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变色的原因探讨

时间:2022-10-08 10:29:07

中药材变色的原因探讨

摘要:中药变色是指由于中药内所含的成分不稳定,保管不当,在酶或其它因素的作用下,使某些成分发生氧化、聚合作用或经过分解、缩合作用,产生有色化合物,使原有的色泽加深或改变,以致变质。药材的颜色不仅是其外表美观的标志,也是鉴别其真伪优劣的重要特征之一。若药材固有的颜色发生变化,则说明其效能降低,甚至丧失功效。颜色及色泽越鲜明纯正,往往说明其有效成分含量越高,质量和疗效越佳。笔者现将药材异常变色原因如下探讨。

关键词:中药材;变色;原因;质量

中药变色是由于中药内所含的成分不稳定,保管不当,在酶或其它因素的作用下,使某些成分发生氧化、聚合作用或经过分解、缩合作用,产生有色化合物,使原有的色泽加深或改变,以致变质[1]。这种现象称为中药的变色。每种中药都有其固有色泽,其不仅是中药的外观的标志,也是中药品质好坏的指标,色泽越鲜明纯正,往往说明其含有效成分越高,疗效越佳。如丹参以色紫红色为最佳,黄柏以颜色鲜黄为优,乌梅以乌黑而有光泽为优,丹皮以断面粉白色,亮银星多者为佳等等。中药的色泽不仅可以作为鉴别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直接反映药材的保管,加工质量的好坏。在此对中药变色的原因作一分析。

1采收的季节或加工方法不当导致变色

中药的采收季节和加工方法不当对药材的质量影响很大。如孙思邈《千金翼方》"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工。"陈 嘉谟的《本草蒙鉴》"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因此这对药材的色泽有很重要的意义[3]。如黄连采收的最佳时节是第6年的7月份,小檗碱的含量最高,颜色是纯金黄的。鲜银花堆晒时不要淋雨,否则易变黑。黄柏晒干黄棕色,阴干鲜黄绿色,其阴干品的小檗碱含量最高。

2温度原因导致的变色

适当的温度是保存药材的关键,一般储藏温度要控制在15℃~23℃[2]。如温度升高或下降将使药物本身产生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变化。如挥发、升华泛油、干枯等现象。均可改变药物固有的色泽。

温度上升将加速物质分子运动,产生热量,加速水分的蒸发。含有挥发油的药物如苏叶、薄荷等加速挥发油的挥发;使含有脂肪油的药油质外溢如杏仁柏子仁等;使含糖质的药材粘连,如熟地、天冬等。所有的这些均可使药材颜色改变[4]。

温度过低使新鲜药材出现变色,当温度降到0℃以下,使药材组织内部水分结冰,使细胞受到损伤,引起坏死,使药材颜色变深,质量下降。如鲜莲子鲜生地汁等。

3湿度变化导致变色

湿度也是影响药材变色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控制相对湿度在65%~75%药材比较稳定。药材含水量过多可是内部发热而致药材发生物理和化学的变化,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甚至霉烂变质。如吸潮后变色、失香和散瓣,当归、党参吸潮后变软、枸杞吸潮后由红变黑等。

4光线导致的变色

利用阳光直接晒药是一种最简便、常用、经济的干燥方法。多数药材可以用此法。有些药材在光的照射下可发生氧化、分解、聚合变化,尤其是暴晒,更易导致药材的变色[5]。如果晒的方法不对更会影响药材的颜色。如含有色素的药材如红花、玫瑰花、佛手等过多的光线照射,不稳定的色素被破坏而褪色;如含有挥发油脂类药物在强光照射下会发生"泛油"的现象;如厚朴、白芍等在烈日暴晒后易爆裂。

5酶的作用导致的变色

药材内含有一种生物活化剂"酶",它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能促进药材成份发生氧化、分解、聚合等反应,导致药材的变色,药效被破坏。品质下降。如黄芩含有的主要成分是黄酮苷,呈淡黄色,在酶的作用下被氧化为醌类衍生物面呈现绿色。苦杏仁泛红变色,均是酶的作用导致药材的变色。

6久贮导致的变色

新鲜的药材外观色艳而鲜明、内色淡而新,而久贮色暗陈、内色深而暗。如淡竹叶、玫瑰花久贮易泛白,白芍发红,白术久贮走油而发黑,桑叶、麻黄放久变黄色等等。因此作为仓库保管员应坚持"发陈贮新"和"先进先出"的原则。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药材变色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往往是有多种原因综合的结果,我们医药工作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方法贮存药材,保存药材固有的色泽,确保中药材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杲丽华.中药材变色原因的探讨[J].江苏中医药,2002,(1):36-37.

[2]晏平.中药材变色原因浅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1):806

[3]项育民.中药材变色原因初探 [J].中药材,1987,(5):124-125.

[4]张培华.常见中药材变色因素的探讨 [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5):84-85.

[5]喻晓宇.中药贮藏中变色的原因[J].中国基层医药,2002,(1):28.

[6]谢保源,陆敏,施丽西,等.复方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的试制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1,(08).

上一篇: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探究 下一篇:肺隔离症3例分析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