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误报及其预防措施

时间:2022-10-08 08:58:15

浅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误报及其预防措施

摘 要:随着现代家庭用火,用电量正在逐年增加,家庭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火灾烟雾报警器也随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误报时有发生,本文主要探讨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误报以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报警器、误报率、预防措施

1 引言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监视安装场所火情的安全装置,是人们为了尽早发现和通报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而设置在建筑物中或其他场所的一种自动消防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由触发器件(包括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和电源、消防控制设备等组成。在建筑物实际使用过程中,该装置的火灾探测器发生误报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影响到建筑物正常的使用效果。本文就误报的种类、产生误报的原因以及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作一浅述。

1.1误报的种类

误报分为危险性误报和安全性误报两种:危险性误报是指火灾发生时产生大量的烟、温而不能使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又称不报;安全性误报是指无火灾的情况下报警,又称虚报。

1.2误报的原因

误报的原因比较复杂,是许多消防专家关心和研究的课题。

(1)探测器和报警系统各个控制环节配件自身的质量、功能引起的误报问题,一般不易彻底消除。早期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探测器仅能输出单一的传感器的信号量值,功能单一的传感器无法覆盖整个火灾宽带,单一的信号量值携带的火灾信息很有限。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由电路原因、结构原因甚至EMI原因引起的误报,但实践中并不是很有效。

(2)在设计过程中,工程设计人员选用探测器不当或安装位置不妥是引起误报的又一因素。

(3)施工不按规范,偷工减料。

(4)系统操作不当。

2 减少误报的方法

为防止误报的产生,使火灾报警系统准确地显示、记录火灾地点,并及时发出各种声、光信号和对消防设备的联动指令,除提高制造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功能外,在设计、施工和维护使用管理方面,各道工序均应严格把关。

2.1完善系统功能

(1)解决早期火灾报警系统的误报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增加判断次数或加入延迟电路以消除来自电路本身或环境的瞬态干扰;二是精心设计离子室或光电感烟室以及相关电路,使其对环境影响有一定的补偿作用。但实际效果不理想,误报率约为3次/100只.年。

(2)选用新型智能火灾报警系统。新的分布智能火灾报警系统主要由分布智能探测器和具有网络功能的集散智能控制器组成。新的分布智能探测器内置多个传感器,各传感器互为补充,采用多维参数的组合判断,由CPU对多个传感器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时根据不同传感器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对烟雾的不同反应,拓展了探测范围,提高了灵敏度,降低了误报率。由于新的分布智能探测器能针对探测器所处的特定安装地点进行编程,使探测器与探测环境互相匹配,从而使探测器达到最佳的探测效果;同时特殊的编程也可以使探测器方便地对温度、湿度、灰尘的影响进行补偿。提高了由于非火灾原因引起的错误报警。

2.2精心设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时,应视工程的构筑情况,构筑规模大小,使用功能和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等,摸清火灾可能发生的情况和性质,严格执行公安部消防局颁发的《消防技术标准规范汇编》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1)正确选用符合工程实际需要的探测器。当火灾报警系统确定以后,影响系统可靠的主要因素就是探测器了。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中有明确规定,如停车场、车库、厨房以及可产生腐蚀性气体或显著高温的场所等,均应选用感温火灾探测器;而楼梯、管道井、通道应选用感烟探测器。

(2)对防火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性设备,如防火门、防火阀、防火卷帘、事故照明、消防电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设备的联动控制系统等的操作程序要落实,以防设计中的漏项,造成日后使用中的缺陷。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种类的划分与选用。根据火灾报警的程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区域报警控制器,接收区域各探测器送来的火警信号,传送到集中报警器,而集中报警器不报具体探测位置。第二种是不论区域报警或集中报警器都能报出整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任何一个区域号和探测器的部位号。当前在工程设计中,如何选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国内尚未作出具体的规范规定,故选定时,应视各个工程的性质,保护对象和消防管理方式自行选用。如地下工程尤其是商业性地下空间,应选用第二种报警系统。

(4)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正确布置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中规定,在天棚有回风口的房间,探测器宜装在回风口附近;有空调的房间内,探测器应安装在离开送风口1.5米以上的位置;另外探测器与墙、梁的安装位置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安装不正确,将会导致发生火灾时不报警造成严重的损失。

2.3工程的施工和管理维护。

设备安装工程的精心施工,是实施设计意图的保障。施工单位必须按图施工,不得擅自更改图纸。对消防设施的安装、调试和管线的暗设等都应认真做好施工记录;隐蔽部位如管道井、吊顶内的孔洞以及穿线管等,若不认真封闭,将会留下火灾蔓延的隐患。

在设备产品订购方面,应按照设备图的选型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更改。尤其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探测元件,系统中间的连接部件和联动自动控制系统等,国家尚没有统一标准的系统化产品,各个制造厂家的产品,虽然大同小异,但都各具特色。若施工中任意改变设备选型,将破坏原有的设计意图,造成不安全因素。

除在设计、施工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正确布置报警系统外,在工程投入使用后的管理维护中,也必须按章办事--维护使用不当也会引起误报。

(1)消防设备在交付使用之前,设计单位结合生产厂家,应向使用单位指定的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他们熟悉安装现场的情况、设备性能、操作程序,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合理使用、管理和维护。对复杂工程的大型消防设备,还应对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开通使用时,应长期通电,稳定工作。不能白天开机,夜间关机。

(3)报警探测系统的交流电压应稳定,最好在供电端加装交流稳压器,其电压波动不应大于10% -15%。

(4)发现误报的探测器,应立即更换,不可关机不用或重复使用。

(5)在使用过程中,应有定期检修制度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对报警灭火系统,消防联控系统的仪表设备,应设专职或兼职电气专业人员负责维护管理,定期测试检查。每天作一次火灾报警控制器自检功能试验;每月作一次实际熏烟或加温抽查试验;每隔一至两年作一次全面检查试验和探测器灵敏度响应试验,必要时可与厂家联系共同测试。

(6)控制室应有专人昼夜值班,随时观察记录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处理火警信号。

(7)由大量的火灾原因分析得知,误报大多是由于疏忽大意和操作上的错误造成的,经营使用单位应设置消防安全机构,配备专职消防干部,从事消防设施的管理、维护,严格执行消防法规,做好防火宣传教育。

3 总结

火灾报警系统对现代建筑起着极其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火灾报警控制器是火灾报警系统的核心。设计更好的的火灾报警系统能有效地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解决火灾报警的问题,对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现实意义。为防止误报的产生,使火灾报警系统准确地显示、记录火灾地点,并及时发出各种声、光信号和对消防设备的联动指令,除提高制造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功能外,在设计、施工和维护使用管理方面,各道工序均应严格把关。

参考文献:

[1] 李伟,传感器技术,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刘军,报警器误报分析,现代电子技术,2006,12

[3] 赖寿宏,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 李中望,一种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案,安防科技,2008

[5] 王忠民,基于单片机的语音数字联网火灾报警器设计,现代电子技术,2004,27(10)

作者简介:吉强,男,研究生学历,目前在江苏省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从事教学工作。

上一篇: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发展中国家价值链提升的困境... 下一篇:铝合金电阻电焊有限元模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