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自来水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时间:2022-10-08 08:11:58

浅析自来水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保意识的增强,在现代化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地方都设有自来水管道,以保证生产、生活、消防供水。本文就自来水管道施工技术的流程、注意事项展开分析,对于提高自来水管道施工技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自来水 管道 施工技术 应用

自来水管道施工是一项经济有效的系统化施工技术,设计人员应该在实地勘测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方案的设计,施工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工艺,努力做到经济环保,推行低碳施工和绿色施工的理念,不断完善自来水管道施工技术。

1 自来水管道施工技术

一般来说,自来水管道施工技术主要涉及以下工程:沟槽土石方开挖与回填、管基砂垫层处理、钢管制安、PE和U—PV管安装、管道支墩混凝土(含镇墩)、路面拆除和修复、阀门和管件安装,阀门井砌筑等。

1.1 管道施工总体流程

根据施工内容、设计要求确定施工程序如下:施工测量一管槽土石方开挖一管底砂垫层一管道、阀门及管件安装一镇支墩浇筑及阀门井砌筑一管槽回填砂一管槽土方回填一管道试压一管道消毒一沥青、混凝土路面浇筑。

1.2 施工测量、开挖和防腐措施

自来水管道的施工测量应该按照施工文件的要求进行,施工前组织测量人员现场测量,主要测量工程高程点和轴线控制点,同时进行复测和复算,保证测量结果的正确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的规定,采用三等平面控制网及三等高程控制网。控制点布设在沿途的拐点、构筑物附近。在开挖沟槽之前应该首先向相关部门询问地下管线情况,结合勘测数据进行施工,确保其他管道不会受到影响。开挖的沟槽如不能立即铺管,应在沟底留0.05m的一层暂不挖除,待铺管时再挖至设计标高。

管道基础施工:首先要清除软土层路段的杂土层,然后用砂砾石进行填充,最后进行管道施工,测量中轴线的位置,放出基础边线,在沟底设置相应的保护装置。管道基础施工人员不应分布过密,以间隔5m为宜为了提高施工管道的寿命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管道腐蚀,经常采用的防腐材料是二底三面的外环氧煤沥青四油二布,管道内壁的腐蚀物如浮锈氧化物等应该彻底清除,处理后其表面的粗糙度应达到ka60~l00微米(Sa>2.5级)。

1.3 管道安装焊接

在选择管材时要严把管材的质量关。管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自来水管道工程的建设质量。进场原材料要求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资料齐全,如果管材的质量低下,那么它的抗压、抗渗能力就很有可能不符合设计的要求,就容易导致渗水、漏水甚至爆裂现象的发生。现场施工人员要对进场材料进行认真检查验收,除了要保证相关质量文件的齐全外,还要进行相应的抽查,对发现有质量缺陷和有疑问的管材全部退场,严禁堆放在施工现场。施工前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定位、放线,并做好复查,保证管道位置不产生偏移,并做好书面记录,遇到构筑物必须避让时,及时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现场解决,并出具变更通知。

工程使用的钢管管材强度等级为Q235一B级,质量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T00的要求。管道安装时,测量人员首先将管道中心钉和高程钉固定在坡度板上,控制高程和皮杜,拟设坡度板。坡度线就是两个高程钉之间连线的平行线。相邻两个坡度板中心线顶面设计高为18cm为宜。施工人员可以在坡度板上设置中心连线,并且悬挂垂球,控制管道轴线和相应坡度。管道焊接采用无缝焊接技术,设定焊缝最小限度,合理安排焊接次序。焊接范围(30mm)内的铁锈和油污应该彻底清理干净。焊接完毕之后,要进行必要的检测,保证管道密封性。在焊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不使受风、雪、冰、霜和雨水的侵蚀,当工作环境的风力大于5级、雪天或相对湿度大于90%时,应采取保护措施施焊。

1.4 检查井施工

砌筑检查井之前,首先应该将基础面清洗干净,同时制定出中心点,画出相关砌筑高度,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掌握。砌筑检查远井挂线要精确无偏差,每砌筑一层就应该检查一次。远井精神和收口段应该避免上下层出现对缝,爬梯的位置要正确,安装之后不能随意踩踏,应及时安装井圈和井盖,避免事故的发生。

1.5 管道选用

自来水管道工程一般采用粗黄沙满沟槽进行回填,相关的回调高度应该与管道的中心平齐,回填方式应该均匀下料,每层回填厚度保证在30mm,施工中应该逐层洒水捣实,防止管子移动。管道的磅水检测应该分两次进行,管子中间部分先进行坞膀检测,管子接口应该流出0.6m左右的空间,并且逐层进行捣实。对于那些没有特殊要求的管道可以直接进行管道铺设。

1.6 管道消毒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对自来水管道的消毒冲洗有着明确的规定,管道的消毒冲洗需要临时阀门和排水管,消毒和冲洗的泄水应该经过必要的处理,由水阀排泄到附近的河沟。采用漂白粉的方式进行消毒时,管道消毒的工艺流程:首先打开三通阀门,关闭其余阀门,然后向管道内灌水,同时加入消毒剂,慢慢打开阀门,等到灌满管道之后,然后关闭阀门进行浸泡消毒。其中《新装、(改装)自来水管道、水厂净构物、泵站清洗消毒冲洗操作规程及验收制度》中对漂白剂的用型用量和浓度以及调试方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消毒完毕之后,打开阀门排除消毒液。为了保证消毒彻底,并且不留下有毒物质还应该进行管道冲洗。

1.7 管道冲洗

和管道消毒工序一样,等清水完全灌满管道之后,开启阀门进行冲洗,其中冲洗管道的速度应该不小于1.2m/s,冲洗一段时间后,检测出口管道的流水颜色和同名度,如果有必要,还应该进行化学成分的检测,保证冲洗结果安全可靠。管道冲洗完毕之后,经水质部检验确认冲洗合格后,才可以拆除临时排水阀门及临时排水管,并用法兰封板封闭各个三通法兰口。管道冲洗时必须注意安全,并做好安全措施,各自动排气阀、排水阀派人现场监控,排水口须做好消能工作。

1.8 管道压水试验

管道压水实验应该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本工程采用精确等级为1.5级的瘫痪压力计,最大量程在测试压力的1.5倍左右,表壳公称直径为150mm,使用之前进行校正。管道压力测试3d之前,应该首先向管道内充水浸泡管道,其中侵泡时间应该大于24h。管道注水的时候,应该打开高处的排气阀将空气排进,然后电动试压泵加压,压力逐渐升高,加压顺序为为2~3次,每次升压为0.2MPa。当压力到达实验压力的时候应该停止加压,保证系统管道恒压10min。检测接口管身没有破损和漏水的现象则认为管道强度符合实验结果。试验压力下,10rain压力下降不大于0.02MPa,则认为严密性试验合格,试压质量优良。

2 自来水管道质量控制和注意事项

自来水管道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施工前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和管道施工质量的控制。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有:检查合格证书,保证各个工序的交接验收合格,基础施工应该符合规范要求,保证管材表面没有裂缝和压延现象,清理编号,在安装之前保证工程配件清理干净,每根管子都要进行测量和编号。

施工过程中管径的大小和施工设备的控制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保证具有主要的意义。下管前需要对管道进行变断面检测,对于质量不能满足要求的管道进行标记并且记录在案。雨季进行施工的时候采取防止管材漂浮的措施,保证整体可靠性。施工测量要注意合理准确性,沟槽开挖要保证回填土方的搬运,避免二次搬运的情况出现。

3 结语

自来水管道施工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主要涉及到施工测量土方开挖和管道施工等多方面施工,施工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好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督查,同时,在施工中要规范施工,遵守相关的技术规定,全面提高自来水管网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旭召,叶晓帆,室外UPVC给水管道的施工技术及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2]杨建浩.大型给水管道施工重点难点与管理[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上一篇:市政自来水工程管道施工技术与经验分析 下一篇:南堡1—29断块见水特征分析及治理对策