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挖掘议论文语文味的策略

时间:2022-10-08 09:24:14

例谈挖掘议论文语文味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中议论文是不多见的。在苏教版教材中,有第七册的《说勤奋》、第九册的《滴水穿石的启示》、第十册的《谈礼貌》、第十一册的《学与问》、第十二册的《学会合作》等几篇,而教师对于这类文体的教学研究也很少,在教学时,往往教学方法简单化,教学策略单一化。窃以为,这些说理性的文章,论理深刻、论证严密、语言表达缜密精美,有极高的语言训练价值。

下面结合《谈礼貌》一文的教学,来谈谈在教学中如何紧扣文本表达特点,精心设计,巧妙引导,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的。

一、抓住严密准确的语言,感受表达的缜密性

严密准确是说理性文章的显著特点。它概念使用准确,语言恰当,不拖泥带水,状语、定语修饰恰当,关联词使用严密,判断、推理逻辑性强。《谈礼貌》一文中就有许多这样的语句——

1.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文中多处出现这样高度概括、直表主旨的语言,旗帜鲜明地告诉我们,什么是礼貌,待人有礼貌应该怎么做。教学时,我紧紧抓住这些掷地有声的语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强化感受,体会这些语句的表达魅力。

二、抓住布局谋篇方式,体会篇章的整体性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质的文章,告诉我们“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这样一个道理。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课文举了三个典型事例。第一个事例来自小说《说岳全传》,用牛皋和岳飞问路时的不同的态度和语言,说明“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第二个例子来自于生活,用小朋友踩了女青年的长裙主动道歉的事,说明“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第三个例子来自一个伟人小故事,用安慰理发师的事,说明“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这三个事例的选取非常合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每个事例又和随后的议论相应,有助于作者借助它们说明自己的观点。所以在三个事例学完之后,我抓住“这三个事例可以删掉一个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学生发现,课文中的三个事例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各有侧重,涉及的人物有古人、现代人,有普通人、伟人,可见这三个事例都是典型事例,缺一不可。

三、抓住事例的关键词句,感悟说理的透彻性

朗读始终是进行语言实践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说理性文章中投入情感和智慧,读出课文应有的情趣和理趣,从而感悟说理的透彻性,这是我在备课的时候就一直思考的问题。抓住关键词句,是我们常用的指导朗读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这篇课文同样有效。为了让作者的观点能“深入人心”,让学生真正从情感上产生认同,教学中,我从三个小故事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潜心会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集体交流,教师做适当的点拨。以第一个故事为例,我让学生先谈谈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比较牛皋和岳飞的表现有什么不同,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悟、交流,学生意识到原来“礼貌”首先表现在对待他人的语言和态度上,至此,学生对“礼貌”的认识变得逐渐具体了。“如果有人像牛皋一样对待你,你会怎样?”学生立即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做出迅速而坚决地回答,“我会骂他!”“我会不理他!”……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朗读表演,不知不觉中,“礼到人心暖,无理讨人嫌”的观点便深深植根于学生的心中。

四、抓住文本“训练点”, 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相统一。那么本节课的“训练点”放在哪里呢?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进行整合呢?结合文本的特点,我安排了一个小练笔:选择一个能说明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先说说,再写下来。我将这一环节穿插在第二个小故事之后。“故事中的小朋友不小心踩脏了阿姨的长裙,像这样的小事,也会经常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紧接着,我创设了几个生活场景:1.上早操的路上,后面的同学不小心踩掉了我的鞋________。2.早读课上,同桌不小心把墨水弄在了我新买的羽绒服上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在他们的身上,一女生这样写道:一天早上,我不小心将墨水弄在了坐在我前排的某某同学的身上,我赶忙对她说:“对不起,我把你的衣服弄脏了。你脱下来让我妈妈帮你洗干净吧!”她笑着说:“没关系。反正这衣服旧了,以后也不会经常穿了。”刚读完,学生们就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知道,这掌声一半是因为她写的精彩,一半是因为这两个同学的谦让。看来无需多说,学生已经明白: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而这正是第二个故事所要揭示的道理。

议论文的文体、结构、语言等都有其鲜明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这些特点,挖掘议论文的“语文味”,就等于给了他们一把打开议论文读写的钥匙,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

(责编 张亚莎)

上一篇:语文课堂突况处理艺术例谈 下一篇: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