参加了“走进高校,走近专家”2016年和平区青少年科普体验活动。学院研究生志愿者服务队的同学们带领大家漫步美丽的南开园认识校园植物,参观学院环境科学走廊,并聆听了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徐鹤教授题为“环境保护――建设美好家园”的专题讲座。讲座内容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倡导同学们积极掌握生活中的环保小窍门,引导大家关心、关注环境问题。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专业教师为同学们展示了“混凝法处理污水”和“测水质PH值”等实验。

人的素质由道德、文化、智力、体能等多方面构成,而德性品质在这其中起到支撑作用。正如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在1996年提出的那样,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是21世纪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我们的生态教育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以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多元活动中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相信,随着环保活动在校园内外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必将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环保队伍中来。让绿色与青春做伴,让环保与你我同行。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

上一篇:师爱的偏差及有效师爱思考 下一篇:应用平衡计分卡实施医院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