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植物珙桐的有性繁殖方法探究

时间:2022-10-08 10:53:39

珍稀植物珙桐的有性繁殖方法探究

【摘 要】珙桐为珙桐科珙桐属,为我国特有树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剧增和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珙桐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受到严重破坏,使本来就具有残遗性的珙桐群落面临濒危的状态?在这种形势下,探索珙桐人工种植,提高育苗成功率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珙桐;有性繁殖;方法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茱萸目伞形目,珙桐科,珙桐属珙桐种。别名水梨子,鸽子树、鸽子花树。枝叶繁茂,叶大如桑,花形似鸽子展翅。白色的大苞片似鸽子的翅膀,暗红色的头状花序如鸽子头部,绿黄色的柱头像鸽子的嘴喙,因此得名“鸽子树”,并有象征和平的含意。

1珙桐的形态特征和生态学特征

(1)形态特征。珙桐为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0m。树皮深灰色或深褐色,呈不规则薄片脱落。幼枝圆柱形,当年生枝紫绿色、无毛,多年生枝深褐色或深灰色;冬芽锥形,具4-5对卵形鳞片,常成覆瓦状排列。单叶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纸质,宽卵形或近心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粗锯齿,叶柄长4~5cm,花杂性,由多数雄花和1朵两性花组成顶生头状花序。花序下有2片白色大苞片,纸质,椭圆状卵形,长8~15cm,中部以下有锯齿,核果紫绿色,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成熟果实为椭圆形,呈紫绿色,具有黄色斑点,长3-4cm,直径15-20mm,外果皮很薄,中果皮为肉质,内果皮上具有沟纹,果梗粗壮,自然成熟后即脱落。

(2)生物特性。珙桐多分布于海拔1800~2200米的山地林中,分布区气候具有湿潮、多雨多雾、夏凉和冬季寒冷期长的特点,相对湿度在80%以上,年平均气温8.9~15℃,1月平均气温0.43~3.60℃,7月平均气温18.4~22.5℃,年降水量600~2600.9mm,大于10℃活动积温2897.0~5153.3℃。喜中性或微酸性腐殖质深厚的土壤,在干燥多风、日光直射之处生长不良,不耐瘠薄,不耐干旱。幼苗生长缓慢,喜阴湿,成年树趋于喜光。

2 珙桐的生物学价值与分布情况

2.1 价值

珙桐为落叶乔木,系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 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今天植物界的“活化石”。 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珙桐为国家8种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中的珍品,为中国独有的珍稀名贵观赏单属植物珙桐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又是制作细木雕刻、名贵家具的优质木材,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飞翔的白鸽,1869年以来引种到英、美、荷、瑞士、日、俄等国,被誉为“中国鸽子树”。

2.2分布情况

由于森林的砍伐破坏及挖掘野生苗栽植,目前数量较少,分布范围也日益缩小。具体分布为:陕西东南部镇坪、岚皋,湖北西部至西南部神农架、兴山、巴东、长阳、利川、恩施、鹤峰、五峰,湖南西北部桑植、张家界、慈利、石门、永顺,贵州东北部至西北部松桃、梵净山、道真、绥阳境内的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毕节、纳雍,四川东部巫山,东南部南川、北部平武、西部至南部汶川、都江堰、彭州、宝兴、天全、峨眉山、马边、峨边、美姑、雷波、筠连,云南东北部绥江、永善、大关、彝良、威信、镇雄、昭通等地。

3 珙桐的有性繁殖方法

3.1 播种

珙桐种子的种壳厚而坚硬且后熟期长,一般要2—3年才能破壳发芽,人工繁殖十分困难。加之珙桐生长的生态环境已遭到破坏,数量正日趋减少,已被列为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植物。

3.1.1 种子处理采用露天低温催芽法

珙桐种子发芽十分困难,常常是未到发芽时间种子已烂,实际上基本不发芽。为了缩短时间,播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处理。采用毛种露天低温催芽法可使种子出芽时间缩短到一年以内,且发芽率达98%以上。具体方法如下:将采收下来的珙桐毛种(包括中果皮、外果皮)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放置于冬天寒冷的露天环境中,让其自然冷冻,以加速生理转化,并于次年3月将毛种直接播入土中。根据测定:毛种堆放地气温约6.9摄氏度时发芽率约为98.3%,在零下2.5摄氏度时,发芽率可达99.3%。可见,气温越低发芽率越高。

经上述方法处理过的种子可缩短到一年内发芽,但依然存在管理上的麻烦,为减少播种后的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可采用露天挖坑埋藏法对毛种进行再次催芽,直到冬天才将它取出播种。此时不少坚硬的种子已开裂,播种2—3个月后幼苗即可出土。具体做法是:在露地挖浅坑,将露天低温处理的毛种倒入坑中,每25厘米覆土10厘米,一般不必采取人为措施,任其日晒雨淋。如遇长时间干旱应适量灌水,埋种处如有积水应及时排除。

3.1.2播种

选择排水良好,湿润而肥沃的沙壤土或中壤土作为基质,以酸性至中性为佳。切忌在干旱、瘠薄的粘土中播种。播种前土壤要硫酸链霉素(72%)、代森锌、多菌灵、托布津、福尔马林等进行土壤消毒并深翻。播种前在苗田开沟,深10~15厘米,宽5~8厘米,再将处理好的种子按10~15厘米距离放入沟中,覆土压实并浇透水。

播种时间一般在3—4月,经露天埋藏的种子需在该年11月中下旬播入,最迟不得超过次年1月,不管是春播还是冬播,都不必去掉外果皮和中果皮,直接播入毛种即可。一般采用条播,种子上面覆土5厘米。播种后土壤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不管冬播或春播,次年3月幼苗均可破土而出,在低海拔地方出芽更早些。

3.2 幼苗的管理

珙桐种子破壳后不耐水湿,刚出苗时,在阴湿条件下根、茎、叶都易腐烂、死亡率高。而在排水良好的坡地死亡率则低。因此,种子出芽后到真叶出现前土壤不能太湿。如遇长时间阴雨天气,应做好排水工作,同时还需要用托布津1000倍液或代森锌500倍液喷洒苗木。在海拔较高地带,一般情况下,珙桐种子在月平均气温0.56℃,旬平均气温-0.43℃时开始萌动。月平均气温1.8摄氏度,旬平均气温2.5摄氏度时幼苗就开始出土,刚出土的幼苗不耐低温,应特别注意晚霜对幼苗的危害,如遇到寒潮应当预先架设密封的塑料薄膜棚防寒。

幼苗真叶出齐后,即可施一次0.5%至1%的复合液肥或低浓度人粪尿液壮苗,同时除净田间杂草。当年幼苗即可长到30~50厘米高,第二年一般可长到120~150厘米。幼苗长到30厘米以上,地径粗达0.4厘米时就可出圃移栽定植。

3.3 移苗时间宜选在落叶后或翌春萌芽前,注意起苗时勿碰伤根皮和顶芽

对过于细长的侧根和侧枝可进行适当回缩修剪。珙桐根系发达,移植时栽植穴要求穴大底平,必须苗正根展。回填土要分层捣实,根茎培土应比原土位高出15~20厘米。移栽完毕要浇透定根水,使土壤与根系充分密接。小苗移栽成片定植,应架设遮阳棚,使小苗安全过夏。珙桐喜凉爽湿润气候环境,最好是与其他阔叶乔木或常绿乔木混栽。

上一篇:富士苹果幼旺树促花结果技术 下一篇:沧州旱地麦生产推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