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将军的宿东情怀

时间:2022-10-08 08:48:27

2003年11月,90岁高龄的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在他的回忆录中满怀深情地写道:“多年来,我始终忘不了宿县东南的这个小村庄。”表达了老将军对抗日战争时期同宿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军民生死与共那段经历深切怀念的真挚情怀。张震在回忆录里这样记述:“宿东地形上北连萧(县)东,接铜山,抵陇海路,南依淮河,西接津浦路,为日寇侵略华中之心脏地带,及与华北陆地交通之枢纽。”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分,这一区域主要包括宿州市桥区津浦铁路两侧大部、灵璧县的西部和北部、萧县的东南部和固镇县的北部等地。

顺利穿越日伪军封锁线

1938年5月18日,日军侵占宿县地区后,把津浦路当作贯穿南北的交通命脉,加以严密控制封锁。宿县县城东有日军金子联队驻防;固镇、曹村等大小车站都有日军中队或小队设防。每个铁路道口都修筑了碉堡,由日伪军日夜站岗把守,盘查过往行人,铁路两侧挖有两丈宽一丈深的封锁沟。铁路沿线集镇和较大村庄都设有日伪军据点,从宿县县城到固镇津浦路两侧2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安插日伪军据点30多处,从宿城到宿东大店不到30公里,设有5个日伪军据点,驻防的日伪军时常外出烧杀抢掠,残害百姓。

面对日军的暴行,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宿东人民,在中共宿县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纷纷组建抗日武装,打击日本侵略者。随着宿东各地抗日武装的发展壮大,宿东抗日游击区粗具规模。

1941年5月,新四军四师在豫皖苏边区完成3个月反顽斗争任务后,奉命向皖东北抗日根据地转移。时任四师参谋长的张震,协助师长彭雪枫组织指挥四师近万名官兵、豫皖苏边区3000余名地方党政干部、数百名伤病员和大批军用物资,分期分批穿越日伪军严密封锁的津浦路,跨越50多公里敌占区,顺利到达皖东北地区。为此,宿东抗日游击区党政军民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7次有组织、有计划地掩护新四军四师官兵和豫皖苏边区干部安全通过日伪军封锁线。

5月5日,彭雪枫、张震按照事前组织确定的行军路线,率部在宿县城南集结。这里是皖六区抗敌第六支队的防区,支队长王峙宇在中共宿县地方组织的帮助和影响下,积极抗日,同新四军保持着良好的统战关系。当晚,在四师敌工部长刘贯一和中共宿(县)南工委负责人的陪同下,王峙宇亲自到四师集合点,准备好茶水,热情接待新四军人员;在门东李车站,敌工人员组织反正的伪军以请客的名义,将负责看护铁路的3个日军灌醉,控制了岗楼和铁道口;在津浦铁路东,宿东独立团团长沈联成和爱国民主人士、清末秀才李文宗组织人员,严密控制门东李车站和部队转移路线两侧,严防死守,确保安全。5日晚10时,彭雪枫、张震率部登程,王峙宇一行一直送到门东李车站过路口。

在此次穿越日伪军封锁线的过程中,张震第一次到宿东,耳闻目睹了宿东抗日游击区军民爱国拥军的热情,亲眼见证宿东地区党政领导干部在开展统战工作、敌伪军工作、政权建设、群众工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感到十分满意和欣慰。

主持召开宿东小秦家会议

新四军四师顺利转移到皖东北后,派出了一大批干部和部队前往宿东地区,先后建立了宿东地委、宿东游击支队等组织,使宿东地区的革命力量得到了加强和发展。

随着宿东抗日游击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在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和当地政府之间也出现了一些误会和分歧。1941年11月中旬,中共淮北苏皖边区党委决定,委派张震到宿东检查指导工作。张震到宿东后,通过听汇报,个别交谈,听取群众意见等形式调查了解情况。11月17日,张震在宿东小秦家主持召开有宿东地委、宿东游击支队、宿东独立团、宿东大队和联庄会等参加的联席会议,并邀请宿南王峙宇参加会议。会上,张震首先代表区党委和四师首长向大家问好,充分肯定各部坚持抗日斗争的成绩,然后分析了全国和淮北地区抗日战争的形势,指出了宿东抗日游击根据地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具体工作意见和要求。大家联系实际,踊跃发言,交流思想。由于在有些问题上分歧较大,反复比较多,会议开了两天两夜,一直没有休息。经过张震积极做说服调解工作,直到18日夜晚,联席会才基本达成一致意见。最后,由张震提议:“以姚运良部、沈联成部和郑良瑞部编成3个大队,同意陈凤阳、余筱仙部仍以联庄会名义开展活动。”组建宿东游击支队和宿灵地区行政工作委员会,由四师联络科长、原宿县县委书记李时庄任主任,负责组织协调军队和地方的关系。张震强调指出,宿东是顽军进犯皖东北的必经之地,是保卫根据地、阻顽东进的西大门,也是将来收复豫皖苏边区的前哨阵地,坚持巩固宿东地区意义重大 。目前的困难和挫折都是暂时的,希望大家在宿东地委的统一领导下,在共同抗日的大目标下,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团结一致,共同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大家纷纷表示,坚决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不辜负区党委和师首长的期望。

小秦家会议,是巩固发展宿东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一次重要会议,较好地解决了当时宿东地区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加强了宿东地委的领导,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有力地推动了宿东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健康发展。

盛圩子反“扫荡”中安全转移

张震一行到宿东检查指导工作,宿东地区党政军领导干部的频繁活动,引起了日军的注意。1941年11月18日,驻守宿城、固镇的日军300多人,分乘13辆汽车,向宿南蕲县集、刘村镇一带“扫荡”,妄图南北夹击,一举歼灭宿南抗日武装。面对强敌,宿南抗日部队稍作抵抗后,迅速在当地群众掩护下,撤离战斗,分散隐蔽。日军“扫荡”计划落空后,又由西向东搜查,并穿过津浦铁路,在花庄一带寻找抗日游击队,直到黄昏宿营在门东李车站。

就在这天晚上,小秦家会议结束后,宿东地方干部分别返回工作岗位。宿东游击支队长姚运良考虑到在小秦家住久了易遭敌人袭击,报请张震同意后,组织机关和部队向盛圩子转移。由于天黑路不熟走错了方向,先后两次叫门请向导带路,引起沿途各村的狗狂叫,导致本来只有10公里的路程,却走了4个小时。半夜12时进入盛圩子后,喊门找房子又足足费了半小时,直到19日凌晨1时,才全部宿营休息。大家由于日夜操劳,很快就入睡了。

盛圩子距门东李车站日军宿营地只有5公里,附近各村狗的狂叫声,以及盛圩子农家越来越多的灯光被日军所察觉。19日拂晓,日军分3路乘车向盛圩子袭来。姚运良于19日凌晨2时接到报告称,有日军部队于18日黄昏后停留于门东李车站,便在拂晓前派人侦察。探明敌情后,他急忙跑到张震窗前,大声喊道:“104快走,敌人来了!”104是张震的代号,张震开始还以为是开玩笑,没有答应。姚运良看着日军一个个跳下汽车,急得跺着脚喊道:“敌人到门口啦!快走呀!”张震这才发觉情况不妙,立即边指令姚运良组织部队掩护机关突围,边翻身起床拿起枪,叫参谋张文秀带上皮包和望远镜,同警卫员一起冲出门外。刚出门,只见几个日军端着枪,大声喊叫着冲了过来,相距只有几步之遥。张震来不及还击,急忙在房东大嫂的指引下,翻过一道矮墙,避入小巷。张震一行沿小巷跑出村后,同姚运良派来接应的通信班汇合后,率部边打边走,向北撤退。

为掩护机关首长和部队主力突围,警卫连长李明德率领一个班端着一挺机枪,向日军猛烈扫射,副连长石绍亮也带领通信员全力射击日军。日军一时攻击受挫。宿东游击支队主力和宿东地委书记谢邦治、四师联络科长李时庄等机关人员乘机突围,沿沱河向北转移。后在日军疯狂围攻下,石绍亮等人在突围中壮烈牺牲。为吸引日军主力,李明德率领加强班沿沱河向西边打边撤,日军沿沱河向西追击,一直追到3公里多远的地方,将李明德等人包围。李明德组织战士奋勇抵抗,终因众寡不敌,全部壮烈牺牲。

盛圩子反“扫荡”战斗,是在成倍于我的日军突然袭击下进行的,我军以小部兵力阻击引诱敌人,掩护机关和主力部队突围,安全转移,并取得了毙伤日军10多人的战绩。但我军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连长李明德、副连长石绍亮和排长以下24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盛圩子反“扫荡”战斗中,宿东抗日游击支队参议李文宗,听到枪声,急忙带领警卫员冲向门外,正碰上迎面杀来的日本兵,李文宗与敌奋起搏斗,壮烈殉国;年仅22岁的女共产党员、医务员何如顺,在奋勇抢救伤员时,被日军击中,英勇牺牲。

撰写《论宿东游击战争经验》

在宿东检查指导工作的日子里,张震耳闻目睹宿东抗日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面对日伪军的不断“扫荡”,据点林立的严峻形势,奋勇战斗,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雄业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从中受到了启示:“宿东的游击战争,在我个人经验感觉,应该是不同于华中某些地区的,有它特殊情况,起码是与苏皖边其他地区是有分别的。因它在军事上、政权形式上,甚至在党的工作上,是一种半公开以至完全秘密的状态,是敌伪力量占优势的,因此在斗争方式上同样有它不同的特点。”

1941年12月中旬,张震奉命返回新四军四师司令部驻地半城。当时,新四军代军长正在四师检查指导工作,听了张震汇报宿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建设和盛圩子反“扫荡”的情况后,非常重视,要求张震赶快写出来。按照的嘱托,张震认真总结了宿东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的经验:一是由于敌伪据点林立,交朋友工作便成为主要的形式,依靠我们交朋友工作来争取伪军,使之成为革命的两面派或守中立或孤立之。二是依靠广大群众。因为在平原地带,在此错综复杂情况之下,改造地形又不可能,那么,只有依靠人山人海来隐蔽我们。这里就需要有严明的纪律,真的做到秋毫不犯,态度和蔼,与群众如家人一般。三是依靠地方干部。因为地方干部是土生土长的,与当地群众有血肉不可分的关系,易于存在。只要有坚强的地方干部,组织地方性的武装,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可以坚持的。因此,大批培养、大胆提拔地方干部是开展敌伪区工作与巩固敌点线附近阵地之主要前提。四是依靠我们党的公开工作(武装政权)与秘密工作相互配合,使我们处处光明,临敌虽如此近,而敌人则处处黑暗。这是坚持敌伪据点间工作的主要因素。五是依靠我们党培养的干部。在游支(宿东抗日游击支队)来说,环境是相当困难的,我们的干部从支队到连的同志,大家都无时无刻不是在紧张的局面当中,毫不松懈地负起了自己的责任,要对付敌人又要对付伪军,对付朋友又要说服反动者,虽然局面不大,然而军事的、政治的、财政与外交的,均须有新的、单独的一套。对于盛圩子反“扫荡”,张震从军事理论的高度上,也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

初稿写成后,张震送交阅示。从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高度,提出了修改意见和要求。按照的指示,张震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补充,撰写成《论宿东游击战争经验》一文,于1942年2月15日发表在《军事杂志》第17期上。张震的这篇论文,充分肯定了宿东党政军民开展抗日斗争的成绩,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建立并巩固发展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基本经验和做法。这篇文章的发表,有力地推动了淮北抗日根据地周边地区,乃至全军各抗日根据地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

始终忘不了宿东这块地方

全国解放后,随着国家和军队的发展,张震的职位越来越高,但他始终忘不了抗日战争时期,同宿东抗日军民共同生活、并肩战斗结下的生死之情。“六抗”六支队长王峙宇拥护共产党的主张,一直率部在宿南坚持抗战。1941年5月,新四军四师穿越津浦路向皖东北转移时,他全力掩护,热情迎送,妥善安置伤病员,这一切都被张震记在心上。1942年3月,由于亲近新四军,王峙宇被李仙洲部诱捕杀害。1979年7月10日,由时任中国人民总后勤部部长的张震提出建议,组织上批准追认王峙宇为革命烈士。在盛圩子反“扫荡”中,宿东抗日游击支队参议李文宗壮烈牺牲。这位清末秀才,为国毁家,弃教从军,多次组建武装,奋勇抗日的动人事迹,给张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0多年后,担任国防大学校长的张震,亲笔书写“李文宗烈士之墓”的碑名,以寄托哀思。

1981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时任中国人民副总参谋长的张震到宿县地区检查指导工作。一到宿城,他顾不上休息,就在中共宿县地委副书记郑英保等人的陪同下,驱车直奔盛圩子,祭扫在反“扫荡”中英勇牺牲的战友。一路上,看到当年硝烟弥漫的宿东大地上,到处是新建起的煤矿,绿油油的大豆秧苗、生长旺盛的玉米,农家的茅草屋正在换成砖瓦房,张震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到了盛圩子,张震一行在当地干部和房东的陪同下,来到烈士墓前,只见座座烈士墓由东向西一字排开,犹如一位位威武雄壮的战士列队迎接老首长的到来。但是由于地势低洼,连日降雨,烈士墓周围满是积水。见此情景,张震眼含热泪,心痛地说:“现在我们都享福了,烈士们还躺在水里。”说完,他庄严肃立在烈士墓前,向烈士们致哀,久久不愿离去。

事后,中共芦岭镇党委和镇政府,在上级党委和民政部门的指导帮助下,遵照张震的建议,积极谋划,多方筹集资金,整修了烈士墓地,1985年又扩建成占地1.5万平方米的盛圩烈士陵园。园内广植松柏和花草,高大的纪念碑耸立园中,上面有张震亲笔题写的“盛圩子战斗烈士纪念碑”9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盛圩烈士陵园现已成为宿东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9年,年满85周岁的张震从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岗位上离休,他仍然一直思念着宿东抗日根据地的父老乡亲,也十分惦记盛圩子反“扫荡”中牺牲的战友,他不顾战友和家人的劝阻,执意在有生之年再到宿东看看。这年5月15日,张震在夫人马龄松和次子张连阳的陪同下,带领身边工作人员又一次来到宿州。看到昔日的宿州旧貌换新颜,一座座高楼平地拔起,宽阔洁净的马路两旁栽满了花草树木,特别是看到整修后的彭雪枫烈士公园和彭雪枫纪念馆内容丰富,整齐有序,他感到十分欣慰。站在彭雪枫烈士塑像前,张震久久肃立,表达对老首长老战友的敬仰和思念。到了盛圩子,看到当年的房东还健在,由他们负责守护的盛圩子烈士陵园里松柏长青,花草如锦,一条绕陵园四周的小河代替了当年的水洼。张震带着夫人和子女绕陵园走了一周,望着耸立的纪念碑,数着一座座坟墓,追忆往事,感慨万千。为表示对战友的怀念和敬意,他和家人临时凑了4000元钱,请当地政府帮助在烈士墓前各立一块石碑,写上烈士的名字,不知姓名的,就刻上“无名烈士碑”5个字。不久,芦岭镇政府为纪念张震盛圩之行,特意在烈士墓前立碑一块,上书:“公元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五日,原国家军委副主席张震同志携夫人及子女亲临盛圩烈士陵园,拜谒烈士陵墓,并捐款4000元整。刻碑铭记,以谢其意。”(题图为1999年张震祭奠盛圩子反“扫荡”战斗中牺牲的战友)

上一篇:何叔衡:从“教书先生”到“红色大法官” 下一篇:中共第一支航空队中的四名安徽金寨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